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脫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n86.jpg


通脫木

rice-paper plant

種 名: 通脫木

學 名: Tetrapanax papyrifer

別 名: 木通樹、通草天麻

科: 五加

屬: 通脫木屬

簡介

稱木通樹、天麻子或通草。五加科(Araliaceae)灌木或小喬木學名為Tetrapanax papyriferum。原產華南和台灣,是制宣紙的原料。葉大,多裂,樹冠極似棕櫚。將莖的中心組織取出,可制外科敷料和水彩畫紙。

通脫木(Tetrapanax papyriferum)

產地分布

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陝西也有,極少栽培。

形態特徵

掌狀葉集生於莖的頂端,裂片5-7個,葉背被白色星狀絨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近頂生。花白色。果球形,成熟時紫黑色。

生長習性

喜光,喜溫暖。在濕潤、肥沃的土壤上生長良好。根的橫向生長力強,並能形成大量根櫱

園林用途

通脫木生命力強,又能自行衍生,但冬季要落葉。宜在公路兩旁、庭園邊緣的大喬大下種植,可以起到壓制雜草生長、減少土壤沖蝕的作用。它葉片極大,果序也大,形態較為奇特,也可在庭園中少量配植。

繁殖培育

用播種繁殖,或挖取根櫱移植。易成活。

通脫木

別名:通草、寇脫、離南、活莌、倚商、、蔥草、白通草、通花、花草、大通草、通大海、泡通、五加風、寬腸、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葉五加皮

英文名:Ricepaperplant Pith

拉丁植物名: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Aralia papyrifera Hook.f.]

植物形態

五加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3.5m。莖粗壯,不分枝,幼稚時表面密被黃色星狀毛或稍具脫落的灰黃色柔毛。莖賄大,白色,紙質;樹皮深棕色,略有皺裂;新枝淡棕色或淡黃棕色,有明顯的葉痕和大型皮孔。葉大,互生,聚生於莖頂;葉柄粗壯,圓筒形,長30-50cm;托葉膜質,錐形,基部與葉柄合生,有星狀厚絨毛;葉片紙質或薄革質,掌狀5-11裂,裂片通常為葉片全長的1/3-1/2,稀至2/3,倒卵狀長圓形卵狀長圓形,每一裂片常又有2-3個小裂片,全緣或有粗齒,上面深綠以,無毛,下面密被白色星狀絨毛。傘形花序聚生成頂生或近頂生大型復圓錐花序,長達50cm以上;萼密被星狀絨色,全緣或近全緣;花瓣4,稀4,三角狀卵形,長2mm,外面密被星狀厚絨毛;雄蕊5,與花瓣同數;子房下位,2室,花柱2,離生,先端反曲。果球形,趲戲約4mm,熟時紫黑色。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1-2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數10-2800m的向陽肥厚的土壤中,或栽培於庭園中。或栽培於庭圓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通草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莖髓。名為:通草

採收和儲藏:秋季選擇生長3年以上的植株,割取地上莖,切段,捅出髓心,理直,晒乾。

功效分類:清熱藥利水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微寒;歸肺、胃經。

功效:清勢利水;通乳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1.《本草拾遺》:通脫木,生山側。葉似萆麻,心中有瓤,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爾雅》雲離南、活脫也。一本雲藥草,生江南,主蟲病,今俗亦名通草。

2.《本草圖經》:俗間所謂通草,乃通脫木也,今園圃間亦有種兩者。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脫稀有使用者。近世醫家多用利小便,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

主治:淋症澀痛;小便不利水腫黃疸濕溫病小便短赤;產後乳少;經閉;帶下

各家論述

1. 李杲:通草瀉肺利小便,甘平以緩陰血也,與燈草同功,宜生用之。

2.《綱目》: 通草,色白而氣寒,味淡而體輕,故入太陰肺經,引熱下降而利小便;入陽明胃經,通氣上達而下乳汁;其氣寒,降也,其味淡,開也。

3.《本草正義》: 通草,其氣味則李東垣《用藥法象》謂甘淡無毒。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謂,實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謂味甘之例。此物無氣無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經絡清熱利水,性與木通相似,但無其苫,則泄降之力緩而無峻厲之弊,雖能通利,不甚傷陰,濕熱之不甚者宜之。若熱甚閉結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東垣謂利陰竅,治五淋,除水腫癃,亦惟輕症乃能有功耳。又謂瀉肺利小便,與燈草同功,蓋皆色白而氣味輕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熱切,宣其上竅,則下竅自利,說亦可取。

選方

①治熱氣淋澀,小便赤如紅花汁者:通草三兩,葵子一升,滑石四兩(碎),石葦二兩。上調,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又進一服。忌食五腥、熱面、炙煿等物。(《普濟萬》通草飲子)②治一身黃腫透明。亦治腎腫: 通草(蜜塗炙干)、木豬草(去里皮)各等分。上為細末,併入研細去土地龍、麝香少許。每服半錢或一錢,米飲調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通草散)③治傷寒後嘔噦: 通草三兩,生蘆根(切)一升,橘皮一兩,粳米三合。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隨便稍飲;不差,更作,取差止。(《千金方》)④治鼻癰,氣息不通,不聞香臭,並有息肉: 木通、細辛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上為末,蜜和。綿裹少許,納鼻中。 (《三因方》通草散)⑤催乳: 通脫木、小人蔘,炖豬腳食。 (《湖南藥物志》)

