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動力檢查/胃竇十二指腸測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胃腸動力檢查手冊》 >> 臨床檢測方法 >> 胃竇十二指腸測壓
胃腸動力檢查手冊

胃腸動力檢查手冊目錄

適應症

此項檢查主要用於研究工作,臨慶適應症有:

. 診斷或除外慢性假性小腸梗阻(CIP)

.研究影響胃腸動力的某些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進行性系統硬化症),以確定小腸受累情況

. 病毒感染後,胃輕癱及動力異常症候群

. CIP患者小腸移植術前評價

.評價無器質性病變、但有嚴重的特發性消化不良症状(如疼痛,噁心嘔吐等)的患者。

. 預測藥物療效——促動力藥(如:西沙必利胃復安嗎叮啉及紅黴毒)的即時療效,可在動力檢查時一併證實

.確定腸道營養的最佳方法(經口、胃或空腸)。

禁忌症

. 插管禁忌者(見第7章)。

儀器

.導管:固態及多通道灌注式兩種,前者較硬,檢測時較後者更易插入十二指腸。而且用固態導管進行檢測,患者可活動,無需一直臥床

.根據測壓目的不同,導管結構亦不相同,但至少應有3個感受器,以便檢測移行性運動複合波(MMC)。記錄位置間距因研究目的不同而不同。檢測胃竇十二指腸協調性及胃竇遠端收縮力時,感受器間距最多不超過1cm

. 多通道記錄儀(如靜態測壓時用的Polygraf)或動態記錄儀

.使用灌注式測壓導管時,應用毛細管液體灌注系統,灌注速度取決於測壓通道管腔內徑(成人胃竇十二指腸測壓,灌注速度常為0.25ml/min),每一測壓通道均需與外部壓力感測器連接

. 計算機

. 分析軟體

. 附屬材料

(a)潤滑劑

(b)麻醉劑

(c)棉簽

(d)污物盆

(e)無菌手套

(f)紙巾

(g)帶有吸管的水杯。

術前準備

. 熟悉病史

(a)病史

(b)症状

(c)用藥史

(d)過敏史

. 簽署同意書(如醫院有此規定)

. 術前48小時停用會影響胃腸動力的藥物(鈣通道阻滯劑腎上腺素能藥物,三環類抗抑鬱藥鴉片製劑

.術前空腹一夜,以防插管時誤吸,同時保證能記錄到空腹運動模式(MMC)

. 胃腸外營養患者,術前12小時應改用類晶體食物

.向患者詳細說明檢查過程,取得合作,以減輕插管時不適

.通常不施行麻醉,但若必須施行麻醉(可靜注咪達唑侖(midazolam)2-5mg),插管後可靜注flumazenil(0.2-0.4mg)催醒。需在藥物代謝後約1小時再開始檢測。

檢查步驟

1 經鼻腔插管(見第7章),然後以右側曲膝臥位,以便測壓導管能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固態導管通常較硬,容易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置入較軟的灌注式導管時可利用導絲。使用胃管或上胃腸道內鏡,將導絲插至屈氏韌帶部位,再藉導絲插入測壓導管。

2將測壓導管壓力感受器準確置於胃竇十二指腸連接部常較困難。在透視下進行,有助於準確定位。上述方法失敗時,亦可在內鏡引導下插管,但術中應盡量少注氣,否則會影響小腸動力。可以通過觀察運動模式,來確保將導管置於十二指腸。在胃竇十二指腸測壓時,通常將一個或兩個記錄位置(註:感受器)置於胃竇,將末端感受器置於十二指腸近屈氏韌帶處。小腸測壓時,通常將中間感受器置於屈氏韌帶處。

3患者姿勢:使用灌注式導管靜態測壓時,患者應保持舒服的臥位,可讓患者看雜誌或書。利用固態導管做動態測壓時,患者可自由活動,次日按時返回醫院拔管即可。

4進行動態測壓時,患者應用記錄儀上記事鍵或日記,記下進食、睡眠姿勢變化、症状等起始時間。時間可從記錄儀上讀取。動態測壓有助於了解白天空腹、食及消化期間動力改變,以及夜間空腹動力狀態。

5 靜態測壓檢測時間應至少維持6小時,以便能檢測到MMCⅢ相,動態測壓應維持24小時以上。

6術中可靜注紅霉素皮下注射奧曲肽以進行激發試驗。正常人靜注紅霉素可誘發出類似MMCⅢ相的運動。

7 進餐可抑制MMC,誘發餐後運動模式。試餐可在測得MMC之後,即給予患者進食。

8 靜態測壓常檢測空腹4小時及餐後2小時。

術後注意事項

. 拔出導管

. 記錄患者生命體征

. 如咽部有輕微刺激感,可用冷水漱口

.患者恢復日常活動,可繼續服用術前停用的藥物

.按導管使用說明及醫院規定,請洗並消毒測壓導管。

資料分析

正常人胃竇十二指腸測壓見圖8.59。

神經病

慢性假性小腸梗阻,多發性硬化,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腦幹疾病,病毒感染(如:皰疹帶狀皰疹及EB病毒等)常可損害腸神經系統、自主神經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胃竇十二指腸動力異常(圖8.60)。如:

