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女性生殖系統解剖與生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婦科學》 >> 婦產科基礎 >> 女性生殖系統解剖與生理
中醫婦科學

中醫婦科學目錄

一、外生殖器與內生殖器

(一)外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又稱外陰,系指兩股內側從恥骨聯合會陰的區域,包括陰阜、大小陰唇、陰蒂前庭尿道口、陰道口及處女膜前庭大腺、會陰等。

1.

2.大陰唇為靠近兩股內側的一對皮膚皺襞,前接陰阜,後連會陰。未婚婦女的兩側大陰唇自然合攏,遮蓋陰道口及尿道口,分娩以後,兩側大陰唇分開,絕經後呈萎縮狀態。

3.小陰唇為位於大陰唇內側的一對薄皺襞,表面濕潤,內側面呈淡紅色,皮內富於神經末梢,故感覺敏銳。兩側小陰唇前端相互融合併分為兩葉,包繞陰蒂,前葉形成陰蒂包皮,後葉形成陰蒂系帶。小陰唇的後端與大陰唇的後端相會合,在正中線形成一條橫皺襞,稱陰唇系帶

4.陰蒂位於兩側小陰唇之間的頂端,類似男性的陰莖海綿體組織,陰蒂頭有豐富的神經末梢,極為敏感,有勃起性。

5.陰道前庭指兩側小陰唇之間的菱形區,前界是陰蒂,兩側為小陰唇的內側面,後面以陰唇系帶為界。在此區域內,前有尿道口,後有陰道口。

6.前庭大腺又稱巴氏腺,位於大陰唇後下方,如黃豆大,左右各一。腺管開口於陰道口小陰唇與處女膜之間的溝內,性興奮時分泌粘液以滑潤陰道

7.尿道口位於陰蒂及陰道口之間,為尿道的開口,呈橢圓形,尿道後壁近外口處有兩個尿道旁腺的開口,是細菌容易潛伏的場所。

8.陰道口及處女膜陰道口位於尿道口下方,前庭的後部,其形狀、大小常不規則。

陰道口覆蓋有一層薄膜,稱處女膜,膜中央有一小孔,孔的形狀、大小及膜的厚薄各人不同。初次性交時,處女膜往往破裂,分娩時進一步破損,產後殘留幾個小隆起的處女膜痕

9.會陰指肛門與陰唇後聯合間的軟組織,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

(二)內生殖器

女性內生殖器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卵巢,後兩者常被稱為子宮附件。

1.陰道位於子宮與外陰之間,是性交的器官,也是月經血外流與胎兒娩出的通道,上端包繞子宮頸,下端開口於陰道前庭。陰道上端圍繞宮頸的部分稱為陰道穹窿,陰道穹窿比陰道下段寬大,分前、後、左、右四部分,後穹窿較前穹窿深,故陰道後壁長10-12cm,前壁長7—9cm。前壁與膀胱及尿道之間稱為膀胱陰道隔,後壁與直腸之間稱為直腸陰道隔,後壁上段與直腸之間是腹腔的最低部,稱為子宮直腸陷凹,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

2.子宮

(1)功能子宮是一個空腔器官,腔內覆以粘膜,稱子宮內膜

從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宮內膜受卵巢激素的影響,呈周期性改變並出現月經;性交後,子宮為精子到達輸卵管的通道;受孕後,子宮為孕育胎兒的場所;分娩時,通過子宮收縮,將胎兒及其附屬物娩出。

(2)解剖子宮呈倒置扁梨狀,壁厚腔小,上端寬而游離,朝前上方,下端較狹窄。成年婦女的子宮約長7-8cm,寬4-5cm,厚2-3cm。子宮上部較寬處稱子宮體,其上端隆起部分稱子宮底,子宮底兩側為子宮角,與輸卵管相通。子宮下部較小處稱子宮頸,呈圓柱形,部分伸入陰道,通人陰道的開口稱為子宮頸外口,未產婦呈圓形,分娩時受損,經產婦變成橫裂狀,將宮頸組織分為上下或稱前後兩唇。子宮體與子宮頸的比例,成年人為2:1,嬰兒期為1:2。

