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痿症
醫學電子書 >> 《氣功外氣療法》 >> 治療各論 >> 內科病症 >> 痿症 |
氣功外氣療法 |
|
【病因】多由外感風熱侵襲於肺,耗傷肺之津液,致筋脈失去濡潤;或由溫熱蘊蒸陽明,陽明受病則宗筋弛緩,不能束筋骨而制關節;或因病久體虛,房室過度,肝腎精氣虧損,筋脈失於榮養,均能引起本病。
【症状】本病以四肢筋肉弛緩無力,失去運動功能為主證。肺熱者,兼有發熱,咳嗽,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細數;濕熱者,兼有身重,小便混濁,兩足發熱,得冷則舒,舌苔黃膩,脈濡數;肝腎陰虧者,兼有腰脊酸軟,遺精早泄,頭暈目眩,脈細數,舌質紅。平掌測試檢查:患肢多有密集、脹麻、阻滯或稀疏、麻、涼的氣感。
【治療】
(一)發功:
1.上肢痿者,取大椎、極泉、小海、少海、曲池、合谷為主;下肢痿者,取命門、環跳、委中、陽陵泉、足三里、承山為主。先在以上穴位點揉,下肢。
2.以平掌式,用推引手法發氣於以上穴位,並從大椎,命門順手、足三陽經向上、下肢導引經氣,使經氣達於病所。
加減:肺熱者,加平掌式,用震顫手法在肺俞、大腸俞發氣14息,並順手、足太陽經導引經氣;濕熱者,加平掌式,用震顫手法,在脾俞、胃俞、梁門、天樞發氣14息,並順手、足陽明經向四肢末端導引經氣;肝腎陰虧者,加平掌式,用震顫手法,在肝俞、腎俞、丹田發氣14息,並順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導引經氣至趾端。
(二)氣功針刺:將毫針刺入以下所選的穴位,再以龍含式或雀嘴式或平掌式,用推旋引手法向以下穴位發氣,使其氣感平衡。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陽溪。下肢:取髀關、梁丘、足三里、陰陵泉、陽陵泉、解溪。
(三)輔助練功:
1.強壯功:坐式或臥式。全身放鬆,排除雜念,微閉雙目,舌抵上齶。運用逆腹式呼吸,意守丹田。吸氣時收腹、提肛、氣注丹田;呼氣時,鼓腹、微松肛,氣沉丹田。
2.上肢通經功:
(1)捶擊肩臂:先以健肢手握空拳,在上肢內、前、外側自上而下捶擊5~10遍。
(2)通導手三陰經、手三陽經:以健肢手掌從胸部起沿患肢內側手三陰經向下推摩至指端;然後轉掌至手背,順手三陽經推摩至肩部5~10遍。
3.下肢通經功:
(1)拍擊下肢:以兩手掌根輕輕用力拍擊患肢,從大腿根至小腿部5~10遍。
(2)通導足三陰、三陽經:用兩手掌推摩下肢,呼氣時順足三陽經向下推,吸氣時順足三陰經向上推,5~10遍。
痹症 | 腰痛 |
關於「氣功外氣療法/痿症」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