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皂角刺
Zào Jiǎo Cì
皂角刺
別名 天丁、皂丁、皂莢刺、皂刺、皂角針、皂針
功效作用 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於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英文名 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Spine of Chinese Honeylocust
始載於 本草衍義補遺
毒性 有毒(一說無毒)
歸經 肺經肝經
藥性
藥味

  

植物-皂角刺

【拉 丁 名】Spina Gleditsiae

【英文名】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別名 天丁、皂針、皂莢刺。【異名】皂莢刺(《聖惠方》),皂刺(《醫學入門》),天丁(《綱目》),皂角針(《江蘇植藥志》),皂針(《中藥材手冊》)。

來源 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

同「皂莢刺」,詳細在「皂莢刺」。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棘刺圓柱形,常分支。羽狀複葉互簇生,小葉6~16,卵形至長卵形,長3~8cm,寬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齒。總狀花序腋生及頂生,花雜性;花萼4裂;花瓣4,淡黃色;雄蕊6~8;子房沿縫線有毛。莢果扁長條狀,長12~35cm,寬2~4cm,紫棕色,有時被白色蠟粉。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於路旁、溝旁、宅旁。主產河南、江蘇、湖北、廣西。

採制 全年可用刀砍下棘刺或切片晒乾。

性狀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全長約10cm或更長,基部直徑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體輕,質堅硬,切斷面木部黃白色,髓疏鬆,棕色,無臭,味淡。

化學成分 含皂莢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 B-G)、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酯酸、油酸、亞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等。

性味 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於癰疽初起或膿化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中藥材-皂角刺

【藥名】皂角刺

【別名】皂莢刺、皂刺、天丁、皂角針、皂針。

【漢語拼音】zao jiao ci

【英文名】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Spine of Chinese Honeylocust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

2.Gleditsia japonica Miq.[Ghorrida(Thunb.)Makino]

【歸經】肝;肺經

【功效】消毒透膿;搜風;殺蟲

【考證】出自《本草衍義補遺》。

【科屬分類】豆科

【主治】癰疽腫毒;瘰癧;瘡疹頑癬;產後缺乳;胎衣不下;癘風

【生態環境】

1.生於路邊、溝旁、住宅附近。

2.生於山地林中。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但以9月至翌年3月間為宜,切片晒乾。

【資源分布】

1.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2.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動植物形態】

1.皂莢 喬木,高達15cm。刺粗壯,通常分枝,長可達16cm,圓柱形。小枝無毛。一回偶數羽狀複葉,長12-18cm;小葉6-14片,長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cm,寬1.5-3.5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邊緣有細鋸齒,無毛。花雜性,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花萼鍾狀,有4枚披針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條形,沿縫線有毛。莢果條形,不扭轉,長12-30,寬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山皂莢 喬木,高可達25m。刺略扁,長5-10cm,常有分枝。幼枝淡紫色。一回偶數羽狀複葉,長25-30cm;小葉8-12對,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l-4cm,全緣或有疏圓齒,上面有光澤,中助上有短柔毛,下面無毛;長枝上為二回偶數現狀複葉,有3-6對羽片;小葉5-10對,狹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葉軸有短柔毛。細長總狀花序;花有短梗;雜性異株,花黃綠色;雄蕊花瓣橢圓形,雄蕊8;兩性花的雄蕊較小。莢果長25-30cm,寬2-3.5cm,扭曲,並有泡狀隆起,種子靠近中部;種子卵狀橢形,稍扁,栗褐色。花、果期6-11月。

【功效分類】活血藥;祛風

【性味】辛;溫 ①《綱目》:"辛,溫,無毒。"

②《醫林纂要》:"辛咸,溫。"

③《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有小毒。"

①《本草圖經》:"米醋熬嫩刺針作濃煎,以敷瘡癬。"

②楊士瀛:"能引諸藥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義補遺》:"治癰疽已潰,能引至潰處。"

④《綱目》:"治癰腫,妒乳,風癘惡瘡,胞衣不下,殺蟲。"

⑤《本草崇原》:"去風化痰,敗毒攻毒。定小兒驚風發搐,攻痘瘡起發,化毒成漿。"

⑥《四川中藥志》:"治風熱瘡疹,並能通乳。"

⑦《藥材學》:"治扁桃體炎。"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醋煎塗,研末撒或調敷。

【宜忌】《本草經疏):"凡癰疽已潰不宜服,孕婦亦忌之。"

【選方】①治癰疽惡毒,外發內發,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則痛極大腫,在胸膈腰脅肚腹腸胃之內者,則痛極大脹:皂莢刺飛尖一兩,乳香、沒藥、當歸川芎甘草各二錢,白芷花粉金銀花各五錢。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毒在上,食後服;毒在中半飽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潰。(《醫鑒初集》)

②治瘭惡瘡:皂角刺(燒存性,研)、白及少許,為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③治婦人乳癰:皂角刺(燒存性)一兩,蚌粉一錢。和研,每服一錢,溫酒下。(《仁齋直指方》)

④治瘡無頭者:皂角刺(陰乾燒灰),為末,每服三錢,酒調,嚼葵菜子三、五個,前藥送下。(《儒門事親》)

⑤治痔疾,肛邊癢痛不止:皂莢刺二兩(燒令煙盡),臭樗皮一兩(微炙),防風一兩(去蘆頭),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上藥,搗羅為末,用釅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藥,和丸,如小豆大,每於食前,煎防風湯下二十丸。(《聖惠方》皂莢刺丸)

⑥治腹內生瘡在腸臟:皂角刺不拘多少,好酒一碗,煎至七分,溫服。不飲酒者,水煎亦可。(《藺氏經驗方》)

⑦治大風癘瘡,體廢肢損,形殘貌變者:皂角刺飛尖一斤(微炒,研為極細末),赤鏈蛇一條(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兩,生半夏二兩,真鉛粉一兩。俱炒燥,研為末,和皂莢刺末,一總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晒乾,入淨磁瓶內。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⑧治胎衣不下:皂角刺燒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婦人良方補遺》)

⑨治小便淋閉:皂角刺(燒存性)、破故紙等分。為末,無灰酒服。(《聖濟總錄》)

⑩治小兒重舌:皂角刺灰,入朴硝或腦子少許,漱口,摻入舌下,涎出自消。(《聖惠方》)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扁桃體炎

皂角刺3錢水煎,早晚2次分服。觀察10例,1例無效(並發扁桃體周圍膿腫),其餘均在2~8日內治癒。大都在服藥次日,體溫白細胞即下降至正常,自覺症状扁桃體紅腫減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醋煎塗,或研末撒,或調敷。

【出處】《中華本草》

關於「皂角刺」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