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

(重定向自梦游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夢遊症俗稱「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來進行活動,而後又睡下,醒後對睡眠期間的活動一無所知。夜遊症不是發生在夢中,而是發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階段,此階段集中於前半夜。故夜遊症通常發生在入睡後的前2-3小時。夢遊症多發生在小兒期(6~12歲),可發生在兒童的任何時期,但以5~7歲為多見,持續數年,進入青春期後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兒期,偶有夢遊症的比例為15%,頻繁發生的比率為1%~6%。男多於女。同一家系內夢遊症發生率高,這說明夢遊症有一定遺傳性。夜驚發作多發生在入睡後半小時之內,最遲不超過2小時。

目錄

臨床表現

1、症状一次或多次發作,起床,通常發生於夜間睡眠的前三分階段,走來走去。

2、發作中,個體表現茫然,目光凝滯,他人試圖加以於涉或同其交談,則相對無反應,並且難以被喚醒。

3、在清醒後(無論是在發作中醒來還是在次日清晨),個體對發作不能回憶。

4、儘管在最初從發作中醒來的幾分鐘之內,會有一段時間的茫然及定向力障礙,但並無精神活動及行為的任何損害。

5、沒有器質性精神障礙如何痴呆或軀體障礙如癲癇的證據。  

病理病因

心理社會因素

部分兒童發生夢遊症與心理社會因素相關。如日常生活規律紊亂,環境壓力,焦慮不安及恐懼情緒;家庭關係不和,親子關係欠佳,學習緊張及考試成績不佳等與夢遊症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睡眠過深

由於夢遊症常常發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種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過度勞累、連續幾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藥物等,均可誘發夢遊症的發生。  

遺傳因素

家系調查表明夢遊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陽性家族史的較多,且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較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說明該病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係。  

發育因素

因該病多發生於兒童期,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停止,表明夢遊症可能與大腦皮質的發育延遲有關。  

臨床診斷

夢遊的一般特徵

夢遊顯然是一種變異的意識狀態。患者與周圍環境失去了聯繫,患者似乎生活在一個私人的世界裡。患者的情緒有時會很激動,甚至會說一大堆的胡話,旁邊人很難聽懂他在講什麼東西。患者似乎在從事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這種活動往往是患者壓抑的痛苦經歷的象徵式重現。夢遊結束後,患者對夢遊一無所知。  

DSM-Ⅲ的診斷標準

《心理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DSM-Ⅲ中的診斷標準是心理學界對夢遊症的最新定義,主要包括如下五點:

1、常有睡眠中起床行走行為,通常發生在主要睡眠階段的最初第三期。

2、當夢遊時,患者臉部表情呆板,對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應,夢遊者也很難被強行喚醒。

3、清醒時(不管是在夢遊結束後,還是在第二天早晨)患者對夢遊中所發生的一切大都遺忘了。

4、當從夢遊狀態醒來後的幾分鐘內,患者心理活動與行為均無損傷(儘管醒來最初一刻,患者有迷糊與定向力障礙)。

5、夢遊的起始及進行過程中沒有諸如癲癇症一類的器質性因素加入。  

治療方法

厭惡療法

馬克吐溫曾惡作劇式地對一個夢遊者說,只要在床前撤上一把圖釘,保准夢遊可治好。雖然此法具有傷害性而難以叫人接受,但它很合心理治療的原理。治療夢遊症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仍是厭惡療法,只是施行的方式要溫和得多。通過病因分析,已經知道夢遊多少是一種象徵性的願望補償,通過厭惡療法把夢遊者從夢中喊醒,打破了夢遊者的行為定勢,使這種下意識的行為達不到目的,那麼夢遊就會逐漸消退。

有一個人夢遊時常把一支裝有彈藥的獵槍對準自己的妻子,這種危險的舉動攪得生活得不到安寧。治療方法很簡單,讓妻子睡床的外側,丈夫睡內側,這樣當丈夫起床夢遊時便會把妻子鬧醒,這時妻子立即取來一個警笛,對著丈夫的耳朵使勁吹。警笛尖銳的聲音很快將丈夫弄醒了。這樣僅試過兩次,患者的夢遊症便被治癒了。

