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調養治病/腰椎骨質增生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自我調養巧治病》 >> 骨傷外科疾病 >> 腰椎骨質增生症
自我調養巧治病

自我調養巧治病目錄

腰椎骨質增生症為「腰椎退行性(肥大性)骨關節病」之俗稱,是中老年人常患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病變,常累及負重和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主要病理改變以退變和骨質增生為主。臨床表現:早期患者自覺腰部有僵硬感,以晨起為重,活動後稍減,但勞累後則酸痛加重。逐漸表現為間歇性腰背酸痛、沉重,活動受限,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偶爾可至小腿,腰前屈或搬重物、坐勢不良、床墊太軟等均可加重症状,但未發作間期可完全正常。少數病人出現脊髓神經根受壓、刺激症状,急性發作或症状加劇時甚至可臥床不起。患者多在30~40歲以上,男多於女。

本病屬於中醫腰痛」、「骨痹」等範疇。

(一)起居調養法

急性期宜臥床休息,以使腰部肌肉韌帶關節囊鬆弛,減輕壓迫症状,阻斷惡性循環。一般需臥床1~2周。緩解期要注意腰背部功能鍛煉(參見體育調養法一節),有些病人由於顧慮被「骨刺」刺傷,不敢正常活動,影響治療和康復,這種顧慮是完全不必要的。

另外還應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風、寒、濕等不良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或誘發疼痛。

(二)飲食調養法

處方:山羊(黑者為佳)血500毫升,過路黃根300克,白酒1500毫升。

用法:新鮮山羊血凝固後切成小薄片,晒乾,與過路黃根共同浸泡於白酒中,一周以上可飲用。每次~50毫升,每日3次。

(三)藥物調養法

處方:熟地45克,鹿含草30克,骨碎補30克,雞血藤30克,淫羊藿15克,肉蓯蓉15克,萊菔子6~9克。

用法:每劑煎煮3次,得濾液共450毫升,分三次服,每日劑。

(四)針灸調養法

1.毫針刺法

取穴:相應夾脊穴殷門委中,人中。

針法:各穴均採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20分鐘。病情較重者每日針治1次,一般隔日治療1次為宜。10次為1療程。

其中殷門穴用強刺激,直刺2~3寸,局部有麻電感,針感放散上至臀部,下至足底;委中直刺0.5~1寸,有熱脹感上至腰部,下至足心傳散;人中穴橫刺從上向下刺入,進針0.5~1寸,針感以局部痛感為主,捻轉時有酸脹感。其它夾脊穴可進針1~1.5寸,有酸脹沉重感放散整個腰部。

2.迴旋灸

主穴:患病椎體及附近阿是穴壓痛點)、大椎大杼陽陵泉懸鐘曲池

配穴:風池命門足三里腎俞三陰交風市合谷

方法:每次選主穴3~4穴,配穴2~3穴。將燃著的艾條在皮膚上方往返迴旋熏灸,每穴每次~15分鐘,每日灸1次,10次為1療程。各療程之間間隔5天。

(五)按摩調養法

臨床症状不甚嚴重者,採用保守療法和按摩療法治療,可以緩解肌肉痙攣,調整關節突扭錯,分離局部粘連。手法如下:

1.準備手法

患者仰臥位。以右側為例。按壓太溪解溪穴,提拉踝關節,按壓足三里穴,牽引、提拉股四頭肌聯合腱,按壓風市、沖門環跳穴。各穴位、部位操作均為1分鐘。

患者俯臥位。按壓承山、委中、殷門、承扶穴各1分鐘。

2.治療手法

患者仰臥位。術者立於患者右側,以右腋夾持患者右足踝部,左手掌搭於右患肢膝關節的前側。右肘屈曲,以前臂背側從患肢背側插入,搭於左前臂中1/3處。此時術者用力夾持患肢向下牽引1分鐘。然後以右手掌托住小腿後側,左手掌托住股骨大粗隆,以強力屈曲髖、膝關節,以左手拇及食指捏住股四頭肌聯合腱向後推捺,並向前提拉。同時屈曲膝關節,並囑患者用力屈伸蹬空,反覆3~4次。

患者俯臥位。術者以左手掌根沿右側背伸肌自上而下旋轉揉按,至骶髂關節平面為止。反覆2~3次。同法施於對側。

術者兩手拇指分別置於腰4~5平面之兩側骶棘肌外緣,同時向中線擠壓。待拇指分別推到骶棘肌肌腹中部(相當於大腸俞穴)時,拇指依皮膚之滑動,向下稍滑,並持續用力按壓至最大指力約半分鐘,再用力向上推擠並向外旋轉,逐漸放鬆壓力。拇指在原處輕輕揉按。

