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蒿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黃花蒿
Huánɡ Huā Hāo
別名 臭蒿、草蒿、香絲草、酒餅草、馬尿蒿、苦蒿、黃香蒿、黃蒿、野筒蒿、雞蝨草、秋蒿、香苦草、野苦草
功效作用 清熱解瘧,驅風止癢。治傷暑瘧疾潮熱小兒驚風熱瀉惡瘡疥癬。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無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綱目》

【拼音名】 Huánɡ Huā Hāo

【別名】 臭蒿、草蒿(《日華子本草》),香絲草、酒餅草(《廣州植物志》),馬尿蒿、苦蒿(《貴州民間方藥集》),黃香蒿、黃蒿、野筒蒿(《江蘇植藥志》),雞蝨草(《江西草藥》),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黃花蒿全草。秋季割取,晒乾或切段晒乾。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達1.5米,全體近於無毛。莖直立,圓柱形,表面具有縱淺槽,幼時綠色,老時變為枯黃色;下部木質化,上部多分枝。莖葉互生;3回羽狀細裂,裂片先端尖,上面綠色,下面黃綠色,葉軸兩側有狹翅,莖上部的葉,向上漸小,分裂更細。頭狀花序球形,下垂,排列成金字塔形、具有葉片的圓錐花序,幾密布在全植物體上部;每一頭狀花序有短花柄,基部具有或不具有線形苞片;總苞平滑無毛,苞片2~3層,背面中央部分為綠色,邊緣呈淡黃色,膜質狀而透明;花托矩圓形,花均為管狀花,黃色,外圍為雌花,僅有雌蕊1枚;中央為兩性花,花冠先端5裂,雄蕊5枚,花藥合生,花絲細短,著生於花冠管內面中部,雌蕊1枚,花柱絲狀,柱頭2裂,呈叉狀。瘦果卵形,微小,淡褐色,表面具隆起的縱條紋。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於荒野、山坡、路邊及河岸邊。分布幾遍及全國。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

【性狀】 乾燥全草,長約60~100厘米。莖圓柱形,表面淺棕色或灰棕色,有縱向稜線,質硬,折斷面粗糙,中央有白色的髓,嫩枝具多數葉片,質脆,易碎裂。帶果穗或花序的枝,葉片多已脫落,花序僅殘存小球狀棕黃色的苞片,如魚子,質脆易碎。有特異香氣,味苦,有清涼感。以色黃綠、氣香、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份】 風乾植物含水分,乙醚可溶物5.6,水可溶物26.6,乙醇可溶物0.8,半纖維素11.6,纖維素8.5,木質素9.6,蛋白質9.3,灰分10.1,鞣質類2.4%。

風乾植物經水氣蒸餾,得帶微綠有佳香的精油0.18%。精油含率以開花期為最高,新鮮植物比久藏植物含率高。精油成分中含酮類物質44.97%,其中主為蛔蒿酮21%,l-樟腦13%,1,8-桉葉素13%,乙酸蛔蒿醇酯4%,蒎烯1%;另有報導含蒎烯、莰烯、1,8-桉葉素、畢澄茄烯或杜松油烯、石竹烯、某些倍半萜醇、枯醛、酮類、苯酚丁酸己醛、乙酸苄酯、d-2-甲基丁酸苄酯、石竹烯氧化物、廿五烷等。

地上部分含東莨菪素及東茛菪甙。

從印度產的黃花蒿,曾分離出假山道年和K-山道年

【性味】 ①《綱目》:"辛苦,涼,無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苦,寒。"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瘧,驅風止癢。治傷暑瘧疾潮熱小兒驚風熱瀉惡瘡疥癬。

①《綱目》:"治小兒風寒驚熱。"

②《現代實用中藥》:"生葉汁:塗惡瘡疥癬及毒蟲咬傷。"

③《南京民間藥草》:"清熱。"

④《貴州民間方藥集》:"消瘡腫,治蛇傷。"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解熱健胃,驅風止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結核潮熱,盜汗消化不良:黃花蒿二至四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暑熱發痧,胸悶腹痛:鮮黃花蒿嫩葉五錢至一兩或種子五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③治瘧疾,間歇熱:黃花蒿三至五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④治小兒熱瀉:黃花蒿、鳳尾草馬齒莧各二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⑤治流火淋巴管炎):黃花蒿、牡荊葉各二兩,威靈仙五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⑥治疥癬,皮膚濕癢:黃花蒿煎水洗。(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⑦治蛇咬傷:新鮮苦蒿一兩,搗爛,外敷傷口。(《貴州民間方藥集》)

【備註】 本品目前在全國大部地區均作青蒿使用。參見"青蒿"條。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黃花蒿」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