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性截癱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遺傳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應將重點放在預防上。避免近親結婚,做好婚前檢查,本病患者盡量不結婚或結婚後不要生育,病程中應加強體育鍛煉,防止過早臥床而致殘廢,本病發展緩慢,只要注意護理,可維持數十年生命。

目錄

痙攣性截癱期的原因

遺傳形式 國內外研究報導,HSP的遺傳形式可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D)和常染色體隱性遺傳(AR),少見X-連鎖隱性遺傳(XR),散發病例也不少見。國內學者總結國內文獻報導的HSP (共117個家系,435例患者)的遺傳特點,發現常染色體顯性、常染色體隱性、X-連鎖隱性遺傳分別為41、13、2個家系,約佔HSP的35.04%、11.11%、1.71%,與國外報導遺傳形式基本一致。

遺傳學和發病機制 HSP有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目前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HSP的基因分型至少有16型,已有4型疾病基因被克隆。16型分別為:①X-連鎖隱性遺傳 (XR)3型,分別是HSP -1,定位於Xq28,疾病基因已克隆,為神經細胞粘附分子L1基因,即LICAM基因;HSP -2定位於Xq22,疾病基因已克隆,為髓鞘蛋白脂蛋白基因,即PLP基因;HSP -16定位於Xqll。②常染色體顯性遺傳(AD)8型,分別是HSP -3A定位於14q11.2~q24.3;HSP -4定位於2p22~21,疾病基因為痙攣蛋白基因(Spastin基因);HSP -6定位於15q11.1;HSP -8定位於8q23~q24;HSP-9定位於10q23.3~q24.1;HSP-10定位於12q13;HSP-12定位於19q13;HSP-13 定位於2q24;HSP-17定位於llql2。③常染色體隱性遺傳(AR)5型,分別是HSP-5A定位於8q12~13;HSP-5B尚未定 位;HSP-7定位於16q24.3,疾病基因為截癱蛋白基因(Paraplegin基因);HSP-11定位於15q13~q15;HSP-14定位於 3q27~q28;HSP-15定位於14q。

L1CAM基因編碼的神經細胞粘附分子L1是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G超家族中的一員,主要在神經細胞中表達,與神經元一神經元粘附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神經元相互作用有關。Jouet等(1994),在 HSP-1研究中發現了LICAM基因突變與HSP-1發病相關,突變形式可表現為錯義突變無義突變及缺失突變。另外,LICAM基因突變還可引起X-連鎖的MASA症候群(Mental Retardation,Aphasia Shuffling gait,Adducted Thumb Syndrome)、X-連鎖的腦積水及X-連鎖的胼胝體發育不全。因此,我們稱這4種病為等位基因病(allelic diseases)。由於這4種病的臨床特徵顯示有相當大的重疊,以胼胝體發育不全(corpus callosum hypoplasia)、精神發育遲滯(mental retardation)、拇指內收(Adducted thumbs)、遺傳性痙攣性截癱(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和腦積水(Hydrocephalus)為特徵,最近將這些疾病概括在一起,命名為CRASH症候群。

髓鞘蛋白脂蛋白(PLP)基因編碼兩個主要髓鞘蛋白:PLP及其異構體DM20蛋白。PLP的mRNA特異性表達於中樞神經系統(CNS)組織,而 DM20的mRNA可見於CNS、心臟及其他組織。PLP約佔CNS髓鞘總蛋白含量的50%,其生物功能主要是在髓鞘形成及保持功能結構中發揮作用。 Saugier-Veber等(1994)突變分析研究發現在HSP-2患者有PLP基因突變,確定PLP基因是HSP-2的疾病基因。有趣的是PLP基 因突變還與佩-梅病(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PMD)發病有關。因此,HSP-2和PMD也為等位基因病。已發現PLP基因突變有30餘種,點突變約佔突變的15%~20%,常見於 HSP-2;重複突變多見於PMD。

Hazan等(1999)研究發現Spastin基因突變引起HSP-4。Spastin是一種胺基酸ATP酶(Amino Acid ATPase,AAA)蛋白家族的一個成員。HSP-4廣泛表達於人類成人及胎兒組織,定位於核中,與26S蛋白同源,可能與核蛋白生物功能和聚集有關。到目前為止,40%~50%HSP-4被發現有 spastin基因的突變,約有39種,包括11種錯義突變、6種無義突變、10種剪接位點突變、8種小缺失突變、3種插入突變和1種大缺失突變等。

