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手掌部解剖步驟與方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上肢 >> 手掌部 >> 手掌部解剖步驟與方法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1.切口及翻皮瓣

視操作情況可在前臂下端離斷指淺屈肌腱、指深屈肌腱和拇長屈肌腱,但須在不同的高度平面,以便操作手掌時驗證;自前臂切口處沿手掌正中線並通過中指作一 縱切口;沿掌指關節處作一橫切口拇指沿第一節指骨中部橫切口。將皮瓣向兩側翻剝。

2.清理腕管及通過腕管的諸結構

淺筋膜內尋找尺神經和正中神經的掌皮支,在小魚際的近側部,淺筋膜內可見到掌短肌的橫行肌纖維。觀察後剔除淺筋膜,顯露深筋膜。腕前區的深筋膜上連前臂深筋膜,下與手掌深筋膜相續,深筋膜在腕部增厚形成兩條韌帶;腕掌側韌帶腕橫韌帶。深筋膜暫不切開,留待解剖手掌時觀察。觀察腕管的形成。驗證通過腕管的諸結構。

3.清理掌腱膜

手掌結構複雜,特別是掌心部,解剖時應逐層剝離。手心部皮下組織較緻密,許多纖維隔連於皮膚與掌腱膜之間,觀察後去除,顯露白色而發亮的掌腱膜(圖5-16)。從掌腱膜近端的離斷處向下翻剝,觀察從掌腱膜內、外側緣發出的內、外側肌間隔及由外側肌間隔分出的掌中隔,它自掌腱膜的橈側向深部插入(圖5-21)。剝離掌腱膜至手指的四條縱行纖維束(切勿過深,以免傷及其深面的血管神經),纖維束與指纖維鞘相續。在相鄰的兩縱行纖維束之間的指蹼間隙內,觀察有至手指的血管、神經和蚓狀肌通過(暫不解剖)。

4.解剖掌淺弓正中神經、尺神經的掌淺層分支

將游離的掌腱膜翻向遠側,觀察其深面的結構;腕橫韌帶(屈肌支持帶),掌淺弓及其分支,正中神經和尺神經在掌淺層的分支。自腕前區開始清理腕橫韌帶近側的結構,由橈側至尺側的位置關係是橈血管、橈側腕屈肌腱、掌長肌腱、尺血管和尺神經(血管位於神經的橈側)、尺側腕屈肌。剔除魚際肌表面的深筋膜,在拇短屈肌下緣尋找正中神經的返支,它向外上方穿入拇短展肌深面。從腕部向遠側追蹤尺動脈橈動脈掌淺支,檢查二者合成掌淺弓(有無變異),自弓的凸緣發出四條分支;一支至小指尺側緣;三支指掌側總動脈,在掌指關節處,每支又分為兩條指掌側固有動脈至相鄰指的相對緣。清理尺神經;它經屈肌支持帶淺面入手掌,其淺支佈於小指兩側和第4指尺側;深支在小魚際近端入深部(暫不解剖)。清理正中神經:它經腕管入手掌,在屈肌支持帶遠側緣處尋覓終末部及其分支,在此處發出返支(已解剖)。在手掌,正中神經位於掌淺弓的深面,分為3條指掌側總神經,至掌指關節處,每支又分為2支指掌側固有神經,仔細追蹤一支至中指指尖,觀察指掌側固有神經再分支至中節和遠節指背皮膚。

5.檢查屈肌總腱鞘和手指腱鞘

在屈肌支持帶稍下方,用注射器向腱鞘內注入空氣或有色液體,以顯示屈肌總腱鞘的範圍。去除中指掌面的淺筋膜,顯露手指腱鞘,觀察腱鞘在指骨前面的纖維呈環形,較厚,而指關節處的纖維呈交叉狀,較薄。觀察至手指的神經血管與腱鞘的關係。最後縱行切開手指腱鞘,查看腱纖維鞘和鞘和滑膜鞘的構成。

