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骨骼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人體各系統概要 >> 運動系統 >> 骨骼肌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運動系統肌肉muscle屬於橫紋肌,由於絕大部分附著於骨,故又名骨骼肌。每塊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器官,有豐富的血管淋巴分布,在軀體神經支配下收縮或舒張,進行隨意運動。肌肉具有一定的彈性,被拉長後,當拉力解除時可自動恢復到原來的程度。肌肉的彈性可以減緩外力對人體的衝擊。肌肉內還有感受本身體位和狀態的感受器,不斷將衝動傳向中樞,反射性地保持肌肉的緊張度,以維持體姿和保障運動時的協調。

1.肌的構造和形態

人體肌肉眾多,但基本結構相似。一塊典型的肌肉,可分為中間部的肌腹和兩端的肌腱。肌腹venter是肌的主體部分,由橫紋肌纖維組成的肌束聚集構成,色紅,柔軟有收縮能力。肌腱tendo呈索條或扁帶狀,由平行的膠原纖維束構成,色白,有光澤,但無收縮能力,腱附著於骨處與骨膜牢固地編織在一起。闊肌的肌腹和肌腱都呈膜狀,其肌腱叫做腱膜aponeurosis。肌腹的表面包以結締組織外膜,向兩端則與肌腱組織融合在一起。

Glxbwquw.jpg

圖2-7 肌的形態

肌的形態各異,有長肌短肌、闊肌、輪匝肌等基本類型。長肌多見於四肢,主要為梭形或扁帶狀,肌束的排列與肌的長軸相一致,收縮的幅度大,可產生大幅度的運動,但由於其橫截面肌束的數目相對較少,故收縮力也較小;另有一些肌有長的腱,肌束斜行排列於腱的兩側,酷似羽毛名為羽狀肌(如股直肌),或斜行排列於腱的一側,叫半羽狀肌(如半膜肌拇長屈肌),這些肌肉其生理橫斷面肌束的數量大大超過梭形或帶形肌,故收縮力較大,但由於肌束短,所以運動的幅度小。短肌多見於手、足和椎間。闊肌多位於軀幹,組成體腔的壁。輪匝肌則圍繞於眼、口等開口部位。

2.肌肉的命名原則

肌肉可根據共形狀、大小、位置、起止點、纖維方向和作用等命名。依形態命名的如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梨狀肌等;依位置命名的如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肱肌等;依位置和大小綜合命名的有胸大肌胸小肌臀大肌等;依起止點命名的如胸鎖乳突肌肩胛舌骨肌等;依纖維方向和部位綜合命名的有腹外斜肌肋間外肌等;依作用命名的如旋後肌咬肌等;依作用結合其它因素綜合命名的如旋前圓肌、內收長肌、指淺屈肌等。了解肌的命名原則有助於對肌的理解和記憶。

3.肌的配布規律和運動時的相互關係

人體肌肉中,除部分止於皮膚皮肌和止於關節囊關節肌外,絕大部分肌肉均起於一骨,止於另一骨,中間跨過一個或幾個關節。它們的排列規律是,以所跨越關節的運動軸為準,形成與該軸線相交叉的兩群互相對抗的肌肉。如縱行跨越水平冠狀軸前方的屈肌群和後方的伸肌群;分別從內側和外側與水平矢狀軸交叉的內收肌群和具有外展功能的肌群;橫行或斜行跨越垂直軸,從前方跨越的旋內旋前)肌群和從後方跨越的旋外旋後)肌群。一般講幾軸性關節就具有與幾個運動軸相對應的對抗肌群,但也有個別關節,有的運動軸沒有相應肌肉配布,如手的掌指關節,從關節面的形態看屬於球窩關節,卻只生有屈伸和收展兩組對抗的肌肉,而沒有與垂直軸交叉的迴旋肌,所以該關節不能做主動的迴旋運動,當然它有一定的被動的迴旋能力。上述圍繞某一個運動軸作用相反的兩組肌肉叫做對抗肌,但在進行某一運動時,一組肌肉收縮的同時,與其對抗的肌群則適度放鬆並維持一定的緊張度,二者對立統一,相反相成。另外,在完成一個運動時,除了主要的運動肌(原動肌)收縮外,尚需其它肌肉配合共同完成,這些配合原動肌的肌肉叫協力肌。當然,肌肉彼此間的關係,往往由於運動軸的不同,它們之間的關係也是互相轉化的,在沿此一軸線運動時的兩個對抗肌,到沿彼一軸線運動時則轉化為協力肌。如尺側伸腕肌和尺側屈腕肌,在橈腕關節冠狀軸屈伸運動中,二者是對抗肌,而在進行矢狀軸的收展運動時,它們都從矢狀軸的內側跨過而共同起內收的作用,此時二者轉化為協力肌。此外,還有一些運動,在原動肌收縮時,必須另一些肌肉固定附近的關節,如握緊拳的動作,需要伸腕肌將腕關節固定在伸的位置上,屈指肌才能使手指充分屈曲將拳握緊,這種不直接參与該動作而為該動作提供先決條件的肌肉叫做共濟肌。

