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與遺尿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尿失禁與遺尿是指同時出現尿失禁遺尿這兩種症状。尿失禁(incontinence of urine)是由於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遺尿包括兩種情況,一則指遺尿病,即俗稱的尿床;二則指遺尿症,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無神經系統或泌尿生殖系統器質性疾病,夜間睡眠無意識地排尿。嬰兒不能控制排尿應視為正常現象。遺尿可分為夜間遺尿及白天遺尿,以夜間遺尿為多。

目錄

尿失禁與遺尿的原因

一、病因分類

l.真性尿失禁 膀脫結石結核腫瘤等疾患,使逼尿肌過度收縮,尿道括約肌鬆弛或麻痹,使膀胱失去貯尿功能,有尿即排出,亦稱自主膀胱。

2.假性尿失禁尿路梗阻慢性尿瀦留患者,膀胱過度膨脹,膀胱內壓升高,使尿液被迫溢出,稱假性尿失禁,又稱遺尿。見於先天性隱性脊柱裂;各種原因引起的尿瀦留。還見於5歲以下健康兒童,小兒由於身體發育不健全,排尿神經反射弧建立不牢固,在夜間熟睡時,尿液自動排出,稱尿床,隨著生長發育,可自行停止,不代表病態。

3.應力性尿失禁 由於尿道括約肌鬆弛,當患者咳嗽、大笑、打噴嚏等使腹壓突然升高時,有少量尿液可不自主排出,見於老年人尿道括約肌退行性變;青壯年婦女功能性尿道括約肌鬆弛;亦見於妊娠子宮壓迫膀脫;腫瘤壓迫膀胱。

4.先天性尿失禁 見於先天性尿路畸形尿道異位開口,臍尿管未閉尿道上裂,膀既陰道瘺

二、機 理

正常尿道括約肌有一定張力,逼尿肌處於鬆弛狀態,使尿液存於膀胱內,排尿時經一系列神經反射活動,使逼尿肌收縮,括約肌鬆弛,尿液排出。如果遇尿肌持續性痙攣,或括約肌過分鬆弛,均可使尿液無法在膀胱內積存而自動流出,這就是尿失禁,稱真性尿失禁。如果下尿路有梗阻,或逼尿肌無力,尿液滯留在膀胱內,使過度充盈的膀滯壓力逐漸增高,尿液可隨時溢出,造成「充盈性尿失禁」即假性尿失禁,亦稱遺尿。

尿失禁與遺尿的診斷

包括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器械輔助檢查,詳見本節「排尿困難及尿滯留」。

尿失禁與遺尿的鑒別診斷

1.神經源性膀膛 是參與排尿反射神經系統在某一部位發生病變,損傷。神經系統檢查時應注意周圍神經炎脊髓炎大腦炎腦外傷脊髓外傷。有的患者可伴有肛門括約肌鬆弛,甚至截癱

2.由於逼尿肌痙攣引起的尿失禁 注意尋找原因,常見的是炎症,尤其是泌尿系統結核,此時靜脈腎盂造影膀胱呈桌球樣改變是膀胱結核的特點。除此之外膀脫結石腫瘤亦可起,B超CT檢查可幫助診斷。膀胱鏡檢查可以確診。

3.尿路畸形引起尿失禁 可見尿液從異常通道排出來,一般診斷不困難。特殊情況須泌尿道造影或膀胱鏡檢查幫助確診。

4.假性尿失禁 注意檢查下尿路梗阻恥骨聯合上,下腹部可觸到脹大的膀胱是特點。必要時膀胱測壓對診斷有助。

包括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器械輔助檢查,詳見本節「排尿困難及尿滯留」。

尿失禁與遺尿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女性尿失禁骨盆運動,主要是將骨盆肌肉收縮10秒鐘,再放鬆10秒鐘,這樣不斷重複10次。每天分段時間重複做這個運動,每天收放肌肉的總數是30次。

兒童遺尿症的預防主要是注重孩子的大小便訓練是預防遺尿症的基本措施。訓練時間最好是在孩子滿1歲半以後。開始訓練的時間過早。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十分成熟。大腦皮層對皮層下中樞反射性排尿的控制機制還不十分完善。往往會造成失敗。這就難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的大小便訓練主要是採取陽性強化法。每次成功都應立即獎勵孩子。

另外,首先應避免白天過度勞累。安排孩子按時休息。晚上早點睡覺較好。因為睡後3小時膀胱內便儲存一定的尿液。而此時正是睡眠最深的時候。孩子很難自己醒來。

家長睡前叫醒孩子排尿一次。可避免尿床。晚飯不要過咸。晚餐後少吃甜食和高蛋白飲料。以免引起口渴。晚飯後盡量少喝水和飲料。牛奶等。可吃少量水果。同時家長應該給孩子以鼓勵。並提醒孩子夜間起床排尿。切勿因遺尿而懲罰或責備孩子。

參看

關於「尿失禁與遺尿」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