Ciorgio Lasari等(1998)在HSP-7病人中發現了Paraplegin基因的一種9.5kb缺失的雜合突變,另外他們還發現了兩種移碼突變,導致截短 的Paraplegin蛋白的產生,確定paraplegin基因是HSP-7的疾病基因。Paraplegin是一種粒線體金屬蛋白酶,與酵母粒線體 ATP酶高度同源,轉染的Cos-7細胞免疫熒光分析和體外粒線體表達實驗表明,Paraplegin蛋白存在於粒線體內膜,它有粒線體膜內蛋白水解作 用,分子伴侶(chaperone)樣活性,粒線體蛋白翻譯後的裝配,多肽鏈的錯誤摺疊或翻譯等功能有關。在有Paraplegin突變的兩個病人的肌活 檢分析中發現存在典型的粒線體氧化磷酸化缺陷,提示此缺陷可能是HSP-7型疾病神經變性的一種發病機制。

痙攣性截癱期的診斷

HSP的發病年齡多見於兒童期或青春期,但也可見於其他年齡段。男性略多於女性。常有陽性遺傳家族史。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的雙下肢痙攣肌無力,肌張力增 高,腱反射活躍亢進,膝、踝陣攣病理征陽性,呈剪刀樣步態等。可伴有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錐體外系症状小腦性共濟失調感覺障礙痴呆、精神 發育遲滯、耳聾肌萎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還可有弓形足畸形。部分HSP家族有遺傳早現(Anticipation)現象。

HSP分型:Harding(1984)的分型方法為大多數學者接受。Harding按臨床表現分為兩型:一為單純型HSP,是臨床最常見的HSP。主要 表現為痙攣性截癱,也有遺傳異質性,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理改變主要在脊髓錐體束變性,而脊髓小腦束、後索改變不明顯。顯性遺傳的 HSP又按年齡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早髮型最多見,常於35歲前發病,這型HSP患者行走較遲,雙下肢僵硬,不靈活,痙攣性癱瘓腱反射亢進、膝踝陣攣陽 性,病理征陽性。雙上肢可有輕微手指活動不靈活,腱反射活躍,深感覺障礙隨病程進展而越來越明顯。括約肌障礙和弓形足也可見。晚髮型患者常於40~65歲 出現行走困難,臨床表現類似早髮型,但雙下肢肌無力、深感覺障礙、括約肌障礙更常見。二為複雜型HSP,臨床上較少見,除痙攣性截癱表現外,常伴有脊髓病 損外的伴發症状體征,遺傳異質性更明顯。

Ferguson-Critchley症候群:臨床特點是中年起病,四肢錐體束征,踝反射減弱或消失,其他腱反射亢進。四肢協調障礙,深感覺略減退。 眼部症状主要是眼球震顫,側向及垂直注視受限,假性眼肌麻痹錐體外系損害表現四肢僵硬,不自主運動,面部表情少,可有前沖步態。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Kjellin症候群:於20歲左右開始發生痙攣性截癱,伴小腦構音障礙,精神運動發育遲滯,視網膜色素變性。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Mast症候群:起病於20歲左右,痙攣性截癱,伴有構音障礙,痴呆,手足徐動症。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Siogren-Larsson症候群:於嬰兒期發病,進行性發展,痙攣性截癱,伴有先天性魚鱗癬及精神運動發育遲滯。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Troyer症候群:於兒童早期起病,主要表現為痙攣性截癱,假性球麻痹,伴有遠端肌萎縮、身材短小,到20~30歲不能走路。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輔助檢查

1.誘發電位 下肢體感誘發電位(SEPs)顯示後索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減慢。皮質運動誘發電位顯示皮質脊髓束傳導速度顯著下降。相比而言,上肢誘發電位卻是正常的,或僅顯示輕度的傳導速度減慢。

2.肌電圖 可發現失神經改變,但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正常。

3.MRI 頭顱MRI一般無異常,但某些病例可表現胼胝體發育不良大腦小腦萎縮。頸段或胸段脊髓MRI可顯示脊髓萎縮

診 斷 HSP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症状體征,陽性家族史,並排除其他疾病。因此,HSP的鑒別診斷很重要,特別是對臨床特徵不典型及沒有相同疾病家族史的患者。目 前,基因診斷已成為可能,但只限於已克隆的5型疾病基因突變檢測。肌活檢有助於 HSP-7型的診斷。