子宮腔分體腔與頸管兩部分,子宮體腔呈上寬下窄的三角形,上部兩側通輸卵管而入腹腔,下部與子宮頸管相通,其間最狹窄部分稱為子宮峽部。子宮峽部的上端,因為在解剖學上很狹窄,稱解剖學內口,峽部的下端,因為粘膜組織在此處由子宮內膜轉變為子宮頸內膜,又稱組織學內口。子宮頸管呈梭形,子宮頸通入陰道後以穹窿為界又分子宮頸陰道上部和子宮頸陰道部。

(3)組織結構子宮體壁很厚,由三層組織構成,外為漿膜層(即臟層腹膜),中為肌層,內為粘膜層(即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軟而光滑,絨樣,為粉紅色的粘膜組織,分為基底層和機能層。機能層在月經中期及妊娠期間有很大的改變。

子宮肌層是子宮壁最厚的一層,由平滑肌束及彈性纖維所組成,肌束排列交錯,外層縱行,內層環行,中層多各方交織。

子宮漿膜層即覆蓋子宮體的底部及前後的腹膜,與肌層緊貼。在子宮前面近子宮峽部處,腹膜與子宮壁結合疏鬆,由此腹膜折向前方並覆蓋膀胱,形成膀胱子宮陷凹;在子宮後面,腹膜沿著子宮壁向下,覆蓋子宮頸後方及陰道後穹窿,然後折向直腸,形成子宮直腸陷凹。

子宮頸主要由結締組織所組成,其中有平滑肌及彈性纖維。頸管粘膜層有許多腺體,能分泌粘液,呈鹼性,形成子宮頸管的粘液栓。宮頸陰道部表面為鱗狀上皮覆蓋。

(4)子宮的韌帶

圓韌帶起於子宮角兩側的前面、輸卵管近端的下方,然後沿闊韌帶向前下方伸展達到兩側骨盆壁,再經腹股溝而止於大陰唇內,有使子宮保持前傾位置的作用。

闊韌帶為一對翼狀的腹膜皺襞,從子宮兩側開始,各向外伸展達到骨盆側壁,並將骨盆腔分為前後兩部。韌帶的上緣呈游離狀,其內側2/3包繞輸卵管(傘端無腹膜遮蓋),外側1/3由輸卵管傘端向骨盆側壁延伸,稱骨盆漏斗韌帶,具有支持卵巢的作用,故又稱卵巢懸韌帶,內有卵巢血管通過。

子宮骶骨韌帶自子宮頸後面子宮頸內口的上側方伸向兩旁,繞過直腸終止在第2、3骶骨前筋膜上,作用是將子宮頸向後及向上牽引,使子宮保持前傾位置。

主韌帶又稱子宮頸橫韌帶,位於子宮兩側闊韌帶基底部,由子宮頸陰道上部的側方向外達骨盆壁,是固定子宮頸位置的主要力量,子宮的動靜脈和輸尿管都經主韌帶的上緣到終末器官。

3.輸卵管左右各一,為細長而彎曲的管道,其內側與子宮角連通,外側端游離,呈漏斗狀,長約8-14cm。

4.卵巢為女性生殖腺,左右各一,呈灰白色扁平橢圓體。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開始排卵後,表面逐漸不平。成年婦女的卵巢約4cmX3cmXlcm大小,絕經期後,卵巢逐漸萎縮。

卵巢位於輸卵管的下方,由卵巢系膜連於闊韌帶後葉的部位為卵巢門,卵巢血管通過卵巢系膜經卵巢門人卵巢。

卵巢分皮質及髓質兩部分,皮質居外層,內有許多始基卵泡及發育中的卵泡,髓質居卵巢中心,其中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經

