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異質性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遺傳異質性(heterogeneity)是指表現型一致的個體或同種疾病臨床表現相同,但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稱為遺傳異質性。由於遺傳基礎不同,它們的遺傳方式、發病年齡、病程進展、病情嚴重程度、預後以及複發風險等都可能不同。研究表明,遺傳病病種增多的原因不僅是由於發現了新的疾病,而是從已知的症候群中分出了亞型,即遺傳異質性的存在。遺傳異質性幾乎成為遺傳的普通現象。例如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最常見的致盲的單基因遺傳眼病之一,主要表現為視網膜萎縮夜盲和視野縮小,多為雙眼發病,致中年或老年進完全失明。RP的遺傳方式具有遺傳異質性,即可以有AD、AR、XR連鎖遺傳,可能還有Y連鎖遺傳。遺傳方式不同的RP,一般其遺傳基礎也不同,因而伴隨的症候群的以及始發年齡、主要病情變化特徵(XR常伴高度近視,AR和AD多為低度近視)、病程進展(AD快,AR慢)、預後情況(AD較輕,AR致盲)也有差異,甚至還可區分為其他不同亞型。

關於「遺傳異質性」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