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消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氣功外氣療法》 >> 治療各論 >> 內科病症 >> 消渴
氣功外氣療法

氣功外氣療法目錄

【病因】本病的病因有飲食不節,多食酒及辛辣肥膩煎炸之物,壅滯中焦,脾胃不能運化,釀生內熱,蘊結化燥,燥熱耗傷陰液,不能滋潤肺腎,發為消渴者;有因精神因素,氣鬱化火,灼爍津液,以致陰虛火旺而成消渴者。

症状

(一)上消:口渴多飲,咽干舌燥,小便頻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數。平掌測試檢查:上焦部多有密集、熱麻、穢等氣感。

(二)中消:多食易飢,形體日瘦,或大便乾結,苔黃燥,脈滑數。平掌測試檢查:中焦部位多有熱麻、密集、穢、阻滯等氣感。

(三)下消小便頻數量多,尿如脂膏或尿有甜味,腰腿酸軟,舌質紅少苔,脈象沉細而數。平掌測試檢查:下焦部多有密集、寒涼、阻滯、麻等氣感。

【治療】

(一)發功:

1.點揉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放通闌門、梁門中脘關元

2.以平掌式,用震顫手法發氣於肺俞、脾俞、腎俞、中脘、關元諸穴各6息或12息。

3.以平掌式,用推拉引手法發氣於肺俞、脾俞、腎俞與膻中、中脘、關元諸穴,並用引法在胸腹與背腰部調整上、中、下三焦的氣脈,使其上下、前後平衡。

4.拿極泉曲池合谷,搓上肢,搖上肢結束。

(二)氣功針刺:將毫針刺入膻中、中脘、關元、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太沖支溝等穴。以龍含式,用推拉旋手法發氣,使各穴的氣感平衡。

加減:上消者,加平掌式,用震顫手法發氣於膻中、中府雲門穴;中消者,加平掌式,用震顫手法發氣於胃俞三焦俞;下消者,加平掌式,用震顫手法發氣於膀胱俞、中極。

(三)輔助練功:

1.內養功:坐位,用順腹式呼吸或逆腹式呼吸法。全身放鬆,微閉雙目,默念「自己靜」,「自己靜坐」,「自己靜坐身體好」,「自己靜坐身體能健康」等字句。吸氣時舌抵上齶,默念字句的第1個字;呼氣時舌放下,默念字句的最後1個字;吸氣後停頓,默念字句中間的字,停閉呼吸。從字數少的字句練起,逐漸增加字數,最多不超過9個字。如:自(吸)——已靜坐身體(停閉呼吸)——好(呼)。

2.延年九轉功:

(1)站位或坐位,排除雜念,靜心息慮,呼吸調勻,暴露行功部位。接著以兩手四指掌面重疊,按壓在劍突下心窩部,以順時針方向按揉21次。

(2)再以同法從劍突部以順時針方向旋摩,邊摩邊向下移動,按摩恥骨聯合為度。

(3)以兩手掌從恥骨聯合起向兩邊旋摩,邊摩邊上移,復至劍突下,兩手交接。

(4)兩手重疊,從劍突順任脈推至恥骨聯合21次。

(5)兩手重疊按臍部,內勞宮與臍相對,順時針方向摩揉臍21次,再向反方向揉21次。

(6)左手於左邊軟肋下腰腹側,大指向前,四指托定,似叉腰狀,自脅下直推至腹股溝21次,右手再以同法推右側21次。

(7)盤坐:以兩手大指掐子紋,四指卷屈分按兩膝,十足趾亦稍鉤。將胸腹左旋搖21次,再右旋搖21次。動作宜緩,意注手掌下,自然呼吸。

參看

32 頭痛 | 偏癱 32
關於「氣功外氣療法/消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