4.肌的輔助裝置

(一)筋膜

筋膜fascia可分為淺、深兩層。淺筋膜superficial fascia為分布於全身皮下層深部的纖維層,有人將皮下組織全層均列屬於淺筋膜,它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內含淺動、靜脈、淺淋巴結和淋巴管、皮神經等,有些部位如面部、頸部生有皮肌,胸部乳腺也在此層內。

Glxbwrr5.jpg

圖2-8 小腿筋膜肌間隔(右)

深筋膜profundal fascia又叫固有筋膜,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遍布全身,包裹肌肉、血管神經束和內臟器官。深筋膜除包被於肌肉的表面外,當肌肉分層時,固有筋膜也分層。在四肢,由於運動較劇烈,固有筋膜特別發達、厚而堅韌,並向內伸入直抵骨膜,形成筋膜鞘將作用不同的肌群分隔開,叫做肌間隔。在體腔肌肉的內面,也襯以固有筋膜,如胸內、腹內和盆內筋膜等,甚而包在一些器官的周圍,構成臟器筋膜。一些大的血管和神經干在肌肉間穿行時,深筋膜也包繞它們,形成血管鞘。筋膜的發育與肌肉的發達程度相伴行,肌肉越發達,筋膜的發育也愈好,如大腿股四頭肌表面的闊筋膜,厚而堅韌。筋膜除對肌肉和其它器官具有保護作用外,還對肌肉起約束作用,保證肌群或單塊肌的獨立活動。在手腕及足踝部,固有筋膜增厚形成韌帶並伸入深部分隔成若干隧道,以約束深面通過的肌腱。在筋膜分層的部位,筋膜之間的間隙充以疏鬆結締組織,叫做筋膜間隙,正常情況下這種疏鬆的聯繫保證肌肉的運動,炎症時,筋膜間隙往往成為膿液的蓄積處,一方面限制了炎症的擴散,一方面濃液可順筋膜間隙的通向蔓延。

(二)腱鞘滑液囊

一些運動劇烈的部位如手和足部,長肌腱通過骨面時,其表面的深筋膜增厚,並伸向深部與骨膜連接,形成筒狀的纖維鞘,其內含由滑膜構成的雙層圓筒狀套管,套管的內層緊包在肌腱的表面,外層則與纖維鞘相貼。兩層之間含有少量滑液。因此肌腱既被固定在一定位置上,又可滑動並減少與骨面的摩擦。在發生中滑膜鞘的兩層在骨面與肌腱間互相移行,叫做腱系膜,發育過程中腱系膜大部分消失,僅在一定部位上保留,以引導營養肌腱的血管通過。

(三)滑液囊

在一些肌肉抵止腱和骨面之間,生有結締組織小囊,壁薄,內含滑液,叫做滑液囊synovial bursa,其功能是減緩肌腱與骨面的摩擦。滑液囊有的是獨立封閉的,有的與鄰近的關節腔相通,可視為關節囊滑膜層的突出物。

參看

32 骨連接 | 消化系統 32
關於「人體解剖學/骨骼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