痙攣性截癱期的鑒別診斷

頸椎病常有上肢受累,神經根疼痛頸椎X線片及MRI示頸椎骨質增生多發性硬化有緩解與複發的病史,視神經炎,MRI示腦部脫髓鞘改變。肌萎縮側索硬化上肢肌萎縮肌束震顫肌電圖示巨大電位改變。Arnold-chiari畸形共濟失調表現,頭顱MRI可確診。脊髓小腦型共濟失調以共濟失調錶現為主,眼球運動障礙構音障礙等。

本病須與Arnold-Chiari畸形、多發性硬化、腦性癱瘓、遺傳性運動神經元病、多系統萎縮小腦性共濟失調亞急性聯合變性脊髓壓迫症等鑒別。

HSP的發病年齡多見於兒童期或青春期,但也可見於其他年齡段。男性略多於女性。常有陽性遺傳家族史。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的雙下肢痙攣肌無力,肌張力增 高,腱反射活躍亢進,膝、踝陣攣病理征陽性,呈剪刀樣步態等。可伴有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錐體外系症状、小腦性共濟失調、感覺障礙痴呆、精神 發育遲滯、耳聾肌萎縮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還可有弓形足畸形。部分HSP家族有遺傳早現(Anticipation)現象。

HSP分型:Harding(1984)的分型方法為大多數學者接受。Harding按臨床表現分為兩型:一為單純型HSP,是臨床最常見的HSP。主要 表現為痙攣性截癱,也有遺傳異質性,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理改變主要在脊髓錐體束變性,而脊髓小腦束、後索改變不明顯。顯性遺傳的 HSP又按年齡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早髮型最多見,常於35歲前發病,這型HSP患者行走較遲,雙下肢僵硬,不靈活,痙攣性癱瘓腱反射亢進、膝踝陣攣陽 性,病理征陽性。雙上肢可有輕微手指活動不靈活,腱反射活躍,深感覺障礙隨病程進展而越來越明顯。括約肌障礙和弓形足也可見。晚髮型患者常於40~65歲 出現行走困難,臨床表現類似早髮型,但雙下肢肌無力、深感覺障礙、括約肌障礙更常見。二為複雜型HSP,臨床上較少見,除痙攣性截癱表現外,常伴有脊髓病 損外的伴發症状體征,遺傳異質性更明顯。

Ferguson-Critchley症候群:臨床特點是中年起病,四肢錐體束征,踝反射減弱或消失,其他腱反射亢進。四肢協調障礙,深感覺略減退。 眼部症状主要是眼球震顫,側向及垂直注視受限,假性眼肌麻痹錐體外系損害表現四肢僵硬,不自主運動,面部表情少,可有前沖步態。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Kjellin症候群:於20歲左右開始發生痙攣性截癱,伴小腦性構音障礙,精神運動發育遲滯,視網膜色素變性。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Mast症候群:起病於20歲左右,痙攣性截癱,伴有構音障礙,痴呆,手足徐動症。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Siogren-Larsson症候群:於嬰兒期發病,進行性發展,痙攣性截癱,伴有先天性魚鱗癬及精神運動發育遲滯。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Troyer症候群:於兒童早期起病,主要表現為痙攣性截癱,假性球麻痹,伴有遠端肌萎縮、身材短小,到20~30歲不能走路。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輔助檢查

1.誘發電位 下肢體感誘發電位(SEPs)顯示後索神經纖維傳導速度減慢。皮質運動誘發電位顯示皮質脊髓束傳導速度顯著下降。相比而言,上肢誘發電位卻是正常的,或僅顯示輕度的傳導速度減慢。

2.肌電圖 可發現失神經改變,但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正常。

3.MRI 頭顱MRI一般無異常,但某些病例可表現胼胝體發育不良大腦小腦萎縮。頸段或胸段脊髓MRI可顯示脊髓萎縮

診 斷 HSP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症状體征,陽性家族史,並排除其他疾病。因此,HSP的鑒別診斷很重要,特別是對臨床特徵不典型及沒有相同疾病家族史的患者。目 前,基因診斷已成為可能,但只限於已克隆的5型疾病基因突變檢測。肌活檢有助於 HSP-7型的診斷。

痙攣性截癱期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是一種遺傳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應將重點放在預防上。避免近親結婚,做好婚前檢查,本病患者盡量不結婚或結婚後不要生育,病程中應加強體育鍛煉,防止過早臥床而致殘廢,本病發展緩慢,只要注意護理,可維持數十年生命。

參看

關於「痙攣性截癱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