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頭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氣功外氣療法》 >> 治療各論 >> 內科病症 >> 頭痛
氣功外氣療法

氣功外氣療法目錄

【病因】

(一)風襲經絡風寒侵襲頭部經絡,失於疏散,氣血不和,經絡受阻而致頭痛

(二)血氣不足:因稟賦虛弱,血氣素虧,髓海經氣不足而致頭痛。

症状

(一)風襲經絡:少陽頭痛(偏頭痛),少陽經脈行於頭側,故以偏頭痛為主證,兼見頭中熾熱,疼痛如劈,或伴有目赤,脅痛口苦咽干舌苔黃燥,脈弦數。平掌測試檢查:頭痛一側多有密集、脹麻、阻滯氣感。

太陽頭痛(枕後痛):枕後項背皆為太陽經之分野,故以枕後痛為主證,可伴有發熱惡寒,項背強痛,苔薄白脈浮緊。平掌測試檢查:頭之枕後部多有寒涼、密集、阻滯氣感。

厥陰頭痛(頭頂痛):足厥陰經脈會於頭頂,故以頭頂痛為主症。可兼見目眩心煩,易怒,面赤,口苦,失眠舌紅苔黃,脈弦。平掌測試檢查:頭頂部多有密集、涼、麻、阻滯氣感。

陽明頭痛(前額痛):陽明之脈循髮際額顱,故以前額痛為主症。伴有煩熱口渴口臭便秘,舌苔黃,脈洪大有力或滑數。平掌測試檢查:前額部多有密集、阻滯、脹麻氣感。

(二)氣血不足:全頭痛,其痛綿綿,頭目昏重,疲乏無力,面色無華,脈細弱,舌苔薄白

【治療】

(一)發功:

1.先開天門、推坎宮、運太陽,掃散頭部膽經,拿風池風府,按揉百會

2.以平掌式,用拉旋手法向百會左旋或右旋發氣,再以震顫手法向百會、大椎命門發氣6息或12息。

加減:少陽頭痛者,加平掌式,用拉引手法向率谷、頷顏發氣,並順手、足少陽經向上、下肢末端導引經氣,袪風寒之邪外出;太陽頭痛者,加平掌式,用推引手法向風池,天柱發氣,並順手、足太陽經向上、下肢導引經氣;厥陰經頭痛者,加平掌式,用拉旋手法,右旋導氣,並順足少陽膽經向下肢導氣;陽明經頭痛者,加平掌式,用拉引手法發氣於太陽、頭維印堂,並順手、足陽明經,任脈經向上、下肢及任脈經導氣;血氣不足者,加平掌式,用推引手法發氣於脾俞膈俞膻中中脘關元穴

(二)氣功針刺:將毫針刺入以下穴位:陽明經頭痛者,取上星、頭維、合谷阿是穴;厥陰經頭痛者,取百會、通天、行間、阿是穴;少陽經頭痛者,取率谷、頷顏、太陽、俠溪、阿是穴;太陽經頭痛者,取風池、大椎、崑崙、阿是穴;血氣不足者,取百會、氣海、脾俞、肝俞、合谷、足三里。然後以龍含式,用推拉旋引手法發氣,使諸穴氣感平衡。

(三)輔助練功:

1.部位放鬆功:站位或坐位,全身放鬆,排除雜念,自然呼吸。按部位自上而下,先注意一個部位,再默念「松」字,從頭到肩、背、腰、髖、兩上肢、兩下肢逐次放鬆3~5個循環。

2.頭面功:

(1)推前額:以兩手四指併攏,用指面從兩眉中點向前髮際直推24~48次。

(2)揉太陽:以兩手中指按眉後太陽穴,向耳後方向旋揉24~48次。

(3)浴面:用兩手掌從額上向兩側,再向下搓摩;然後從鼻兩側反轉向上搓摩24~48次。

(4)梳發:兩手五指自然伸直微屈,象梳發樣從前向後梳理24~48次。

(5)掃散膽經:兩手四指微屈併攏,用指尖在耳上,頭之側,從額角順足少陽膽經向腦後摩擦掃散10~20次。

(6)搓摩腦後:兩手十指交叉,以掌根挾住枕骨部,從上向下方搓摩24~48次。

參看

32 脅痛 | 消渴 32
關於「氣功外氣療法/頭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