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通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防風通聖散是解表、清熱、攻下三者並用之方,主治外感風邪,內有蘊熱,表裡皆實之證。筆者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運用於皮膚病的治療,有其獨特的療效。

藥品說明書:「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於外寒內熱,表裡具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癧初起,風疹濕瘡。」  

目錄

配方及使用

防風通聖散組成: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炒白芍白朮山梔子酒大黃芒硝(後下)各15g,石膏黃芩桔梗各30g,甘草60g,滑石90g。共17味藥,研成細末,每服30g加生薑同煎。

此方為治療風熱壅盛、表裡俱實之證的要方,為表裡、氣血、三焦通治之劑,有汗不傷表、下不傷里的特點。皮膚病的辨證,除與內科相同者外,尚具有一定的特點,即局部辨證與整體辨證相結合。皮膚病雖發於外,但是病因絕大多數是由於體內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和臟腑之間機能活動的失調所致。如《諸病源候論.風瘙身體癮疹候》指出:「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瘙癮疹」。在臨床中,皮膚病的發病,只要是因為內有鬱熱、外感風邪而引起的,均可用防風通聖散治療。

在治療中,滑石原方用量較大為90g,應根據情況酌情應用;荊芥、麻黃、防風疏風解表,使在皮膚的風熱之邪得汗而泄,但麻黃量不宜太大,少用即可。

有句俗語:「有病沒病,防風通聖」,是不對的。在臨床上,中醫必須辨證施治。只要辨證無誤,辨其證,用其藥,防風通聖散在治療皮膚病上可有較好療效,符合了中醫治療皮膚病「治外必本諸內」的主張。

一般注意事項:

⑴孕婦慎用。

⑵體弱便溏者慎用。

濕疹蕁麻疹痤瘡神經性發炎、多發性癤病等見上述症状者可服用。  

治療典型病例

蕁麻疹

蕁麻疹,中醫稱隱疹,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風疹狀損害,驟然發生,迅速消退,瘙癢劇烈,愈後不留任何痕迹為主要特點。

例1,患者,21歲,2003年4月6日,以眼瞼嘴唇突然水腫樣隆起,腰部有紅色、白色樣風團,瘙癢不堪來診。自訴從昨晚涮鍋、沖澡後突然發作,經衛生所注射撲爾敏地塞米松(量不詳)後消退,半夜後又發作。證見,上嘴唇腫脹,左眼瞼水腫,偏紅色,胳膊及軀幹以腰側為重,有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境界清楚,形態不一,腰側皮損相互融合成不整形及地圖形;體溫38.6℃,苔薄黃,脈浮數。診為蕁麻疹,證屬風熱壅盛。遂予防風通聖散加柴胡10g,僵蠶6g,白鮮皮10g,地膚子10g,服藥7劑痊癒。  

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中醫稱風熱瘡,是一種皮膚出現斑疹脫屑如糠秕之狀、四周淡紅呈玫瑰色的急性皮膚病,為好發於軀幹長軸與皮紋一致的圓形或橢圓形或環形黃紅色鱗屑斑。

例2,患者,女,32歲,於2004年3月6日來診,自訴於二周前洗桑拿後右脅肋部出現一片淡色紅斑,上覆有細皮脫屑。幾天後,前胸後背陸續出現很多紅色斑塊脫屑,微癢,心煩,大便乾燥。查看患者胸脅軀幹及四肢近端,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紅斑,皮損橫列橢圓,長軸與皮紋走行一致,中心略有細微皺紋,境界清楚,邊緣不整,表面附有少量糠狀細小鱗屑,互不融合;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診為玫瑰糠疹,證為風熱壅盛。予防風通聖散加白鮮皮15g,苦參10g,丹皮10g,生地10g,白茅根20g,服藥5劑痊癒。  

藥物性皮炎

中醫稱中藥毒。藥物通過內服、注射或皮膚粘膜直接用藥引起機體反應的皮膚病。

例3,患者,女,34歲,2003年12月6日,因全身紅疹、發熱、瘙癢不堪來診。證見,全身散在的針尖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斑丘疹,雙側乳下密集成片以軀幹部為重,上肢的手腕部較密集。苔薄黃,脈浮數。詢問時患者說,前十幾天因扁桃腺發炎,靜脈注射氨苄青黴素3天。診斷為藥物性皮炎,證屬風熱證。予防風通聖散加白鮮皮15g,地膚子15g,藥服7劑後痊癒。

關於「防風通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