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下肢骨的連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骨及骨連接 >> 下肢骨及其連接 >> 下肢骨的連接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下肢帶骨的連接包括骶髂關節恥骨聯合髖骨脊柱間的韌帶連結等。

(一)骶髂關節

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圖3-34)由骶骨髂骨耳狀面相對而構成,屬微動關節關節面凸凹不平,互相嵌合十分緊密,關節囊堅韌,並有堅強的韌帶加固。主要的韌帶是骶髂骨間韌帶,位於關節面的後上方,連結於相對的骶骨粗隆和髂骨粗隆之間。在關節的前後還分別在骶髂前韌帶骶髂後韌帶加強。骶髂關節的這些結構特徵,增強了該關節的穩固性,在一定程度限制了關節的活動,從而有利於重力通過該關節向下肢傳遞,以及自高處著地或跳躍時起緩衝衝擊力及震蕩的作用。

(二)恥骨聯合

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圖3-33)由兩側的恥骨聯合面纖維軟骨連接而成。上、下面及前面都有韌帶加強,上方的叫恥骨上韌帶,下方的叫恥骨弓狀韌帶。纖維軟骨中間有一縱裂隙,叫做恥骨聯合腔,但無滑膜復蓋,所以有人將恥骨聯合算做半關節。女性的恥骨聯合有一定的可動性,在妊娠分娩過程中,恥骨聯合可出現輕度的分離,使骨盆發生暫時性的擴大。

Glxkjg5r.jpg

圖3-33 恥骨聯合(冠狀切面)

(三)髖骨與脊柱間的韌帶連結

骶結節韌帶(圖3-34)呈扇形,起於髂後下棘、骶骨側緣及尾骨的上部,向外方經骶棘韌帶的後方止於坐骨結節

⑵骶棘韌帶(圖3-34)位於骶結節韌帶的前方,較薄,呈三角形,起於骶骨下端及尾骨的外側緣,向外方與骶結節韌帶交叉後止於坐骨棘

上述兩條韌帶與坐骨大、小切跡共同圍成坐骨大孔坐骨小孔,是臀部與盆腔和會陰部之間的通道,為肌肉肌腱神經血管等通過。

Glxkjdpz.jpg

圖3-34 骨盆的韌帶

⑶髂腰韌節(圖3-34)為強韌的三角形韌帶,連於第4、5腰椎橫突與髂嵴之間。

(四)骨盆的全貌

骨盆pelvis(圖3-35至圖3-37)由骶、尾骨和左右髖骨及其韌帶連結而成。被斜行的界線(後方起於骶骨岬,經髂骨弓狀線髂恥隆起恥骨梳恥骨結節恥骨嵴到恥骨聯合上緣連線)分為兩部:界線以上叫大骨盆,又稱假骨盆,其骨腔是腹腔的髂窩部;界線以下叫小骨盆,又稱真骨盆,其內腔即盆腔,前界為恥骨和恥骨聯合,後界為骶、尾骨的前面,兩側為髖骨的內面、閉孔膜及韌帶,側壁上有坐骨大、小孔。小骨盆有上、下兩口,上口又稱為入口,由界線圍線;下口又稱為出口,高低不平,呈菱形,其周界由後方前為尾骨尖、骶結節韌帶、坐骨結節、坐骨下支、恥骨下支、恥骨聯合下緣。兩側恥骨下支在恥骨聯合下緣所形成的夾角叫恥骨角,男性約為70~75°,女性角度較大,約為90~100°。

Glxkjikj.jpg

圖3-35 骨盆的力傳導方向

Glxkjey8.jpg

圖3-36 男、女性骨盆

Glxkjheb.jpg

圖3-37 骨盆出入口各徑線

人體直立時,骨盆上口平面向前下傾斜,女性的傾斜度比男性稍大。女性骨盆是胎兒娩出的產道,所以男女骨盆有著顯著的差異。女性骨盆主要表現為:骨盆全形短而寬闊,上口為圓形,較寬大,下口的各徑(矢狀徑和橫徑)均較男性者大,加之尾骨的活動性較大,恥骨聯合腔也較寬,坐骨結節外翻,從而使骨盆各徑在分娩時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32 自由下肢骨 | 髖關節 32
關於「人體解剖學/下肢骨的連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