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內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傷科內傷(internal injury),因外力傷及頭顱、軀幹,引起氣血、經絡臟腑功能障礙、器質損傷,以內部疼痛為主症的骨傷科常見病證。由於受傷的程度和部位的不同,病情輕重相差懸殊,輕者僅為局部疼痛,重者可危及生命。傷科內傷內科疾病中因飲食、勞倦所致的內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目錄

內經

對此類病證的原因、病機、症状和治療都有記載,但未明確命名。傷科內傷的病名首先見於《中藏經》,稱為「內傷」、「內損」。唐代《外台秘要》對外力致傷分為外傷四肢、頭顱、骨節和內傷氣血、臟腑兩大類,內傷又分為瘀血內聚與吐咯出血傷血及急卒受傷、氣閉昏悶或氣滯不散的傷氣兩類,還提及虛人內傷和瘀血在內久不消除的治療方法。明代薛己《保嬰攝要》記錄了內傷病例的診治。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醫學在頭顱、軀幹部臟器實質性損傷方面又從大量實踐中積累了新的、豐富的經驗。

病因病機

傷科內傷的病因是外來暴力。最常見的是墜墮、碾壓、跌仆、撞打等直接暴力作用於頭顱或軀幹而引起損傷;暴力經傳導,間接影響其他部位也可致傷,如因墜墮時足跟著地而發生頭部內傷。此外,負重時用力不當或用力過度,導致胸脅部或腰部閃挫、岔氣;長期勞力積損而造成慢性損傷,也為臨床所常見。

傷科內傷主要的發病機理是氣滯和血瘀,兩者並見又有主次之分。即周流全身的氣在被傷部位受到震激,由震激而壅聚,由於氣血相依,血也隨之凝滯於該處;或墜墮擊傷,傷及絡脈血溢脈外成瘀,氣亦隨之而壅滯。

瘀血滯氣影響臟腑的氣機升降和營血滋養,從而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虧耗。瘀滯愈甚,氣血虧損愈重。壯實之體在瘀滯化散後才顯出不同程度的氣虛血虧,羸弱虛者在損傷早期就有虛象。如果絡脈損傷,大量失血,也會氣隨血而脫,則為氣血雙脫的危證。

辨證

傷科內傷的辨證,以氣血為綱。傷氣者有氣滯、氣閉、氣脫、氣虛諸證。①氣滯。暴力外傷,輕則傷氣,氣機阻滯,不通則痛。由於氣無形、聚散無常,故以痛無定處為特點。若影響至臟腑的氣機失調,出現相關臟腑的症状,如傷及肺則胸痛咳嗽喘促;傷及胃則痛,噁心嘔吐;傷及肝則肋痛嘔血;傷及腎則腰痛小便不暢,尿血。②氣閉。驟然損傷之後,昏迷不語,不省人事,或神智雖清醒,但口噤不開。③氣脫。見於受傷後劇烈疼痛大量亡血的患者,表現為氣息微弱,口目微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汗出涔涔,脈細弱數。④氣虛。暴力內傷的中後期,瘀滯漸化,虛象漸顯,或者虛怯之體受傷後,氣虛與瘀滯並見。前者證見隱痛或酸痛,纏綿不已,神疲體惰,乏力短氣語聲低微,納食不馨;後者則見形體虛弱,脈象散大,如有皮膚青腫者則青腫不易消退。

傷血者有血瘀、出血、血虛諸證。①血瘀。疼痛,痛處固定不移,同時在瘀血留著的部位出現相關臟腑的症状,如:瘀阻於腦,蒙蔽清竅昏迷不醒;瘀血乘肺,氣道被阻則喘咳;瘀停胸中,氣機難以升降通達,表現為胸悶作脹;瘀積脘腹,妨礙腸胃運化,證見腹中脹滿等。②出血。或吐血、或唾血、或便血、或溺血,其色鮮紅或紫黯。暴力內傷,大量出血,不僅可直接由口鼻便尿出血,也可積於胸腹腔內,重者多致氣血雙脫。③血虛。多在損傷中期以後呈現。疼痛隱隱,延綿不愈,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肢麻。

治療

臨床要根據具體損傷部位,辨證治療。以內治為主,常用治法有開竅通閉、理氣通絡、益氣固脫、逐瘀攻下、活血化瘀益氣養血等。①開竅通閉法。用於損傷初起,氣閉昏憒者,可使閉結開通,昏憒得醒。因用於急救,以備用的成藥最適宜。常用方如蘇合香丸。②理氣通絡法。用於氣滯不通為主者,可使滯氣宣散而經道通暢,疼痛得止。常用方有理氣止痛湯、復元通氣散等。③益氣固脫法。用於氣血雙脫,目前多同時予以輸血補液。常用方如獨參湯參附湯參附註射液。④逐瘀攻下法。適用於瘀血停積在內的體實者,尤宜於疼痛並見腹脹便秘、苔黃、脈數等症,以峻猛的攻逐藥物祛除瘀滯,藥後便秘得解,症情見輕。常用方有桃核承氣湯大成湯等。年老體弱者當慎用,婦女月經期間或妊娠應視為禁忌。⑤活血化瘀法。通用於血瘀內停。去瘀而並不峻猛,適用面較廣。對瘀積實滯者則藥力較遜。常用方有血府逐瘀湯復元活血湯等。⑥益氣養血法。適當用於瘀滯已基本祛除而顯氣血虛虧的情況,以助氣血復原,也只有氣血旺盛才能使瘀滯清徹。常用方有八珍湯當歸補血湯等。在應用以上治療法則的同時,還須根據臟腑受損的情況結合相應的方藥,如肅肺定喘疏肝解郁和胃降逆養心安神、補髓榮腦等。

頭部內傷。腦為髓之海,內傷頭部累及髓腦神明失守,所以意識障礙為主症。辨治分三期:①昏迷期。傷後即發多見,亦可傷後漸趨昏憒,或昏後復醒,醒後再發者。氣閉者予以開關通竅,可用蘇合香丸;血蒙神明者可選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散開竅醒神;氣血雙亡者急宜固氣回脫,用參附湯;出血不止者加用三七止血藥。②清醒期。多有頭疼、頭暈等症,為瘀血內阻所致,治宜活血化瘀、升清降濁,用防風歸芎湯加減。③恢復期。正虛邪實為其特點,扶正宜養心補氣祛邪化瘀熄風。方藥可用養心湯補陽還五湯天麻鉤藤飲等。

胸脅內傷。胸內有心肺兩臟,脅部為肝膽兩經循行部位,胸脅內傷多以胸脅疼痛、咳嗽氣短心悸怔忡為主症。辨治宜分傷氣、傷血、傷臟腑等。傷氣、傷血,可採用益氣養血法治療,傷臟腑則要應用現代醫學檢查手段確定診斷,給予相應有效的治療。

腰部內傷。腰為腎之府,位於人體中部,是軀幹活動的樞紐。內傷後不外氣滯血瘀腎精虧損。新傷多用復元活血湯,尿血者用小薊飲子;慢性損傷可用左歸丸右歸丸調治。

內治外,對亡血氣脫、臟腑損傷的危急重症病人,應採取西醫的急救措施和手術療法,拯救病人生命,修復臟腑功能。此外,內傷也常用手法、針刺及其他外治法治療。

關於「傷科內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