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海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氣海穴

氣海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脖胦、下盲、下氣海。屬任脈。盲之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主治虛脫厥逆腹痛泄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遺精陽痿遺尿疝氣尿瀦留尿路感染腸梗阻等,具有強壯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壯;或艾條灸15-30分鐘。

目錄

基本資料

Bkekv.jpg

氣海穴

位置: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後,衝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主治:虛脫、形體贏瘦、臟氣衰憊、乏力氣虛病證;水谷不化、繞臍疼痛、腹瀉痢疾

便秘等腸腑病證;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閉經

崩漏、帶下、陰挺惡露不盡、胞衣不下婦科病證。  

取穴方法

人體氣海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  

解剖

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淺動脈靜脈分支,腹壁下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疾病

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婦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兒童發育不良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人體穴位配伍

三陰交穴治白濁、遺精;配關元穴治產後惡露不止;配灸關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氣(元

氣海穴

氣虛憊);配關元穴、命門穴(重灸)、神闕穴隔鹽灸急救中風脫證。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樞穴上巨虛穴治胃腹脹痛、呃逆嘔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氣虛弱);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會穴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附註

肓之原穴。  

別名

脖胦穴,丹田穴,下肓穴,下言穴,氣澤穴,膊胦穴,季胦穴。  

穴義

任脈水氣在此吸熱後氣化脹散。  

名解

Bkd08.jpg

(1)氣海。氣,氣態物也。海,大也。氣海名意指任脈水氣在此吸熱後氣化脹散。本穴物質為石門穴傳來的弱小水氣,至本穴後,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充盛的天部之氣,本穴如同氣之海洋,故名氣海。氣澤名意與氣海同,澤指穴內的天部之氣為混濁之狀。

(2)脖胦。脖,脖子也。胦,中央也。脖胦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循腹正中線而行。

(3)丹田。此為道家術語,道家視臍下腹部為丹田,故名。

(4)下肓。下,下部也。肓,心下肓膜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脂類物質。下肓名意指任脈氣血中的膏脂之物在此隨水氣的脹散而輸向人體各部。

(5)下言。下,下部也。言,肺之聲也。下言名意指穴內氣血為肺金之性的涼性水氣。

(6)膊胦。膊,大膀子也,肉之聚也,此指脾土。胦,中央也。膊胦名意指本穴的天部水氣中亦含有一定的脾土塵埃。

(7)季胦。季,季肋也。胦,中央也。季胦名意指任脈的強勁之氣由此亦會輸向氣血較少季肋部位。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充盛的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

循任脈上傳陰交穴。  

功能作用

生髮陽氣。  

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人體穴位專題

腧穴相關電子書

人體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主頁(包含找穴方法視頻教程等內容)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 穴位功能說明圖 十四經脈穴位圖 人體穴位圖黑白大圖
互動版人體穴位圖足部.jpg
X tui.png
Jx-5-dan.jpg
Toubuxue.jpg

參看

關於「氣海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