用藥禁忌:氣陰兩虛,內無濕熱及孕婦慎服。

1.《本草經疏》:虛脫入禁用,孕婦人勿服。

2.《本草匯言》:陰陽兩虛者禁用。

3.《本草從新》:中寒者勿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g。

炮製方法

通草:揀去雜質,切片。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內噴水少許,微潤,加硃砂細粉,撒布均勻,並隨時翻動,至外面掛勻硃砂為度,取出,晾乾。(每通草片10斤,用硃砂10兩)

中藥化學成分

木髓中含灰分5.95%,脂肪1.07%,蛋白質1.11%,粗纖維48.73%,戊聚糖5%及糖醛酸28.04%,其多糖氫氧化鈉提取物經水解得到α-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與木糖(xylose),而用草酸銨提取的提取物水解後則得到半乳糖醛酸[1];還含天冬氨酸蘇氨酸、侶氨酸、苯丙氨酸等13種胺基酸以及鈣、鋇、鎂、鐵等18種微量元素[2];木部含木質素[3]。

葉含通脫木皂甙L-Ⅱa、L-Ⅱb、L-Ⅱc、L-Ⅱd(papyrioside L-Ⅱa、L-Ⅱb、L-Ⅱc、L-Ⅱd),其中L-Ⅱa是L-Ⅱc的後生產物,而L-Ⅱb也可能是L-Ⅱd的後生產物[4],還含通脫木皂甙元A-J(paryriogenin A-J),及原通脫木皂甙元A1、A2(propapyriogenin A1、A2)和槲皮甙(quercitrin)[5,6]。

通花根

別名:通草根、通打根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根

功效分類:清熱藥;滲濕利尿藥健脾

性味:味炎;微苦;性微寒

功效:清熱利水;行氣消食;活血下乳

考證:出自於《草木便方》

主治:水腫;淋證;食積飲脹;痞塊風濕痹痛;月經不調;乳汁不下

各家論述

1.《草木便方》:除熱利水,通五淋,消水腫,利耳鼻,催生,下乳,陰耳目。

2.《分類草藥性》:治氣脹,消食積,失音,補虛損,通大便。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去其莖葉,洗淨,切片晒乾。

選方

催乳: 通花根二兩,土洋參二兩,奶漿藤二兩,鮮隔山撬一兩。炖豬蹄子,加冰糖服。(《重慶草藥》)

用藥禁忌:氣虛無濕熱及孕婦慎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中藥化學成分

根含齊墩果酸-28-β-D-吡喃葡萄糖酯-3-[α-呋喃阿拉伯糖-(1→4)]-β-D-glucopyranosyl oleanate-3-[α-arabinofu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yl(1→2)]-methyl-(β-D-glucopyra-nosid)uronate},齊墩果酸-28-α-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酯]-3-α-L-呋喃阿拉伯糖-(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28-α-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oleanate-3-α-arabinofura-nosyl-(1→4)-methyl-(β-D-glucopyranoside)uronate],齊墩果酸-28-syl-(1→2)-methyl-(β-D-glucopyranoside)uronate],齊墩果酸-28-甲酯-3-[α-呋喃阿拉伯糖(1→4)]-[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酸{28-methyl-(1→2)]-methyl-(β-D-glucopy-ranoside)uronate}、胡蘿卜甙(daucosterol),齊墩果酸-3-β-D-吡喃半乳糖-(1→2)-β-D-吡喃岩藻糖甙[oleanolic acid-3-β-D-galac-topyranosyl-(1→2)-β-D-fucopyranoside][1],齊墩果酸-3-α-呋喃阿拉伯糖-(1→4)-β-D-fucopyranoside][1],齊墩果酸-3-α-呋喃阿拉伯糖-(1→4)-β-L-吡喃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 acid-3-α-arabi-nofuranosyl-(1→4)-β-L-glucuronopyranoside],竹節人蔘皂甙Ⅳ、lb)[2],還含齊墩果酸-3-β-D-吡喃半乳糖-(1→2)-β-L-吡喃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 acid-3-β-D-galactopyra-nosyl-(1→2)-β-L-glucuonopyranoside],齊墩果酸-β-D-吡喃半乳糖-(1→2)-[α-L-呋喃阿拉伯糖(1→4)]-β-D-吡喃半乳糖-(1→2)]-[α-L-呋喃阿拉伯糖(1→4)]-β-L-吡喃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 acid-3-[β-D-galactopyranosyl-(1→2)]-[α-L-arabinofu-ranosyl(1→4)]-β-D-glucuronopyranoside}[3]。

通花花

別名:馬藺花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花蕾。

採收和儲藏:8-9月採收花蕾,除去雜質,晒乾

功效分類:補腎藥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疏肝行氣

考證:出自《重慶草藥》

主治:疝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通脫木花上粉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花粉

採收和儲藏:秋季花開時採收,晒乾。

功效分類:解毒藥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效:解毒散結;祛腐生肌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本草圖經》:通脫木花上粉,《正元廣利方》療瘰癧及李絳《兵部手集方》療胸伏氣攻胃咽不散方中並用之。

主治:癰腫;瘰癧;痔瘡

各家論述

《本草拾遺》:主諸蟲瘺惡瘡,痔疾,取粉納瘡中。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撒敷。內服:煎湯,2-5g;或入丸、散。

出處《中華本草》

參考

關於「通脫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