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扶桑葉
Fú Sānɡ Yè
別名  
功效作用 消熱利濕解毒。主白帶淋證疔瘡腫毒;腮腺炎乳腺炎淋巴結炎
英文名 Leaf of Chinese Hibiscus
始載於 本草綱目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經肝經
藥性
藥味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朱槿的葉。植物形態詳"扶桑花"條。

【植物形態】朱槿 常綠灌木,高約1-3m。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20mm,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5-12mm,被毛;葉片闊卵形或狹卵形,長4-9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都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粗齒或缺刻,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花單生於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梗長3-7cm,疏被星狀柔毛或近平滑無毛,近端有節;小苞片6-7,線形,長8-15mm,疏被星狀柔毛,基部合生; 萼鐘形,長約2cm,被星狀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針形;花冠漏斗形,直徑6-10cm,玫瑰紅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4-8cm,平滑無毛,有緣。花期全年。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C16-C32碳氫化物(carbohydron),其中C17、C23、C25、C31碳氫化物為主,C21-C30高級脂肪醇,其中以C26、異-C28、異-C30、高級醇為主,C8-C28脂肪酸,其中以C8、C12、C14、C16、C18:2為主,蘋婆酸(sterculic acid),錦葵酸(malvalic

acid),蒲公英賽醇乙酸酯(tacaxeryl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還含具抗補體活性的木槿粘液質-RL(hibiscus-mucilage-RL)。

【藥理作用】葉和莖的煎劑對離體豚鼠迴腸有輕度興奮作用,對離體大鼠子宮蟾蜍腹直肌大鼠後肢灌流及麻醉狗血壓(0.1克/公斤靜脈注射)均無明顯作用。上述煎劑給小鼠腹腔注射時毒性不大(兩隻小鼠給1克/只,24小時內不死或只死1隻)。對人可認為無毒性。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性味】①《綱目》:"甘,平,無毒。"

②《廣西中藥志》:"味澀,性平。"

【功用主治】治癰腫,毒瘡,衄血

①《綱目》:"治癰疽腮腫,取葉或花同白芙蓉葉牛蒡葉、白蜜研膏敷之。"

②《福建民間草藥》:"解熱毒,消癰腫。"

③《陸川本草》:"涼血解毒。治血熱衄血,血瘙,毒瘡。"

④《南寧市藥物志》:"搗碎敷膿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內服:煎湯,1~3錢。

關於「扶桑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