營養學/兒童營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營養學》 >> 健康人營養 >> 兒童營養
臨床營養學

臨床營養學目錄

從4~14歲的兒童,是生長發育的另一個時期,此時期對體格與智力的發展、飲食習慣的形成都很重要。營養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往往父母因為孩子逐漸長大而疏忽了對他(她)們在營養上的關切或未重視其特點。這時著重討論的是學齡前的兒童。

8.3.1 兒童生理特點

兒童包括學齡前兒童階段,雖然生長發育的速率不如嬰幼兒,但仍在旺盛的過程之中,所以營養的要求相對地仍然比成人高,而消化能力也比幼兒健全,但未到最後成熟。

這一階段的兒童有很高的活動能力,有更大的對外周世界探索與了解的慾望,骨骼的發育也快,尤惟臀部與腿部為著。因此,熱量的需要相對大,但人類的肝臟糖原儲備有限,因此相對地比成人容易發生飢餓感。他(她)們的餐次應比成人增加,同時又應節制雜亂的零食。

兒童在這一階段已坐在大人的飯桌上,也往往誤被看作完全具有成人一樣消化功能的大人,並且容易受成人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幼年的兒童特別為其製作適合的飯菜,並養成食用各種食物的愛好,避免偏食和挑食,並有好的衛生習慣。

8.3.2 兒童的營養素需要

在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每日膳食供應量中,兒童分成3歲以上及5歲以上兩個水平,因為學齡前3~4年的兒童其機體仍在不斷的改變。這一階段的孩子性別差異不很明顯,但個體差異可以較大,供應量則是按群體來提出的。

(1)熱能需要6080~6720kJ,亦即按公斤體重需要378kJ左右,這比成人約大一倍。

(2)蛋白質 學齡前兒童供給量為45~50g,7~10歲兒童則為60~70g。這一階段兒童體內的器官在繼續發育,肌肉組織以較大的速率發展,需要有足夠的蛋白質供給。故按公斤體重計,每公斤體重供給2.5g左右,此量亦比成人大一倍。蛋白質在總數熱量的比例亦應高於成人,宜在12~14%之間。

(3)礦物質 鈣、磷、鐵、鋅、碘及其它微量元素對學齡前兒童都很重要,以利於骨骼的發育、血細胞的形成以及機體各部分代謝的需要。估計為滿足骨骼發育,每日需在體內的儲留鈣為75~150mg之間。但鈣的吸收率受植物性食物中的干擾物質影響,故鈣的供應量每天需要800mg,高於成人的供應量。鐵的供給為每天10mg。晚近學者都提倡從兒童階段開始,應該制食鹽的攝入量,避免吃太鹹的食物。

(4)維生素 維生素A(以μg視黃醇當量計),5歲以上兒童的供應量與成人相當,每日μg(表8-1),相對地較幼兒大得多。維生素D的供應量為10μg亦與成人一樣,B族維素及維生素C等,亦接近於成人標準。

兒童的胃容量比成人小,但相對的營養要求比成人高,為達到此目的,需要增加餐次,並使早餐在整日總量的比例中不少於四分。同時注意食物的精度和質量以及有良好的進食環境。有的學者認為在某些條件下,可以給學齡前兒童在醫師的指導下,採用合適的製劑,例如礦物鹽、維生素A及D等。有的地方在營養師的指導下,為學齡前兒童及學齡兒童配製一頓合適的5午餐,以便對這階段的兒童營養需要有所保證與控制。

8.8.3 兒童的合理膳食原則

合理解決兒童階段的營養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兒童階段有相對獨立的活動,其營養需要又比成人相對的高,例如一個成年婦女為輕體力活動時,每日蛋白質的供給約為65~70g,而5~7歲的兒童也需要50~60g。按照一般的概念,孩子仍然很小,按比例其需要似乎不那麼多,可是在生理上,這個年齡的需求是相對的高的,並已接近一個成年婦女的水平。其它營養也有類似情況。因此,給予多種食物和適當質量的蛋白質是重要的,蛋類、豆類和乳類在適當地予以照顧。主要的方法是將一天三頓主食做好而避免零食和偏食,如在兩頓飯之間的間隔太長時,可以有規律的給予小量的小食。糖對兒童的味覺特別有吸引力,尤以幼兒,在進食量或胃口不理想的情況下,特別需要節制,以免影響正常的食慾。甜品宜放在餐後,而不餐前,但總的雙糖類食物宜少多。

另一種情況是,父母按照過去的印象,特別是孩子在3歲以前身高體重增長快的概念來佰7歲前後的孩子,總是認為孩子吃少了,於是進食量有時是強迫的,被動的,有時又是連哄帶迫的。有時父母不顧食物的營養價值如何,只要孩子肯吃,特別是零食,一律盡量滿足。這就可能造成兩種後果,一是孩子挑食和胃腸道消化能力紊亂,主要食物反而減少,發育反而不佳。另一種情況則是攝入過多的營養素,甚至有發生兒童肥胖症的危險性。壞的飲食習慣一旦形成,需要耐心地加以糾正。最方便的方法是定期測量孩子的身高與體重,對照同一年齡的正常身高與體重的標準,看孩子是否在正常的範圍之內。系統地這樣連續觀察更能反映問題,因為可以動態了解孩子的生長過程,並且避免了主觀性。

有的兒童對個別食物有不耐受性,這不能列為偏食,在長大過程中,有的可以解除,對於這一種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但是兒童應該從小就引導養成攝食各類食物,包括穀類、肉類、蔬 果、乳蛋以及日常精的與粗的食物,以得到全面營養素和培育消化道的適應能力。戶外活動在營養 上有意義,因為適當的活動有利於代謝,太陽的照射可以幫助孩子體內合成維生素D。有益的活動當然還有其它同樣的社會意義。

32 嬰幼兒營養 | 孕婦、乳母營養 32
關於「營養學/兒童營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