採用厭惡療法有兩個關鍵之處,一是設法在患者夢遊時喚醒治療者,二是及時中斷患者夢遊行為。  

精神渲泄法

從前面的病因分析可以得知,夢遊是精神壓抑造成的,所以要根治夢遊症状必須要做的是解除內心深處的壓抑。其實要尋找夢遊者的病因是非常簡單的,夢遊者的夢遊行為十有八九代表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那位丈夫把獵槍對準妻子,是在夢遊中藉助自己的意象來發泄內心的不滿。如果夢遊是夫妻間隱性衝突造成的,可參照本書第一篇中有關的自療方法進行心理調整。解除患者內心深處的壓抑感是治療夢遊症的關鍵之處。上述那位患者的妻子就必須與丈夫促膝談心,努力解決存在的矛盾與衝突。

事實上,夢遊症在兒童中的發生率頗高,這些夢遊往往是想念親人所致。家長或孩子的管教者應給孩子更多的的溫暖,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問題,減少孩子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有可能的話,應儘早讓孩子與親人相見,或通個電話、寫封信,這些方法可有效地消除孩子對親人的過分思念。  

預防保健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日常生活規律,避免過度疲勞和高度的緊張狀態,注意早睡早起,鍛煉身體,使睡眠節律調整到最佳狀態;

2、注意睡眠環境的控制

睡前關好門窗,收藏好各種危險物品,以免夢遊發作時外出走失,或引起傷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3、注意保護性醫療制度

不在孩子面前談論其病情的嚴重性及其夢遊經過,以免增加患兒的緊張、焦慮及恐懼情緒。

夢遊形成

研究表明,夢遊主要是人的大腦皮層活動的結果。大腦的活動,包括「興奮」和「抑制」兩個過程。通常,人在睡眠時,大腦皮質細胞都處於抑制狀態之中。倘若這時有一組或幾組支配運動的神經細胞仍然處於興奮狀態,就會產生夢遊。夢遊行動的範圍往往是夢遊者平時最熟悉的環境以及經常反覆做的動作。

夢遊常常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人們對夢遊現象十分驚奇,同時也對夢遊產生了一系列明顯的偏見。常人認為,夢遊者大概像瞎子一樣四處亂撞,其實夢遊者眼睛是半開或全睜著的,他們走路姿勢與平時一樣。常人還認為夢遊者膽子奇大,敢做一些驚險恐怖的動作,其實夢遊者很少做越出常規的事,夢遊時也極少作出傷害性的進攻行為。當然,夢遊者有時由於注意力分散偶爾會跌倒碰傷。常人還有一種偏見,認為不可隨便去喊醒夢遊者,因為夢遊者忽然驚醒會嚇瘋的。事實上,夢遊者很難被喚醒,即使被喚醒了,他也不會發瘋,只是感到迷惑不解而已。還有人認為夢遊事實上是在做夢,可心理學家觀察到:夢遊往往發生在做夢很少的非快速眼動期。

據統計,夢遊者的人數約佔總人口的1~6%,其中大多是兒童和男性,尤其是那些活潑與富有想像力的兒童,大多都出現過數次。而患有夢遊症的成年人大多是從兒童時代遺留下來的。 如果將僅出現一次夢遊的兒童也算進去,夢遊的出現率約25%。一般來說,兒童夢遊不算什麼大毛病。相比之下,成人夢遊則少得多了,但成人夢遊則是一種病態行為。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夢遊症的具體特徵。

治療夢遊症時,必須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同時進行。應該去除不良的精神因素,消除焦慮、恐懼和緊張的情緒,改善其環境,使之注意勞逸結合和體育鍛煉;同時,根據其不同年齡輔以適當劑量的鎮靜安眠藥物,如安定眠爾通利眠寧等。據報導,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於臨睡前口服丙咪嗪,也有較好的效果。在夢遊剛發作時,及時喚醒他,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

