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

(重定向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m9j.jpg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 dystrophyPMD)是一種原發橫紋肌的遺傳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由肢體近端開始的兩側對稱性的進行性加重的肌肉無力萎縮,個別病例尚有心肌受累。有人報導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約佔神經系統遺傳病的29.4%,是神經肌肉疾病中最多見的一種。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逐漸萎縮,使行動能力漸漸消失直至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疾病。患者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等待著自己由於心肌衰竭而死亡,國際醫學界形象地稱之為「漸冰人」。該病症已被International Seven Three Society(國際七三學社)列入十大醫學課題進行研究。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是一組漸進性遺傳性骨骼肌變性疾病。主要臨床特徵為選擇性受累的骨髓肌呈漸進性對稱性無力和萎縮,最終喪失運動功能。本病為單基因遺傳,發病年齡為5~6 歲左右,發生率為出生男嬰的13~33/105 。近年研究認為其病變的基本原因在於肌肉細胞膜的異常。  

目錄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的臨床表現

一、假肥大型(Duchenne型)

由Duchenne (1868年)首先描述,是兒童中最常見的一類肌病。屬性連隱性遺傳,幾乎均影響男孩,占活產男嬰的l/3 000~1/4 000(歐美)和l/22 000(日本)。_女性僅為異性染色體攜帶者,不發病。多於兒童期起病,常以骨盆肌無力、肌張力低、走路緩慢、易跌為首發症状。病情進展較迅速,可逐漸累及肩胛帶、四肢遠端肌群及面肌背部伸肌無力則站立時腰椎過度前凸,臀中肌無力則行走時骨盆向兩側擺動,呈典型的「鴨步」;患兒仰臥位站起時,先翻轉為俯臥位,再用雙手支持床面及下肢才能緩慢站起稱Gowers征;由於肩胛帶肌及前鋸肌無力,可呈現「游離肩」和「翼狀肩胛」,以上為該型的特徵性表現。約90%的患兒有肌肉的假性肥大,以腓腸肌最明顯,三角肌股四頭肌、臀肌、岡下肌肱三頭肌舌肌等也可受累。多半患兒還伴有心肌損害,約30%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病情多呈進行性加重,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中預後最差的一個類型,多數在15歲左右即不能行走,大部分患者在25~30歲以前因呼吸感染心力衰竭或慢性消耗而死亡。另外,尚有一種與此型臨床表現類似的類型,稱為良性假肥大型(Becker型),由Becker(1957年)首先報導,常在5~25歲期間緩慢起病,病程較長,多在起病後15~20年才不能行走,占出生男孩的3~6/10萬,心肌受累少見,智力多正常。

二、肢帶型(Erb型)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形式,各年齡均可發病,但以10~20歲期間起病較為多見,男女均可患病。臨床上肌無力及肌萎縮先出現在骨盆帶與肩胛帶的部分肌肉,初起時兩側常不對稱,病情進展緩慢,但年幼起病者發展較快。以下肢無力開始的病人大多10年內累及上肢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心肌受累者少見。

三、面-肩-肱型(Landotlry-Déjerine型,或稱FSHD)

最初在1885年由法國神經科醫生L. Landouzy和J. Déjerine記錄,因此,也可稱此病為Landotlry-Déjerine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由於肌肉病變部位在拉丁語中的稱為fazio-skapulo-humeral,因此,該病症的英語名為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簡稱為FSHD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男女均可發病,患病率約為0.4~0.5/10萬,多見於成年人,通常在20歲左右才出現臨床症状,亦有從剛出生即出現症状者。病變主要侵犯面肌(fazio)、肩胛帶(skapulo)及上臂肌群(humeral).,也可累及胸大肌,呈特殊的「苦笑面容」,見垂肩、「翼狀肩」及「游離肩」,但下肢受累較輕,偶爾見到腓腸肌和三角肌的假性肥大。影響心臟者甚少見。對壽命影響不大。

四、遠端型(Gower型)

由Gower首先報導(1902年),甚少見。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通常在40~60歲期間發病,逐漸出現脛前肌、腓腸肌及手部小肌肉的進行性無力和萎縮。病程進展緩慢,逐步累及肢體近端。早期腱反射正常,但晚期則出現腱反射消失。一般說,本病不發生嚴重殘廢,亦不影響生命壽期。

五、眼肌型(Kiloh-Nevin型)

