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白血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學》 >> 造血系統疾病 >> 白血病
病理學

病理學目錄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種造血幹細胞惡性腫瘤。其特徵為骨髓內異常的白細胞(白血病細胞)瀰漫性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組織,並常侵入周圍血液,使周圍血內白細胞出現量和質的改變。血液白細胞數量常明顯增多,但有時亦可正常甚至減少。白血病細胞並可廣泛浸潤肝、脾、淋巴結等全身各組織和器官,並常導致貧血出血

白血病在我國和世界各地都不少見。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死亡率中居第六或第七位。但在兒童和青少年的惡性腫瘤中,白血病則居第一位。

【分類】

白血病有幾種分類方法。

1.成熟程度可分為急性與慢性白血症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骨髓和周圍血中以異常的原始及早期幼稚細胞為主,原始細胞常超過30%。慢性白血病病程緩慢,骨髓及周圍血中以異常成熟的白細胞為主,伴有幼稚細胞。原始細胞一般不超過10%~15%。

2.根據增生細胞的類型可分為淋巴細胞性和粒細胞性白血病兩類。結合病情急緩和細胞類型,白血病總的可分為4種基本類型:①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②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③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或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NLL),④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

急性白血病與慢性白血病的臨床表現、血像、骨髓像以及治療原則都不相同。急性白血病經過治療後可進入緩解期,一般不轉變為慢性。慢性白血病後期常有急性變,臨床表現很象急性白血病。

3.根據周圍血內白細胞的數量可分為白細胞增多性白血病(周圍血內白細胞數量增多,>15000/μ1)和白細胞不增多性白血病(周圍血內白細胞數量不增多,甚至減少)。

4.白血病的免疫學分類應用單株抗體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白血病細胞的免疫標記可鑒別白血病細胞的來源,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可分為T細胞型,B細胞型,前-B細胞型和無標記細胞型等。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見。無論急性或慢性白血病均以粒細胞性占多數,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次之,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最少見。急性白血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多見於30~50歲。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多發生在50歲以上。各種類型的白血病都較多見於男性。

參考

32 非何杰金淋巴瘤 | 急性白血病 32
關於「病理學/白血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