二、骨盆與骨盆底

(一)骨盆

女性骨盆是產道構成的重要部分,因其為骨性組織,故稱骨產道。骨盆的大小、形狀對分娩的順利與否關係甚為密切,因此對骨盆的構造及其特點應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1.骨盆的構造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兩塊髖骨所組成,每塊髖骨又由髂骨坐骨恥骨融合而成。骶骨由5塊骶椎合成,它的內表面呈凹形,第1骶椎向前突出形成骶岬,為骨盆內測量的重要標誌。尾骨由4-5塊尾椎合成,其上緣與骶骨相連形成骶尾關節,此關節有一定的活動度。而髖骨前方在兩恥骨之間,由纖維軟骨所連接,稱恥骨聯合。恥骨兩降支構成了恥骨弓,其角度平均為90~100℃。在骨盆後方由骶骨和兩側髂骨相連,形成骶髂關節,此關節很堅韌。此外,自骶骨背外側面發出兩條堅強的韌帶,分別止於坐骨結節坐骨棘,稱骶結節韌帶骶棘韌帶妊娠時受激素影響,韌帶稍鬆弛;各關節有一定的伸展性,有利於分娩。

由恥骨聯合上緣經髂恥線和骶岬上緣連成一線時,可將骨盆分成兩部分:上部分為假骨盆,下部分為真骨盆。前者與分娩關係不大,後者是胎兒娩出必經之路,故其大小及形狀與分娩的關係甚為密切,但臨床上直接測量較難,一般可借測量假骨盆之各徑線而間接估計真骨盆的大小。

2.女性骨盆的特點盆腔淺而寬,呈圓筒形,入口出口均比男性骨盆大,恥骨聯合短而寬,恥骨弓角度較大,骶岬突出較小,骶骨寬而短,彎度小,坐骨寬闊。

3.骨盆腔各個平面為便於了解分娩時胎兒通過骨盆腔(骨產道)的過程,可將骨盆分為四個主要的假想平面。

(1)人口平面(骨盆人口)即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形狀近似圓形或橫橢圓形,有四條徑線:①入口前後徑,又名真結合徑,由恥骨聯合上緣正中至骶岬上緣中點的連線,平均長11cm。②人口橫徑,為兩側髂恥線最大間徑,平均為13.5cm。③入口斜徑,左右各一,左斜徑由左側骶髂關節至右側髂恥隆突的連線,右斜徑由右側骶髂關節至左側髂恥隆突的連線,平均為12.75cm。

(2)骨盆最寬平面為骨盆最寬大的平面,前界為恥骨聯合後面中點,後界為第2、3骶椎之間,兩側相當於髖臼中心,其前後徑與橫徑的長度均為12:5cm左右。

(3)中骨盆平面為骨盆腔最狹窄的平面,前界為恥骨聯合下緣,後界為第4、5骶椎之間,兩側為坐骨棘,其前後徑長約11.5cm,橫徑即坐骨棘間徑,長約10cm,兩側坐骨棘連線為產程中了解胎頭下降的重要標誌。

(4)出口平面實際上是由前後兩個三角形平面所組成。前三角形的頂端是恥骨聯合下緣,側邊是兩側恥骨的降支;後三角形的頂端是骶尾關節,側邊是兩側骶結節韌帶,坐骨結節間徑為共同的底邊,也是骨盆出口的橫徑,平均為9cm。坐骨結節間徑長者,恥骨弓的角度亦大。骨盆出口前後徑是恥骨聯合下緣至骶尾關節的距離,平均11.5cm。由恥骨聯合下緣至坐骨結節間徑中點的連線稱骨盆出口前矢狀徑,長約6cm。從骶尾關節至坐骨結節間徑中點的連線稱後矢狀徑,長約9em,後矢狀徑在產科臨床上甚為重要。

4.骨盆軸亦稱產軸,為連接骨盆各個平面中心點的假想軸線,其上段向下向後,中段向下,下段向前向下,在分娩時,胎兒即沿此軸方向娩出。

(二)骨盆底

骨盆底由肌肉及筋膜所組成,封閉骨盆出口,為尿道、陰道及直腸所貫穿,有承托盆腔器官,使之保持正常位置的作用。分娩時如骨盆底組織受損傷,則盆底鬆弛,影響盆腔器官位置,可發生子宮脫垂。