1.單純眼肌型 又稱慢性進行性核性眼肌麻痹或慢性進行性眼外肌麻痹,於青壯年起病,主要侵犯眼肌,表現為上瞼提肌及其他眼外肌的無力和萎縮,病情進展緩慢,上面部肌肉也可受累,經數年後延及頸部和肩胛帶肌肉。

2.眼咽肌型 由Voctor首先描述(1902),甚少見。起病年齡不一。但以30~40歲起病多見。主要侵犯眼肌及舌咽肌。以緩慢進展的眼外肌、吞咽肌麻痹為特點,常在眼外肌麻痹後數年出現吞咽、構音困難,咽部症状等。少數病例吞咽困難先於眼部症状數月至數年。腱反射消失。眼外肌麻痹和腱反射消失為本病主要特徵。

3.眼腦軀體神經肌病 極少見。多於15歲前發病,表現為慢性進行眼外肌麻痹、生長緩慢、智能減退、視網膜色素層炎、耳聾共濟失調、心肌傳導阻滯心肌病體征腦脊液檢查可見蛋白質增高,腦電圖血清PK多為正常。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診斷要點

1.常有家族史。

2.病肌先累及四肢近端肌群,兩側對稱有假性肥大,下肢無力,步態搖擺,Gower's 征陽性;上肢舉臂困難。

3.皮膚知覺正常,腱反射及淺反射無亢進,無肌顫動。

4.血CPK 顯著增高是最敏感指標,有助於早期診斷;ALT、AST、LDH 可有升高。

5.肌電圖符合肌厚性損害;肌活檢可見纖維變性;dystrophin 含量測定和PCR技術有助於診斷。  

預防常識

關於本病的治療,迄今為止,尚未發現一種經得起多次重複的、時間考驗的、被世界各國公認的特效療法。目前仍處於不斷地摸索和驗證中。關鍵在於做好預防工作,做好遺傳諮詢、產前檢查、攜帶者的家譜分析和檢查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措施。本病除假肥大型外,多數不影響其壽命。晚期患者可因嚴重肌肉萎縮而出現肢體攣縮和畸形。適當體育活動、按摩、體療有助於改善肢體功能,延緩殘廢時間。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應做哪些檢查?

(一)血清酶測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診斷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標,可在出生後或出現臨床症状之前已有增高,當病程遷延時活力逐漸下降。亦可用於檢查基因攜帶者,陽性率為60-80%。

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在活動性肌病中,尤其是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病人中,可顯著升高達1000至數千單位。

2、血清肌紅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攜帶者中也多顯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 20歲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為119.00,20歲以上男性為84.30,女性為77.50,以上三項血清酶中CRK,PK的陽性率高於Mb,三項綜合檢出率為70%左右。

4、其它酶:如醛縮酶(ALD),乳酸脫氫酶(LDH),穀草轉氨酶(GOT),谷丙轉氨酶(GPT)等,也可增高,但均非肌病的特異改變,亦不敏感。

(二)尿檢查: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減少。

(三)肌電圖:具有肌原性損害肌電圖特徵。

(四)肌活檢:可見肌纖維不同程度增大、變性壞死以及結締組織增生和脂肪浸潤

可見如前述的病理改變,若有條件可應用X-CT或MRI核磁共振檢查技術,能發現肌肉變性的程度和範圍,可為臨床提供肌肉活檢的優選部位。

(五)心電圖: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常伴心肌損害等而有相應異常表現。

(六)CT和MRI檢查: CT檢查可發現病變肌肉呈密度減低影。MRI檢查可見受累肌肉不同程度的「蠶蝕現象」。

分類

本組疾病有多種類型,其病程長短、病情進展快慢不完全相同,但均有肌無力萎縮,最終必將導致不同程度的癱瘓。根據遺傳型式、發病年齡、萎縮肌肉的分布、病程和預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臨床類型

假性肥大肌營養不良

又分為重症與良性兩類;但它們代表不同的遺傳肌病,並非同一病的輕重分型:

重症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迪謝納氏型)

是肌營養不良中最常見的和預後最嚴重的類型。發病率為13~33/10萬,患病率為20~34/10萬,在存活的男嬰中,本病約佔1/3000~4000。

本病呈性連隱性遺傳,患兒絕大多數為男性,女性罕見。女性為基因攜帶者,本身雖不發病,但所生的男孩中有50%發病。部分病例來自母體或胎兒基因突變,呈散發性。1980年代初期已確認本病的基因位點在 X染色體的短臂21帶上(Xp21)。1985年已證明此基因長度為2000個鹼基對,由60個外顯子組成,並已成功地合成了覆蓋本病基因全長的分子探針,這為本病的產前診斷、基因攜帶者的檢測提供了手段。1987年首次分離和鑒定了此基因產物分子量427kd的蛋白質,稱為肌營養不良素,分布於骨骼肌心肌細胞膜上,其作用是對肌纖維膜提供機械性增強作用,使肌膜能抵抗收縮所產生的力量而不致損傷。患肌營養不良症時常缺乏這種蛋白質。這一發現不僅對闡明本病的發病機理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將本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希望。