術者兩拇指沿骶棘肌向下移動至髂骨後上棘內緣,相當腰5骶1平面關元俞穴,用力向下按壓半分鐘。

術者兩手拇指置於腰5骶1平面骶棘肌外緣,稍向內推即用力向下按壓,持續半分鐘後,拇指向上滑動並向外旋轉放鬆。

患者兩手攀住床頭,一助手站在床尾,持握患者兩足踝上部,徐徐向下牽引半分鐘,此時術者右手掌搭於腰4~5平面之背側,左手掌搭於右手背上,兩手掌重疊在患者腰部左右揉,反覆4~5次,最後再用力按壓一次。再揉再按壓,反覆3~4次。揉時應使患者腰部帶動軀體、肢體放鬆式動。

患者側臥位,患(右)側在上,左下肢放於伸直位,右下肢髖膝關節屈曲位,放於左下肢之上,右上肢放在背後。術者立於背側,左肘放於右肩前側,右肘置於右髂骨翼後側,左肘向後,右肘向前,用力向前後相反方向突然斜扳。同法施於對側。注意用力適中,不可過猛過大。

患者仰臥位。雙膝屈曲,小腿立於床上。術者左手插於兩膝膕窩下使雙膝併攏。右手持握雙側踝前部,將患者兩足同時抬起,使膝關節作正反方向旋轉。然後術者左前臂橫壓於雙膝下部,強屈膝、髖關節,在強屈下推向外側,再拉至內側,再移至正位強屈。最後分別牽引雙下肢,並使雙下肢作屈伸活動。同時患者配合手法作自由蹬空動作。

最後重複做準備手法一遍,結束手法。

(六)貼敷調養法

取穴:病變椎體及附近阿是穴。

處方:鵝不食草2500克,透骨草2500克,木澤蘭5000克,生川烏750克,馬錢子75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每用60克,先以200毫升水煮開後,將其炒5~8秒,再加45%酒精(白酒)20毫升調勻,裝入紗布袋,待溫度適宜時貼敷穴位上,以紗布繃帶包紮,固定。每日1次,每次敷2~3小時,3天更換一次藥料,仍同法使用。6次為一療程,各療程間宜間隔3天。

(七)熱熨調養法

處方:桃仁50克,紅花75克,川芎50克,牡蠣100克,地龍50克,冰片15克,炮山甲50克,沒藥50克,木瓜75克,草烏40克,炙甘草5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視病變面積大小取適量藥粉,用適量白酒、老陳醋各半,調糊,外敷於病變局部,約0.5~0.7厘米厚,上覆以塑料薄膜或不吸水紙,以防過早乾燥,外用紗布繃帶固定。或縫製內襯塑料薄膜的方形紗布袋,上留口,將藥糊裝袋,緊貼於患部,於布袋兩邊各系兩根布條束定於腰腹部。每次敷7小時,每日1次。在外敷期間,每日兩次以電熨斗放於藥袋上熱熨,溫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宜,過熱則移開,再涼再熨,每次熨15分鐘左右。

熨貼過程中可有皮膚瘙癢等反應,多屬正常。若屬嚴重皮膚過敏(潰爛、腫痛等)則停用本法。

(八)洗浴調養法

處方:山楂25克,五味子25克,川椒25克,赤芍15克,紅花15克,生川烏10克,生草烏10克,甘遂10克,芫花10克,透骨草20克,蒼朮15克,老陳醋500克。

用法:上藥共切碎,以紗布包裹,放入2000毫升水中,浸泡20分鐘,煮沸25分鐘,納入陳醋。待溫度適宜時洗浴患處。每次45分鐘,每日2次。

本方具有舒筋活絡,祛淤止痛,軟堅散結,除濕散寒之功效,對於骨質增生症控制症状繼續發展有較好效果。

(九)體育調養法

本法宜在其它調養法之後進行,一則增強鍛煉效果,二則可以減少疼痛等不適。

1.俯臥位

(1)患者雙下肢交替做後伸上舉動作。

(2)腹部墊軟枕,兩上肢外展,兩手抓握住床邊,雙下肢(或單肢交替)同時做後伸上舉動作。逐漸可於踝部懸吊重物,做抗阻力性後伸上舉鍛煉。

(3)姿勢同上,雙下肢固定不動。上身逐漸向後抬起做背伸運動;熟煉後,再於前臂部懸吊重物,做抗阻力性背伸運動。

(4)兩上肢後伸,兩下肢及上胸部同時離床,做背伸運動,如是維持數秒後,再行恢復俯臥位休息片刻。再重複數次。

2.仰臥位

(1)頭和四肢支撐過伸法:即以頭、肘及雙足為著力點,用力將軀幹和下肢離開床面做過伸鍛煉。

(2)頭和雙足支撐過伸法:即以頭和雙足為著力點,兩上肢置胸前方,用力將大腿和軀幹抬離床面作過伸鍛煉。

(3)雙手和雙足支撐過伸法:以兩手掌和雙足為著力點,頭部、胸部和大腿均離開床面做過伸運動。此動作難度較大,如能力不支,因人而異可適當調整幅度。

32 頸椎病 | 腰椎間盤突出症 32
關於「自我調養治病/腰椎骨質增生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