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後紅斑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耳後紅斑傳染性紅斑臨床表現之一。本病是一種由細小病毒感染引起的輕型發熱性傳染病,多見於12歲以下兒童。盛行春季。

目錄

耳後紅斑的原因

(一)發病原因

病毒所致的傳染病,其病原體為細小病毒B19,初次感染此病毒就可發生主動性胎盤傳播。B19病毒亦被認為是慢性貧血原發性病因。長期以來,多認為本症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但未能獲得實驗室方面的證據。直到1983年Andersorl等從33例傳染性紅斑患者的血清中檢測出細小病毒(parvirus B19;PVB19)的IgMIgG抗體,因此認為此種病毒就是引起傳染性紅斑的病因。後來Plummer等也在傳染性紅斑患者的皮疹中檢測到PVDNA,且他們還發現患者某些家庭成員及其所在學校中接觸者雖不出現症状,但他們皆有抗PV的IgM及IgG抗體升高。作者認為PVB19可以引起很多臨床表現,包括無臨床症状到典型的發疹。有一些研究發現孕婦感染PVB19可引起流產死胎胎兒水腫

(二)發病機制

發生水皰膿皰性皮疹,導致貧血,再生障礙性危象及慢性骨髓性衰竭,此可能由於此病毒侵及骨髓先祖細胞所致。

耳後紅斑的診斷

急性期用電鏡可見到病毒顆粒,急性期或恢復早期檢測血清中的特異性IgM抗體。血清和咽喉分泌物中可檢出特異性病毒DNA

1.血象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可輕度減低或正常,有再障危象者血紅蛋白血小板可減低。

2.B19 DNA檢查 PCR法可從患者血清、CSF及病變組織檢測到DNA,為確診手段。

3.免疫學檢查 可用放射免疫法或ELISA法檢測血清中的B19抗原,用的更多的為檢測B19的IgM抗體,病期1周時即可達高峰,持續2個月後下降,故有現症感染的診斷價值。IgG抗體出現稍晚,可持續很長時間,有保護作用。

病理變化:表皮細胞水腫真皮乳頭層血管擴張內皮細胞腫脹,在血管毛囊汗腺周圍有組織細胞浸潤,但為慢性炎症改變,無診斷價值。

耳後紅斑的鑒別診斷

1.需與風疹麻疹相鑒別。

2.需與皮膚血管受損性疾病鑒別。

(1)血管性紫癜(vascular purpura):患者有小兒,也有成人。首先出現發熱咽痛流涕等,48h後出現皮疹,其特徵為血管性紫癜。先出現於四肢,後向軀幹、頸部甚至面部擴展。紫癜持續數天即退,同時可伴有短期白細胞血小板減少。部分患者伴有腹痛或大關節痛組織學檢查有壞死性血管炎亦有非壞死性血管炎表現。

(2)傳染性紅斑(erythema infectiosum):本病亦稱第五病。1889年Tschamer對此病已做過詳細描述。在世界各地曾有多次流行,直到1981年才明確HPV-B19為其病原。

小兒患傳染性紅斑的臨床表現,先有發熱、全身不適、咽痛、鼻流涕等症状。2~3天後出現皮疹,多始於面部,很快融合成片並伴有輕度水腫,形成「巴掌臉」特殊表現。皮疹很快擴展到軀幹及四肢。先為斑丘疹,後中間先褪色形成網狀或花邊樣。皮疹可因日晒、運動、洗澡而加重,伴有瘙癢感。持續2~4天皮疹消退,留有色素沉著可於數天後消退,全病程為5~9天。

成人感染HPV-B19亦有少數表現為傳染性紅斑者,但很少出現「巴掌臉」,皮疹亦較少。但在病後數天至數周,80%的人出現關節痛。

(3)猩紅熱 本病呈急性病容,臨床表現咽痛、高熱、皮疹為瀰漫性紅斑,口周有蒼白圈,草梅舌及愈後脫皮等徵象。帕氏征:陽性。

(4)風疹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較明顯、發熱、麻疹樣皮疹,耳後、枕後淋巴結腫大

(5)麻疹 高熱、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顯、皮疹為斑丘疹,皮疹之間有正常皮膚。早期頰粘膜可見費克斑(Koplik斑)。

急性期用電鏡可見到病毒顆粒,急性期或恢復早期檢測血清中的特異性IgM抗體。血清和咽喉分泌物中可檢出特異性病毒DNA

1.血象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可輕度減低或正常,有再障危象者血紅蛋白血小板可減低。

2.B19 DNA檢查 PCR法可從患者血清、CSF及病變組織檢測到DNA,為確診手段。

3.免疫學檢查 可用放射免疫法或ELISA法檢測血清中的B19抗原,用的更多的為檢測B19的IgM抗體,病期1周時即可達高峰,持續2個月後下降,故有現症感染的診斷價值。IgG抗體出現稍晚,可持續很長時間,有保護作用。

病理變化:表皮細胞水腫,真皮乳頭層血管擴張內皮細胞腫脹,在血管、毛囊汗腺周圍有組織細胞浸潤,但為慢性炎症改變,無診斷價值。

耳後紅斑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大多數患兒只須注意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多飲水,如有發熱者可口服退燒藥,如有其它症状可給予對症治療,皮損處可外搽爐甘石洗劑止癢

已有研製的疫苗進行動物試驗,有望今後可用於預防。

參看

關於「耳後紅斑」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