本病多在4歲以前發病、隱襲起病,表現為走路緩慢,容易跌倒。因骨盆帶肌肉無力,走路時骨盆向兩側擺動而呈典型的鴨行步態。因背脊伸肌無力,患兒直立位時腰椎前凸,表現為上身後傾,腹部前突。因髂腰肌股四頭肌無力,患兒上樓梯困難,難於從蹲位起立。又由於腹肌和髂腰肌無力,患兒從仰臥位起立時,必須先翻身轉為俯臥位,然後用雙手支撐雙小腿,繼而支撐雙大腿,使軀幹伸直才能站起。這種現象稱為高爾斯氏征,為本病的特徵性表現(見圖)。肩胛帶肌肉也往往同時受累,由於肩胛帶鬆弛和前鋸肌無力,形成游離肩和翼狀肩胛(肩胛骨脊椎緣凸出),呈翼狀豎起於背部,在兩臂前推時最為顯著。約80~90%的患兒有肌肉的假性肥大,這常為疾病早期症状之一,以雙側小腿腓腸肌最顯著。所謂假性肥大,即萎縮肌肉的容積被脂肪結締組織替代,因此肌容積似乎增大但肌肉無力,觸之堅韌,缺乏正常肌肉的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感覺。假性肥大也可見於三角肌、岡下肌、臂肌、股四頭肌等。四肢腱反射往往減低甚至消失。肌萎縮和肌無力進展迅速,多數病例在15歲以前即不能單獨行走,被迫臥床。晚期可能涉及面肌、肢體遠端肌肉,甚至出現肌肉攣縮骨骼變形。部分患者出現巨舌切牙缺失和智力低下。多數患兒伴有心肌損害,心臟傳導系統受影響,以單純的心電圖異常改變為最常見。靜止時心率常在100次/分以上,病程晚期可出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大多數病人在25~30歲以前死於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肌電圖檢查可見典型的肌原性損害。在疾病的進展期,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脫氫酶(LDH)可異常增高,醛縮酶、穀草轉氨酶也可增高,至疾病晚期血清酶水平也隨之下降。上述血清酶的異常增高對本病的診斷有較大意義。

醫學影像學對本病的診斷也有一定幫助。如電子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有助於動態觀察病變肌肉的分布範圍和嚴重程度。CT掃描可顯示病變肌肉被脂肪和結締組織取代的區域呈低密度改變,並可顯示每塊肌肉的容積大小。MRI T1和T2加權相時均顯示病變區域呈斑片狀異常高信號。有意義的是,在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影像學檢查中均發現下肢股薄肌縫匠肌卻相對完好,且容積增大,半腱肌也相對完好。此點可作為進行性疾病與其他原發性肌病鑒別時的參考。

本型的肌肉病理學改變在臨床症状出現之前已經比較明顯,表現為肌纖維壞死和再生,肌膜核內移。隨著疾病的進展,肌細胞大小的差異不斷增加,有的發生萎縮,有的變得很大,橫紋消失,光學顯微鏡下呈玻璃樣變。有的肌細胞內空泡形成、顆粒變性或絮狀變性,組織化學染色可見蟲蝕樣變化。在壞死肌纖維的血管周圍可見淋巴細胞吞噬細胞聚集,肌纖維的間質內常有大量結締組織和脂肪增生。心肌也可有類似改變。

目前尚無肯定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採用支持療法和對症治療,如增加營養,給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飲食,適當鍛煉以防止骨骼畸形的發生。晚期應治療和預防繼發感染和心力衰竭。

從優生學角度出發應檢出病態基因攜帶者。本病為性連隱性遺傳,患兒母親及其同胞姊妹很可能為攜帶者。肌電圖檢查和血清 CpK、肌紅蛋白測定可幫助檢出攜帶者,必要時也可能進行肌肉活體組織檢查。若孕婦已確定為攜帶者且產前診斷證實其所懷胎兒為男性,則應說服孕婦進行人工流產。但這樣做也有可能將半數正常男胎流產。隨著重組體DNA技術的發展,已採用克隆DNA序列片斷作為探針進行產前診斷。

