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兒七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桃兒七 | 中藥圖典 |
桃兒七 Táo ér Qī |
|
---|---|
別名 | 桃耳七、小葉蓮、奧莫色、雞素苔、銅筷子、鬼打死、鬼臼、羊蒿爪 |
功效作用 |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祛痰止咳。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痛經;脘腹疼痛;咳嗽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月王藥珍》 |
毒性 | 有毒 |
歸經 | |
藥性 | 溫 |
藥味 | 苦 |
【拉丁名】Sinopodophullum hexandrum(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 ex Royle) Ying)
【中文名】桃兒七
【拉丁科名】Berberidaceae
【中文科名】小檗科
【保護級別】3
【分布】陝西、甘肅、青海、西藏、四川、雲南
【現狀】稀有種。桃兒七殘存於東亞,呈零星分布。由於根狀莖與果實入藥,而被任意採挖,天然繁殖能力較弱,隨著植被的破壞而導致其生境的改變,植株日益稀少,分布區日漸縮減。
海拔下限(米) (1500 ) 2400
海拔上限(米) 3400 (4300)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40一80厘米;根狀莖粗壯,橫走,通常多少結節狀;不定根多數,長達30厘米以上,直徑2一3毫米,紅褐色或淡褐色;莖直立,基部具抱莖的鱗片,上部有2(一3)葉。葉具長達30厘米的柄;葉片輪廓心臟形,長13一20厘米,寬16一30厘米,3或5深裂幾達基部,頂生裂片3淺裂,側生裂片2中裂,小裂片先端漸尖,邊緣具尖鋸齒,下面被柔毛。花兩性,6基數,單生莖端,先葉開放;萼片早落;花瓣粉紅色,倒卵狀長圓形,外輪大,內輪較小;雄蕊長約9毫米,花藥線形,長約4毫米,具四合花粉;子房1室,生多數胚珠。漿果卵圓形,熟時紅色,長5.5-6.5厘米,直徑約3.5厘米;種子多數。
【特性】桃兒七通常生於海拔較高的平坦山谷及透光度好的林下、林緣或草灌叢中。高山草叢中或疏林下及林緣。適於寒冷而濕潤,夏季低溫多雨,冬春乾冷的氣候,最低氣溫在-10℃以下,年降水量400--900毫米,多集中在6--9月。所在地為高山草地亂石縫隙腐殖質豐富的山地灰化土、暗灰鈣土、灰褐土及山地棕壤。在太白山的糙皮樺Betula utilis D.Don.林下,多與大花糙蘇Phlomis megalantha Diels、落新婦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et Sav.、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無距耬斗菜Aquilegia ecalcarata Maxim.、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等伴生。通常5月上中旬出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花,8--9月果實成熟。
【保護價值】桃兒七的根莖與果實均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同時也是東亞和北美植物區系中的一個洲際間斷分布的物種,對研究東亞、北美植物區系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在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列為保護對象,嚴禁採挖。其他地區也應加強保護、控制採挖,積極繁殖,擴大種植。
【栽培要點】近年來,在陝西鳳縣等地試驗,把根狀莖移栽在疏林下腐殖質豐富的土壤中,生長尚好。今後應開展播種育苗試驗。
【別名】桃耳七、小葉蓮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以根及根狀莖入藥。秋季採挖,洗淨晒乾。
【性味歸經】苦,溫。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根和根莖含鬼臼樹脂(podophyllin)[26]。人服鬼臼樹脂中毒,其症状通常有嘔吐、呼吸興奮、運動失調和昏迷。對大鼠胃腸道和非胃腸道給藥後8小時內多數動物有腹瀉、呼吸困難、拖尾,而後興奮直至痙攣、衰竭、昏迷,15—18小時內出現死亡。屍檢發現主要是急性腸炎。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咳止痛,活血解毒。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心胃痛,風寒咳嗽,月經不調,解鐵棒錘中毒。
【用法用量】 1~2錢,水煎或泡酒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生藥材鑒定】
1.性狀鑒別 根莖呈不規則結節塊狀,每一結節類球形,直徑0.8-1.2cm,表面棕褐色,有不明顯的環節及眾多須狀根和鬚根痕。鬚根圓柱形,直徑1-3mm,表面棕黃色,平滑,有細縱紋。質硬,折斷面黃色,纖維狀,橫斷麵皮部平坦,木質部突起,環狀排列,髓部小,約佔直徑的1/4。氣微,味苦。
2.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木栓細胞數至10餘列;栓內層可見。皮層寬廣,散有根跡維管束。中柱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與木質部約等長,韌皮部外側有部分頹廢細胞;形成層明顯;木質部主要由導管與薄壁細胞組成。射線寬,細胞可達20列。髓部大,由薄壁細胞組成。根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皮層寬,下皮細胞1列,內皮層凱氏點可見。初生本質部5原型。
|
關於「桃兒七」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