骨盆底前面為恥骨聯合,後面為尾骨尖,兩側為恥骨降支、坐骨上支及坐骨結節。骨盆底從外向內分為三層組織:淺層筋膜與肌肉,尿生殖隔,盆隔。

三、卵巢的周期性變化及其激素

(一)卵泡的發育及成熟

新生兒出生時卵巢內可約有10萬-50萬個卵細胞。每個卵母細胞周圍有一層原始的卵泡細胞,也稱顆粒細胞,兩者之外還圍有一層基膜而形成一個始基卵泡。

由於垂體前葉促卵泡素FSH)的作用,始基卵泡開始發育,但99%以上都在開始發育後的不同階段自行退化、萎縮成閉鎖卵泡,一般每月只有一個發育成熟而排卵。在婦女一生中,能發育至成熟而排卵的卵細胞約有400-500個。青春期後,有的始基卵泡內的卵母細胞增大,其周圍顆粒細胞增生成復層,細胞表面FSH受體增多,卵母細胞的周圍形成一層透明膜,稱透明帶。透明帶之外的顆粒細胞呈放射狀排列,稱放射冠。同時在FSH作用下卵泡的發育及成熟卵泡周圍的間質細胞分化成內外兩層卵泡膜細胞。卵泡膜細胞分泌雄激素,經顆粒細胞中已活化芳香化酶的作用轉化為雌激素。雌激素與FSH的協同作用又使卵泡膜細胞和顆粒細胞膜上合成黃體生成素LH)受體。這些激素和血循環中滲出的液體及其他蛋白質等聚於顆粒細胞群之間隙中,稱卵泡液。卵泡液逐漸增多,空隙隨之增大,卵母細胞連同增殖的顆粒細胞層凸入空腔內形成卵丘。至此卵泡發育成熟,並移行至卵巢表面,呈透明的小泡狀,稱成熟卵泡。成熟卵泡B超儀顯示直徑約為18-25mm左右。

(二)排卵

成熟卵泡受垂體前葉黃體生成素(LH)的影響,卵泡膜溶解和破裂,卵泡液流出,成熟的卵母細胞及其周圍之卵丘一併擠出入腹腔,此過程稱排卵。排卵機理尚未完全闡明,最近有人認為,排卵可能與前列腺素引起成熟卵泡周圍的平滑肌纖維收縮有關。排卵一般發生在28天的月經周期中間,或下次月經前14天左右。排卵可由兩側卵巢輪流發生,或持續見於某一側卵巢。

(三)黃體的形成和萎縮

排卵後,卵泡壁塌陷,泡膜內血管破裂出血,於泡內凝成血塊,稱血體。其後卵泡壁的破口很快被纖維蛋白封閉而修復,血被吸收形成黃體。卵泡內遺留的顆粒細胞積聚黃色的類脂質顆粒而形成黃體細胞。於排卵後的7-8天,黃體發育達最盛期,直徑約1-3cm,色黃,突出於卵巢表面。

卵子受精,則黃體繼續發育為妊娠黃體,到妊娠10周後其功能由胎盤取代。若卵子未受精,黃體於排卵後9-10天(即月經周期第24-25天)開始萎縮,黃色消退,細胞變性,性激素的分泌量也減退,約至周期的28天子宮內膜不能維持而脫落,形成月經來潮。

萎縮的黃體歷時8-10周後,最終轉變成纖維化的白體,呈疤痕狀。

(四)卵巢分泌的激素

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兩種女性激素,即雌激素和孕激素,也分泌少量的雄激素。

1.雌激素主要由卵泡的卵泡內膜細胞、顆粒細胞分泌。在卵泡開始發育時,雌激素的分泌量較少,隨著卵泡的發育成熟,分泌量逐漸增高,至排卵前24小時達高峰,雌二醇分泌量可達400mg,以後稍減。黃體發育過程中分泌量又漸增加,黃體成熟時分泌量達第二次高峰。以後逐漸減少,至月經來潮前急劇下降到最低水平。其主要生理作用為:

