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黃鱔藤
Huánɡ Shàn Ténɡ
黃鱔藤
別名 勾兒茶、熊柳藤、銃子藤、老鼠藤、皺皮草、羊母鎖、花眉跳架、鼻朴子、厝箕藤、紫羅花、蛇藤、熊柳根、鏡子藤、勾兒條、皺紗皮、消子紫、統子藤、黑龍串筋、黑觀音、大葉勾兒茶、扁擔果子、牛兒藤、皺皮紗
功效作用 祛風利濕活血止痛。用於風濕關節痛痛經產後腹痛;外用治骨折腫痛
英文名 Twig and leaf of Manyflower Supplejack
始載於 植物名實圖考
毒性  
歸經 膽經肝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概述

基本信息

【別名】勾兒茶、紫羅花、蛇藤、花眉跳架、鼻朴子、厝箕藤、熊柳根、羊母鎖、熊柳藤、鏡子藤、老鼠藤、皺皮草、勾兒條、皺紗皮、消子紫、統子藤、黑龍串筋、黑觀音、大葉勾兒茶、扁擔果子、牛兒藤、皺皮紗。

【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Manyflower Supplejack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Brongn.[Zizyphus floribunda Wall.;Berchmia racemosa Sieb.et Zucc.;B.giraldiana.;B.floribunda (Wall.)Brongn.var.megalophylla Schneid.]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路旁和灌木林緣。  

植物形態

多花勾兒茶 蔓性落葉灌木,高達1.5m。樹皮黃綠色,略光滑,有黑色塊狀斑。葉互生;葉柄長1-2cm;托葉狹披針形,宿存;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9(11)cm,寬2-5cm,上面淡綠色,下麵灰白色;先端鈍或漸尖,基部圓形,全緣;側脈7-12對。花兩性,多數,通常數個簇生排成頂生寬聚傘圓錐花序,或下部兼腋生聚傘總狀花序,長5-15cm;花小,粉綠色;花萼5裂;花瓣5;雄蕊5;子房藏於花盤內,但彼此分離,2室,花柱2深裂。核果圓柱狀橢圓形,基部有盤狀宿存花盤,初綠色,後變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至翌年4-7月。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山西、陝西、甘肅。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莖葉,鮮用或切段晒乾。秋後采根,鮮用或切片晒乾。

【考證】出自《植物名實圖考》:黃鱔藤,產寧都。長莖,黑褐色,根紋斑駁,起粟,黃黑如鱔魚形,故名。葉如薄荷,無鋸齒而勁。

【來源】鼠李科勾兒茶屬植物多花勾兒茶Berchemia floribunda Brongn。  

用藥

性味歸經】微澀,溫。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活血止痛。用於風濕關節痛痛經,產後腹痛;外用治骨折腫痛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莖圓柱形,黃綠色,略光滑,有黑色小斑。葉互生,多捲曲,展平後呈狹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8cm,寬1-4cm,頂端尖,基本圓或近心形,全緣。氣微,味淡微澀。

【功效分類】涼血止血藥;清熱燥濕

【用法用量】根1~2兩,與雞蛋、豬瘦肉水炖服;外用適量,根皮搗爛敷患處。

【選方】

①治濕熱黃疸: 熊柳藤一至二兩,玉柏(金不換草)四至五錢。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風毒流注,惡瘡寒熱: 熊柳全草(根、莖、葉合用)每次至一兩半(干者酌減)。水煎服。 (《泉州本草》)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漂蛇毒

2.《福建民間草藥》:藤莖:利尿解毒。治濕熱黃疸。

3.《陸川本草》:清涼解毒,涼血止血。治血熱衄血傷口紅腫

4.《中國藥植圖鑑》:枝條與羊肉摻水、酒炖服,治骨結核腰椎結核

5.《廣西藥植名錄》:消腫補血。治瘡疥,風濕腰痛,經前腹痛。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關於「黃鱔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