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茄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水茄
Shuǐ Qié
水茄
別名 金鈕扣、山顛茄、刺茄、鴨卡、天茄子、洋毛辣、刺薔茄、野茄子、茄木、狗辣子、一面針、小登茄、扭茄木、金衫扣
功效作用 活血消腫止痛。主胃痛;痧症;閉經跌打瘀痛;腰肌勞損癰腫疔瘡
英文名 Root of Water Nightshade
始載於 廣西藥植名錄
毒性 小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簡介

水茄

【別名】金紐扣、山顛茄、刺茄、鴨卡

【來源】茄科茄屬植物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以根入藥。全年可采,洗淨晒乾。

性味歸經】辛,微涼。有小毒。  

應用價值

【功能主治】

果實

散瘀通經消腫,止痛,止咳

根:用於跌打瘀痛,腰肌勞損胃痛牙痛閉經,久咳。

鮮葉:搗爛外敷可治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根:水煎服或浸酒服,3~5錢。

【注意】青光眼病人忌內服,以免增加眼壓而使病情惡化。

【備註】(1)服過量可致中毒,解決方法可以對症治療。有狂躁譫妄甚至驚厥等中樞興奮症状時可用水合氯醛巴比妥鎮靜劑口乾視物模糊等症状,可用匹羅卡品新斯的明等對抗。早期也可洗胃,導瀉;或用綠豆皮、連翹甘草水煎服;或用鮮積雪草半斤搗爛取汁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鑒別特徵

鑒別特徵:高1~2(~3)m,小枝,葉下面,葉柄及花序梗均被星狀毛。小枝疏生基部寬扁的皮刺,皮刺淡黃色或淡紅色,長2.5~10mm。葉卵形至橢圓形長6~9cm,寬4~11(~13)cm,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楔形,兩邊不相等,邊緣5~7淺裂或波狀,下麵灰綠,密被具柄星狀毛;脈有刺或無刺;葉柄長2~4cm,具1~2枚皮刺或無刺。聚傘式圓錐花序腋外生;花梗長5~10mm,被腺毛及星狀毛。花萼裂片卵狀長圓形,長約2mm;花冠輻狀,白色,直徑約1.5cm,筒部隱於萼內,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外面被星狀毛;花絲長約1mm,花藥長7mm,頂孔向上。漿果黃色,球形,直徑1~1.5cm,無毛;果梗長約1.5cm上部膨大。種子盤狀,直徑1.5~2mm。

生物學特性:灌木,喜生長於路旁、荒地、山坡灌叢、溝谷及村莊附近潮濕處,海拔200~1650m。全年開花結果。種子繁殖。  

地理分布

原產地:美洲加勒比地區;現熱帶地區廣布。

中國分布現狀:西藏(墨脫)、雲南(東南部、南部及西南部)、貴州、廣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福建、台灣。  

危害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827年在澳門發現。具刺雜草,有時侵入旱作物地。

關於「水茄」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