(1)能促進卵泡的發育。如不足,將致卵泡發育停止而閉鎖。

(2)能促使子宮發育,子宮內膜增生,肌層增厚;能增加子宮平滑肌對催產素的敏感性和收縮力;能使子宮頸管粘液分泌量增多,質變稀薄,易拉成絲狀,以利精子通過。

(3)能促進輸卵管發育,並加強輸卵管節律性收縮,有利於孕卵的輸送。

(4)使陰道上皮細胞增生和角化,細胞內糖元增多,保持陰道呈弱酸性。

(5)促進乳腺管細胞增生,乳頭乳暈著色,乳房組織中脂肪積聚,通過對催乳素分泌的抑制而抑制乳汁分泌。

(6)對丘腦下部垂體反饋調節,有抑制性負反饋,也有促進性正反饋作用,即抑制腦垂體促卵泡素的分泌,促進腦垂體產生黃體生成素,因而間接對卵巢功能產生調節作用。

(7)促進水與鈉的瀦留

(8)促進骨中鈣的沉積,加速骨骺閉合。

2.孕激素為雄激素和雌激素合成的中間體,故卵巢、睾丸腎上腺皮質和胎盤內均有孕激素存在,主要由排卵後的黃體細胞及卵泡內膜細胞分泌。在卵泡早期孕激素在血中含量極微,至排卵前,因卵泡開始有黃素化,血中含量略有升高,排卵後隨黃體的發育,孕激素分泌量顯著增加,至排卵後7-8天黃體成熟時達高峰,每24小時分泌量可達30mg,以後逐漸下降,黃體的後半期急劇下降,月經來潮前達最低水平。其主要生理作用:

(1)使子宮內膜由增生期轉變為分泌期,降低子宮肌肉的興奮性,以利孕卵植入胚胎髮育

(2)抑制子宮頸內膜的粘液分泌,並使之粘稠。

(3)抑制輸卵管蠕動

(4)使陰道上皮細胞脫落、糖元沉積和陰道乳酸桿菌減少,酸性降低。

(5)促進乳腺腺泡發育,大劑量孕激素對乳汁的分泌有一定抑制作用。

(6)對正常的婦女有使體溫輕度升高的作用,排卵後基礎體溫可上升0.3℃-0.5℃。

(7)對丘腦下部和腦垂體僅有抑制性的負反饋作用,因而抑制腦垂體前葉黃體生成素和促卵泡素的釋放。

3.雄激素婦女體內雄激素主要來源於腎上腺皮質,卵泡外膜細胞和卵巢間質細胞可以產生極少量雄激素。雄激素可促使陰毛腋毛的生長,促進蛋白合成,促進肌肉生長和骨骼的發育,有促進紅細胞生成的作用。大量雄激素與雌激素有拮抗的作用。

四、生殖器官的周期性變化與月經

卵巢周期性變化時所產生的兩種主要激素即雌、孕激素,影響著生殖系統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是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並使之產生月經。此外,子宮頸、輸卵管和陰道上皮細胞也發生相應的周期性變化。

(一)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一般分為四個時期,但事實上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

1.增生期月經周期的第5-14天,相當於卵泡發育的成熟階段,子宮內膜顯著增殖是本期的主要特點。在新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月經後的子宮內膜,由基底層細胞再生修復,繼之迅速增殖,內膜中腺體增多,到增殖末期其厚度可達2-3mm,腺管由直管狀變為螺旋狀,腺上皮細胞由立方形變為高柱狀,胞核由底部逐漸移至中央,核下有空袍。間質增生變為緻密,細胞呈星狀,小動脈延長,呈螺旋形。