夢遊的原因分析

1.催眠理論 最初邁斯麥創立催眠術時,他就發現被催眠者往往會出現夢遊症状。根據現代催眠態的分類標準,夢遊狀態是催眠可導致的最深狀態。如果催眠師將被催眠者誘導入夢遊狀態以後,命令被催眠者做一些日常事務,被催眠者可以像正常狀態下那樣完成得很好。催眠的原理是在大腦中樞根據言語暗示產生一個興奮中心,同時抑制其他部位的活動。夢遊也是一樣,大腦中樞有一部分興奮起來,而其他部分則還在睡眠之中。

伯漢姆魯做過一個催眠後暗示實驗,以證明催眠後暗示可使人體會到與現實一樣逼真的幻覺。這個實驗是這樣進行的:

我給一位聰明、敏感,但一點也不歇斯底里的婦女進行催眠,我給了她一個很複雜的催眠後暗示,使她的所有的感官都能參與其中。我暗示她在醫院的庭院里聽到軍樂聲,士兵們走上樓來進入房間......。一個樂師醉醺醺上來說胡話,還想擁抱她,她給了他兩記耳光,還呼喊護士與護士長,很快護士趕到轟走了醉漢。這上面的情景都是在催眠中描述給被催眠者聽的。結果,她醒來後,生動地感受到了上述的一幕幕場景。她以前從未有過同樣的幻覺,現在她怎麼也無法擺脫這種幻覺。她左右回顧,問其他病人是否看到了剛才發生的一切。她無法分辨現實與幻覺。當這一切都結束的時候,我告訴她:「這僅僅是我暗示你的幻覺。」她方才相信剛才的一幕確實是幻覺,但她堅持認為這幾乎與現實一樣,比夢境要逼真得多。

患者從催眠狀態醒來以後,將催眠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全忘記了。過了不久,因為受催眠後暗示作用,他體會到了逼真的幻覺。這個實驗提供了說明夢遊症的一個模式:正如被催眠者一樣,夢遊者不過是將預先設計好的劇本進行一次幻覺式的排演。當然,這種解釋只是一種近似的比喻。

2.精神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認為夢遊是一種潛意識壓抑的情緒在適當的時機發作的表現。確實,夢遊患者總有一些痛苦的經歷。事實上,用精神分析的理論可以很直觀地解釋夢遊症:當本我力量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它們衝破了值勤的自我的警戒。面對來勢洶湧的本我力量,值勤的自我只可逃避不管,有個別值勤的自我還被抓來作助手,因為人的言行都是自我的職責。當本我胡鬧了一會兒以後,能量消耗了不少,自我的值勤者立即把本我趕回了牢籠。為了逃避超我的懲罰,自我的值勤者隱情不報,結果夢遊者醒來以後便會對剛才發生過的事一無所知。雖然如上解釋近乎於天方夜譚,但從邏輯上講卻是言之有理的。


夢遊是一種與睡眠有關的腦功能障礙。在正常情況下,在眼球快速運動階段的睡眠中,大腦會傳遞行動指令給肌肉運動系統,如夢見火災,大腦就命令雙腳拚命地快跑。但人還有一種陰斷機制,能在睡眠時不讓信號傳遞到肌肉運動系統而使人能安穩地睡在床上。但若這種機制失調,人就會有行動,出現夢遊現象。我們所見的夢遊大多發生在非眼球快速運動睡眠階段,在腦電圖上屬無夢睡眠。夢遊者的軀體方面是睡著的,而感官方面卻是部分睡著;大腦皮層廣泛處於抑制狀態,但還有孤立的興奮灶。

當然,也有少數兒童由於腦部感染外傷或罹患癲癇癔症時,也可能發生夢遊現象,這要請醫生加以鑒別。成年人發生夢遊,多與患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有關。

夢遊只要不是腦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不需治療。如果頻繁發生,可請醫生用些鎮靜劑。恐懼、焦慮易使夢遊症加重,這就要設法消除恐懼、焦慮心理。