正常人胃竇十二指腸測壓


圖8.59 正常人胃竇十二指腸測壓。圖中顯示MMC不同時相的變化。

. 清醒狀態下MMC增多

. MMC中斷

. 餐後動力低下

. 進餐(總熱量大於500Kcal)後很快(2小時內)即進入MMC運動。

肌源性疾病

肌源性假性腸梗阻澱粉樣變性膠原病肌營養不良等肌源性疾病常導致動力異常(圖8.61),如:病變部位收縮力減低(包括MMC)。(腸道收縮幅度減低的現象也會出現於機械性梗阻部位,因此需鑒別清楚。見圖8.62。)

胃輕癱

該類患者胃竇動力低下,測壓表現為:

. 末端胃竇的餐後收縮頻率減慢或

. 距幽門6cm的胃竇腔收縮頻率減慢。

神經病變性假性腸梗阻患者的胃竇十二指腸測壓


圖8.60神經病變性假性腸梗阻患者的胃竇十二指腸測壓。

圖示異常收縮的快速傳導,及不規則、傳導差的MMCⅢ相。

肌源性假性腸梗阻患者的胃竇十二指腸測壓


8.61 -例肌源性假性腸梗阻患者的胃竇十二指腸測壓。圖示MMC時相收縮幅度降低。

-例機械性腸梗阻患者的胃竇十二指腸測壓


8.62 -例機械性腸梗阻患者的胃竇十二指腸測壓。圖示健康腸道因機械性腸梗阻所造成的分散、簇性、暴發性收縮波。

小腸機械性梗阻

小腸梗阻常需放射學檢查確診,該類患者測壓表現有(圖8.62):

. 長時間同步性收縮

.微小的簇狀暴發性收縮波,中間隔有靜止期(如餐後30min仍有上述表現,則具有重要意義)。

慢性消化不良

.餐後胃竇動力低下,與健康人比,該類患者餐後胃竇收縮幅度及收縮頻率均降低,並常導致胃排空減慢。

胃排空減慢亦常見於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 胃內MMCⅢ相缺失

. 常伴有十二指腸動力障礙(圖8.63)。

消化性潰瘍

. 如胃潰瘍患者MMC動力減弱持續至潰瘍癒合後,提示該患者存在原發性繼發性胃竇幽門運動功能障礙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患者亦存在胃竇幽門十二指腸運動功能障礙。但其意義尚不清楚。

迷走神經干切斷術

. 消化期動力異常

. 胃竇MMC受抑制

.胃底容受性舒張受阻,導致胃張力增加。引起餐後早期胃排空加快,也可能引起傾倒症候群

一例消化不良患者胃竇十二指腸測壓表現


圖8.63 一例消化不良患者胃竇十二指腸測壓表現。圖示胃竇部MMCⅢ相缺失。

.遠端胃出現異位起搏區,其頻率常超過正常胃電基本節律,達4次/分或以上,從而導致胃動過速。

動力異常表現

胃竇十二指腸動力異常表現,及可能引起的疾病如下:

MMCⅢ相減少或缺失

. 特發性胃排空延遲

. 直立性低血壓

. 系統性硬化

. 糖尿病胃輕癱

. 假性腸梗阻

. 十二指腸或胃潰瘍。

MMCⅢ相之間間隔縮短

. CIP

. 伴腹瀉腸易激症候群

. 短腸縮合征

. 糖尿病性動力異常

. 迷走神經干切斷術後腹瀉。

MMCⅢ相傳導異常(非傳導性,逆行性,傳導速度減慢)

. 功能性上消化道症状

.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

. CIP

. 腦幹腦炎

. 細菌過度生長

頻發非傳導性簇樣暴發性收縮

. 假性腸梗阻

. 直立性低血壓

. 糖尿病胃輕癱

. 機械性梗阻

. 系統性硬化

. 功能性上消化道症状

. 部分慢性腹瀉患者。

餐後不能轉為消化期運動

. 假性腸梗阻

. 糖尿病胃輕癱。

消化期十二指腸動力減弱

. 假性腸梗阻

. 胃竇動力低下

. 功能性上消化道症状

. 系統性硬化

. 直立性低血壓

. 糖尿病胃輕癱

. 成人強直性肌營養不良

注意事項

.有幾種不同的動力異常症候群可能產生同樣的病理生理改變(如上面所列)。由於對消化道各部分運動特徵尚未完全明了,這方面的資料分析仍有困難。

.動力異常表現與特定病理、症候群間的關係尚未完全闡明。

.應激可能導致胃腸道動力異常(如胃排空遲緩,胃竇收縮減弱,MMC周期性運動受抑制及傳導異常)

.此外,應除外靜脈輸液所致的動力異常,高血糖(大於140mg/dl)會減少MMCⅢ相,及抑制胃排空

動力異常臨床症候群診斷程序見圖8.64。

動力異常臨床症候群診斷程序圖


圖8.64 動力異常臨床症候群診斷程序圖。

32 精確UES測壓 | 胃電圖 32
關於「胃腸動力檢查/胃竇十二指腸測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