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外科/上頜竇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耳鼻咽喉外科學》 >> 耳鼻咽喉腫瘤 >> 上頜竇癌
耳鼻咽喉外科學

耳鼻咽喉外科學目錄

上頜竇癌(carcinoma of the maxillary sinus)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耳鼻咽喉各部惡性腫瘤總數的20%。以鱗狀細胞最多見,其次是移行細胞癌基底細胞癌腺癌等,肉瘤則較少見。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男性。

臨床表現

多原發於上頜竇內,故早期症状常不明顯,及至破壞骨壁,侵入鄰近器官,出現顏面外形改變後,始被注意。

(一)早期症状

1.鼻衄或血性鼻涕;常為一側,量不多,或涕中帶血,色暗紅,常有特殊臭味,晚期可出現大出血。

2.疼痛與麻木:多為神經痛,為眶下神經受壓時,可出現一側面頰部、上唇及上列牙齒麻木疼痛感,對早期上頜竇癌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二)晚期症状

1.癌腫逐漸長大,破壞骨壁,侵入鄰近器官出現面部外形改變及各種症状(圖12-1)。

上頜竇癌的發展方向


圖12-1 上頜竇癌的發展方向

(1)向內壁可侵入鼻腔,引起鼻阻、流膿血涕和流淚。鼻鏡檢查可見鼻腔外側壁有腫物突出,組織脆易出血,多伴有潰瘍壞死

(2)向前壁穿破尖牙窩骨壁致面頰部隆起畸形,皮下可觸及境界不清之腫塊。

(3)向底壁侵犯牙槽骨,則同側磨牙前磨牙疼痛、鬆動或脫落,局部有肉芽或菜花樣組織,同側硬齶亦可隆起。

(4)向頂壁侵入眶內,使眼球向上移位,突出,運動受限,復視等。

(5)向後侵入翼齶窩壓迫上頜神經翼內肌,有神經痛和張口困難。

2.頭痛:癌腫侵犯神經和顱底,引起劇烈頭痛

3.惡病質:表現為衰竭消瘦貧血等。

【診斷】

早期涕中帶血或成年人發生頜下頸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等症状,均須詳細進行檢查。如鼻腔未見腫瘤組織。僅見鼻道血跡,應想到上頜竇癌的可能。X線鼻竇拍片可了解癌腫侵犯範圍及骨質破壞情況,此外,鼻腔分層照片、CT檢查及上頜穿刺沖洗,沉澱物做細胞學檢查,對診斷均有幫助。如見鼻腔有新生物息肉樣組織,應作活檢。對確診困難而臨床疑似者,可行上頜竇探查術,如粘膜極易出血,骨質粗糙不平,均應作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上頜竇癌應與上頜竇囊腫及牙源性上頜竇炎和鼻息內、三叉神經痛等進行鑒別。

【治療】

目前一般以手術加放射擊治療法為主,並結合中醫中藥治療。

晚期癌腫多侵及篩竇蝶竇、手術不易徹底,宜以放療化療。此外近年來發展的免疫治療亦頗有前景。

參看

32 耳鼻咽喉腫瘤 | 鼻咽癌 32
關於「耳鼻咽喉外科/上頜竇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