良性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貝克爾氏型)

1957年由貝克爾首先報告,也是性連隱性遺傳,其病態基因位點與迪謝納氏型相同。發病率約佔全部性連隱性遺傳肌營養不良症的1/10。除發病年齡較晚、進展較慢之外,其臨床表現均與迪謝納氏型相似。起病常在5~25歲,平均11歲左右。早期即出現腓腸肌假性肥大,症状緩慢進展,多不伴有心肌受累,或僅有輕度心臟病征,血清CpK、LDH等也呈異常增高。病程可達25年以上,患者的壽命接近正常人。

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朗杜齊-德熱林二氏型肌營養不良)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肌病中最常見的類型,發病率約為3~10/10萬,男女均可發病。起病年齡多在6~20歲,早期症状為面部表情肌無力,如閉眼不全,無額紋,不能鼓腮,閉嘴不緊,喝水時從口角漏水等。因口輪匝肌假性肥大而嘴唇顯得增厚而微噘。同時可出現肩胛帶肌肉無力和萎縮,表現為上臂抬舉無力,檢查時可見「翼狀肩胛」。四肢遠端肌肉一般不受侵犯。病情進展緩慢,有時似乎完全穩定。長時間後,軀幹及骨盆肌肉也可受累,偶爾可見腓腸肌和三角肌假性肥大。一般不伴心肌損害。血清肌酶正常或輕度升高,肌電圖顯示肌原性損害。預後好,病程數十年後多數仍能堅持步行或進行部分工作,其生命年限接近正常水平。

肢帶型肌營養不良(厄爾布氏型肌營養不良)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兩性均可發病,散發病例並不少見。發病率為6.5/10萬。起病年齡多在10~20歲之間,首發症状常常是骨盆帶肌肉萎縮,表現為步履緩慢,步態呈鴨步,腰椎前凸,下肢近端無力,上樓及蹲起困難。也有部分病人以肩胛帶肌肉無力和萎縮為首發症狀,表現為上臂抬舉困難,有「翼狀肩胛」。開始時兩側症状常不對稱,3~4年後則差別不大。面肌一般不受侵,有時可伴有腓腸肌假性肥大。血清肌酶常顯著升高,心電圖多正常,肌電圖呈肌原性損害。本病進展緩慢,平均於發病後20年左右喪失行動能力。

遠端型肌營養不良(高爾斯氏型肌營養不良)

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男性多於女性。也有散發病例。常在40~60歲起病,故又稱為晚髮型遠端肌病,以區別於先天性遠端肌病和嬰兒型遠端肌病。首先表現為手的小肌肉萎縮,精細動作笨拙;也有以雙足下垂,下肢遠端肌萎縮為首發病狀者。少數病例可發展到四肢近端肌萎縮和無力。血清肌酶多正常。本病進展緩慢,常不影響生命年限。

眼肌型肌營養不良(基洛-內文二氏型)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為散發,罕見。起病年齡為20歲左右,首先表現兩側上瞼下垂,以後眼球活動受限以至雙側眼球完全固定於正中位,因此不再有復視。但瞳孔括約肌功能正常。此時很容易誤診為重症肌無力,可用電生理檢查和藥物試驗進行鑒別。少數病人伴有雙側眼輪匝肌力弱和萎縮,表現為雙眼閉合不全。有時出現頸肌和肩帶肌無力,但不出現萎縮。血清肌酶正常或輕度升高。本病進展緩慢,一般不危及生命。

眼-咽型肌營養不良

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有散發病例。男女均可發病。起病年齡多在40歲左右,首先出現眼球運動障礙和上瞼下垂,逐步出現輕度面肌無力咬肌無力和萎縮。多數在眼外肌癱瘓後出現吞咽困難構音不清,數月甚至數年後易出現眼外肌癱瘓。

先天性肌營養不良

患兒在出生時即表現肌無力和肌張力減低,以四肢肌肉和軀幹肌受累明顯,甚至影響呼吸。一般不見假性肥大,但可伴關節攣縮畸形。病情多不進展。血清肌酶正常或輕度升高,肌電圖和肌活檢均呈現肌原性損害。

參看

健康問答網關於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的相關提問

關於「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條目的留言我孩子得了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女孩,二十三歲,腰部腿部無力,請知情人能和本人聯糸

--223.85.132.34 2015年8月17日 (一) 11:27 (CST)

留言:


這種情況應該去醫院做具體的檢查,遵醫囑。勿留聯繫方式。(醫學百科管理員留)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