6.探查掌筋膜間隙和前臂間隙

輕輕提起或掀起各間隙淺面的屈肌腱,探查各間隙的位置和境界。(一)前臂間隙:位於前臂指屈肌腱與旋前方肌之間;(二)魚際間隙;位於示指、第一蚓狀肌與拇收肌筋膜之間。(三)掌中間隙:此間隙臨床上較重要,位於中、環、小指屈肌腱和第2~4蚓狀肌的深面,骨間掌側筋膜的淺面。探查上述兩間隙時特別注意觀察示指與中指屈肌腱間插入至第三掌骨前面的掌中隔,它分隔魚隙間隙和掌中間隙,參照圖譜,弄清三個間隙的周界及通向。

7.清理屈肌腱和蚓狀肌

將已離斷的前臂屈肌腱對位,確認各肌腱和神經的名稱後,縱行切斷屈肌支持帶,暴露腕管(切勿傷及管內結構),清理腕管內通過的結構,共九條肌腱,一條神經:指淺屈肌腱(4條)指深屈肌腱(4條),拇長屈肌腱(1條)和正中神經。4條蚓狀肌分別起自指深屈肌腱的橈側,與血管神經伴行行向第2-5指的掌指關節附近的橈側再轉向手背,加入指背腱膜(可追蹤其中一條蚓狀肌至止點)。尋找由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分出至第1、2蚓狀肌的細支。在已解剖出的中指腱鞘內,觀察指淺屈肌腱在近節指骨中點分為二叉,止於中節指骨底兩側,指深屈肌腱穿經指淺屈肌腱二叉之間,止於末節指骨底。最後提起屈肌腱,查看連接指骨與肌腱之間的腱鈕(圖5-20)。

8.解剖掌深弓及尺神經深支

將指淺、深屈肌腱和正中神經從腕管內提起牽向兩側,觀察尺神經進入第3、4蚓狀肌深面的肌支。切除被複在拇收肌表面和骨間掌側肌表面的筋膜,切斷拇收肌的起點將其翻起,即顯露出穿入手掌的橈動脈和拇主要動脈。從近端往下追蹤尺神經和尺動脈,可切斷神經和動脈表面的肌肉,隨尺神經深支追入深部,了解其分支和分布。在尺神經深支的附近清理掌深弓,觀察此弓由橈動脈終支和尺動脈掌深支吻合而成,尋找掌深弓向遠端發出的掌心動脈,追蹤其中一支至與指掌側總動脈的連接點。清理3塊骨間掌側肌,理解它們的起止和作用。

綜上操作所見,手掌部層次結構多,以掌心部為例由淺入深依次為:皮膚、淺筋膜、掌腱膜、掌淺弓、正中神經和尺神經、指淺、深屈肌腱和蚓狀肌、手掌筋膜間隙、骨間掌側筋膜,掌深弓和尺神經深支、掌骨及骨間掌側肌十個層次結構。

9.解剖魚際和小魚際肌

切除魚際肌表面的筋膜,觀察居於淺層的二塊魚際肌:拇短展肌(外側)和拇短屈肌(內側),鈍性分離淺層肌,可見到居於深層外側(拇短展肌深面)的拇指對掌肌,在對掌肌的內側,可見到拇收肌,位置最深(視情況可切斷淺層肌肉(腱)),有二個頭:橫頭斜頭分別起自第三掌骨和頭狀骨、第2、3掌骨底。前三者受正中神經支配,拇收肌由尺神經分布。

修去小魚際肌表面的筋膜,見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分居淺層內、外側。沿尺神經和尺動脈的深支穿入小魚際處,鈍性分離二肌相鄰緣,觀察居於二肌深面的小指對掌肌。掌短肌已解剖。小魚際肌受尺神經支配(圖5-17、5-18、5-24)

32 手掌的動脈 | 臂後部、前臂後部及手背 32
關於「人體解剖學/手掌部解剖步驟與方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