夢遊症的治療

1.厭惡療法

馬克.吐溫曾惡作劇式地對一個夢遊者說,只要在床前撤上一把圖釘,保准夢遊可治好。雖然此法具有傷害性而難以叫人接受,但它很合心理治療的原理。目前治療夢遊症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仍是厭惡療法,只是施行的方式要溫和得多。通過病因分析,我們已經知道夢遊多少是一種象徵性的願望補償,通過厭惡療法把夢遊者從夢中喊醒,打破了夢遊者的行為定勢,使這種下意識的行為達不到目的,那麼夢遊就會逐漸消退。

有一個人夢遊時常把一支裝有彈藥的獵槍對準自己的妻子,這種危險的舉動攪得生活得不到安寧。治療方法很簡單,讓妻子睡床的外側,丈夫睡內側,這樣當丈夫起床夢遊時便會把妻子鬧醒,這時妻子立即取來一個警笛,對著丈夫的耳朵使勁吹。警笛尖銳的聲音很快將丈夫弄醒了。這樣僅試過兩次,患者的夢遊症便被治癒了。

採用厭惡療法有兩個關鍵之處,一是設法在患者夢遊時喚醒治療者,二是及時中斷患者夢遊行為。

2.精神宣洩法

從前面的病因分析可以得知,夢遊是精神壓抑造成的,所以要根治夢遊症状必須要做的是解除內心深處的壓抑。其實要尋找夢遊者的病因是非常簡單的,夢遊者的夢遊行為十有八九代表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那位丈夫把獵槍對準妻子,是在夢遊中藉助自己的意象來發泄內心的不滿。如果夢遊是夫妻間隱性衝突造成的,可參照本書第一篇中有關的自療方法進行心理調整。解除患者內心深處的壓抑感是治療夢遊症的關鍵之處。上述那位患者的妻子就必須與丈夫促膝談心,努力解決存在的矛盾與衝突。

事實上,夢遊症在兒童中的發生率頗高,這些夢遊往往是想念親人所致。家長或孩子的管教者應給孩子更多的的溫暖,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問題,減少孩子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有可能的話,應儘早讓孩子與親人相見,或通個電話、寫封信,這些方法可有效地消除孩子對親人的過分思念。  

夢話與夢遊是產生的原因?

夢話(sleeptalking)也譯為夢囈,是指睡眠中說話的現象。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夢話根本與作夢無關。因為,幾乎所有說夢話的現象,都是在沉睡階段發生,沉睡階段是不會作夢的。

因此,本詞不宜稱為夢話,應稱為「睡話」才名副其實。夢話的原因,迄今尚不能確知。

夢遊(sleepwalking)是睡眠中自行下床行動,而後再回床繼續睡眠的怪異現象。這現象雖稱為夢遊,但事實上與作夢無關。因為,根據腦波圖的記錄,夢遊時患者的腦波,正顯示在睡眠的階段3與階段4;顯示正值沉睡的階段。沉眠階段是不會作夢的,因此,本詞應稱「睡中行走」較為符合事實。

夢遊者多為兒童,年齡多在6-12歲間。夢遊並非嚴重病態,也與情緒困擾無關,多數到成年後不醫而愈。夢遊者下床後的行動期間,仍在沉睡狀態,睡醒後對自己夜間的行動,一無所知。

夢遊的奇怪現象是,當事人可在行動中從事很複雜的活動,會開門上街,會拿取器具,會躲避障礙物,而不致碰撞受傷。活動結束後,再自行回到床上,繼續睡眠。

幾年前,台北師範大學有個住宿舍的男生,夜間夢遊,居然在雙人床上拆下天花板上的燈罩,未曾跌落床下受傷。家中如有夢遊兒童,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注意家中安全,夜間謹慎關鎖門戶即可。

症状查詢專題

皮肤症状 胸部症状 腹部症状 生殖部位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四肢症状 颈部症状 头部症状 眼睛症状 耳部症状 口腔症状 鼻部症状 头部症状 全身症状按身体部分查询疾病症状
关于这幅图像

點擊部位名稱可查詢更多相關疾病

按症状名稱開頭字母查詢症状: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健康問答網關於夢遊症的相關提問

關於「夢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