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消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隔山消 | 中藥圖典 |
隔山消 Gé Shān Xiāo |
|
---|---|
別名 | 隔山撬、隔山鍬、隔山牛皮消、白首烏、白何首烏、山瓜蔞 |
功效作用 | 養陰補虛,健脾消食。治虛損勞傷,痢疾,疳積,胃痛飽脹,白帶,瘡癬。 |
英文名 | Root of Wilford Swallowwort |
始載於 | 《本草綱目》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胃經、脾經、腎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甘、苦 |
隔山消 Geshanxiao
出處∶《本草綱目》。
別名∶隔山撬(《分類草藥性》);隔山秋(金旁)(《天寶本草》)。
基原∶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蘿摩科 Asclepiadaceae 耳葉牛皮消 Cynanchum auriculatum Rayle ex Wight 的塊根。
文獻來源:Cynanchum wilfordii(Maxim.)Hemsl.(1889); 圖鑑 (1974)*;Tsiang et P.T.Li(1977)。
Cynoctonum wilfordi Maxim. (1877);Vincetoxicum wilfordi Franch.et Sav.;Seutera wilfordii Pobed.(1952).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質藤本;肉質根近紡錘形,灰褐色,長約10厘米,直徑2厘米;莖被單列柔毛;有乳汁。葉薄紙質,卵形,長5-6厘米,寬2-4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耳狀心形,兩面被微柔毛;基脈3-4條,放射狀,側脈每邊約4條;葉柄長2-5厘米。聚傘花序近傘房狀半圓形,著花達20朵;花序梗長3-6厘米,被單列柔毛;花梗長5-10毫米;花長2毫米,直徑5毫米;花萼外面被柔毛,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內面基部有腺體;花冠淡黃色,輻狀,裂片長圓形,外面無毛,內面被長柔毛;副花冠薄肉質,5深裂,其裂片近四方形,基部緊縮,頂端截形,比合蕊柱短;花粉塊長圓形,下垂;子房無毛,花柱細長,柱頭膨大,頂端凸起。蓇葖果披針形,長12厘米,直徑1厘米,無毛;種子卵形,長7毫米,暗褐色,頂端種毛長2厘米。 花期5-9月,果期7—10月。
分布及生境:產嵩明等地;生於山坡灌木叢中或山地路旁草地。分布於遼寧、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朝鮮、日本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地下塊根供藥用,用以健胃、消飽脹、治噎食;外用治魚口瘡毒。
主治∶飲食積滯,脘腹脹痛,乳汁不下或不暢。
用法用量∶煎服,6~15g;研末服,1~3g。 研末吞服比煎服效果好。
使用注意∶過量服用容易引起中毒。
不良反應∶本品毒性成分不明,可能是蘿摩毒素,或者是強心苷,過量服用會產生中毒反應。臨床表現為流涎,嘔吐,癲癇性痙攣,強烈抽搐,心跳緩慢等症状。中毒輕者,可催吐,洗胃及導瀉;內服蛋清,牛奶或活性炭,並服鎮靜劑預防痙攣。
藥方選錄∶
①治痢疾∶耳葉牛皮消根一兩。水煎服,每日劑。(《江西草藥》)
②治食積飽脹∶隔山消一錢。打成粉子,用開水吞服,每天一次。(貴州《常用民間草藥 手冊》)
③治胃氣痛,年久未愈∶隔山消二錢,萬年蕎一錢。打成細粉,每天三次,每次用開水吞 一錢。(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
④治多年老胃病∶隔山消一兩,雞屎藤五錢。炖豬肉服。(《貴陽民間藥草》)
⑤治氣膈噎食,轉食∶隔山消二兩,雞肫皮一兩,牛膽南星、硃砂各一兩,急性子二錢。 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錢,淡薑湯下。(《孫天仁集效方》)
⑥治小兒痞塊∶隔山撬一兩。煎水加白糖當茶喝,每日、五次(《陝西中草藥》)
⑦治小兒疳疾,隔食,並能開胃健脾∶隔山消、苦蕎頭、雞屎藤、馬蹄草、魚鰍串、側耳 根。研末,加石柑子葉、雞內金,蒸雞子服。(《四川中藥志》)
⑧治食瘧∶隔山消(細末)五分,地牯牛三個(去頭、腳,焙焦,研末)。混合,用米汁送下 。(《貴陽民間藥草》)
⑨催乳∶隔山撬一兩。炖肉吃。(《陝西中草藥》)
文獻摘錄∶
1)《本草綱目》∶「主腹脹積滯。」
2)《分類草藥性》∶「消食積,下乳,補虛弱。」
3)《陝西中草藥》∶「滋陰養血,健脾順氣,鎮靜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脹,虛癆,腎虛腰痛,陽痿,小兒痞塊,白帶,乳汁不足。」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隔山消含多種混合苷,以及磷脂成分、游離糖、維生素、胺基酸等。
2.藥理作用:白首烏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白首烏提取的粗C21甾體脂苷能明顯增強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功能;白首烏甾體總苷有較強的體外細胞毒作用,其抗腫瘤作用可能與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有關;白首烏通過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改善細胞的生物氧化而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另外,耳葉牛皮消(白首烏)還有促進毛髮生長、降血脂、抑制心肌收縮、調節氧代謝等作用。
|
關於「隔山消」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