2.分泌期月經周期的第15-24天,相當於黃體成熟階段。黃體分泌大量孕激素及雌激素,共同作用於已增殖的子宮內膜,使之繼續增厚,腺體出現高度分泌現象,是本期組織學的主要特徵。此時,腺管進一步增大彎曲,切面呈鋸齒狀,腺腔內含有大量粘液。腺上皮細胞增大,胞核移向底部,胞漿內有許多分泌顆粒,間質出現水腫,間質細胞的胞漿增多,小動脈急劇增長,呈螺旋狀,明顯彎曲。到分泌晚期,內膜可達5-6n加厚,明顯地分為三層。①基底層:靠近子宮肌層,在月經周期中無明顯變化,月經後內膜的修復即從這一層開始。②海綿層:位於基底層之上,是內膜中最厚的一層,其中含有增生的腺體及血管,其切面呈疏鬆的海綿狀,有周期性變化,於行經時脫落。③緻密層:在子宮內膜的表面,腺體較小,也有周期性變化,故與海綿層合稱機能層。

3.月經前期,月經周期的第25-28天,相當於黃體退化期。如未妊娠,因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迅速下降,子宮內膜出現退行性變化,間質水腫逐漸消失,組織變緻密,腺管被壓,內膜的螺旋小動脈也受到擠壓而更加捲曲,使血流受阻變慢,於月經前4~24小時,螺旋小動脈出現局部痙攣性收縮,以致子宮內膜機能層缺血缺氧壞死。當血管收縮一定時間後出現舒張時,由於末端血管因缺氧損壞、破裂,血液溢出,引起內膜下小血腫

4.月經期月經周期的第1-4天,即月經來潮期,子宮內膜的主要特點為出血與脫落。由於血管破裂,流出的血液在海綿層底部形成許多小的血腫,加之酶的分解作用,使內膜成片狀或分散地從基底層逐漸脫落,與血液混合排出,即為月經。在子宮腔內的積血達一定量時,興奮子宮內壁,引起反射性的子宮頸鬆弛和子宮排空性收縮,所以正常經血呈間歇性排出。最後,整個機能層幾乎全部脫落,內膜表面留有腺管和血管斷端,沒有上皮遮蓋。

繼之,內膜創面又從基底層開始修復,由腺管斷端長出新上皮將內膜表面覆蓋;由血管斷端長出新血管,新血管垂直於內膜表面,細而長,但此時內膜極薄,厚約1-2mm,腺體小,腺管直,細胞呈方形,位於基底部。因此月經期實際上是上一周期的結束,又是新周期的開始。

(二)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變化

1.輸卵管的周期性變化在卵泡期,輸卵管上皮細胞受雌激素影響,纖毛細胞變寬大,核近表面,無纖毛細胞的核靠近基底部,細胞內無分泌顆粒。到黃體期,在孕激素作用下纖毛細胞變短小,無纖毛細胞則凸出於表面,且含大量糖元並有分泌,有利於孕卵在輸卵管運行過程中吸收營養。

2.子宮頸及其分泌物的周期性變化子宮頸粘膜周期性變化不明顯,但其腺細胞分泌粘液卻有周期性變化。月經乾淨後,體內雌激素水平低,子宮頸粘液分泌量也少,隨著雌激素水平的不斷提高,宮頸粘液的分泌量逐漸增多,且變稀薄而透明,狀若蛋清。至排卵期分泌量達高峰,粘液可延展拉成細絲狀,將粘液塗於玻片上乾燥後,顯微鏡下可見羊齒植物葉狀結晶,在月經周期的6-7天即可出現,至排卵前結晶形狀最典型。排卵後,在孕激素作用下,粘液變粘稠而渾濁,延展性也差,拉絲時易斷裂,塗片乾燥後鏡檢,羊齒植物葉狀結晶消失,代之以呈條索狀排列的橢圓體。

3.陰道細胞的周期性變化在排卵前,陰道上皮在雌激素影響下,底層細胞增生,漸漸演變成中層與表層細胞,表層細胞角化程度增高,細胞內糖元含量增多,經寄生於陰道內的陰道桿菌分解而成乳酸,使陰道內保持一定的酸度,從而抑制了致病菌的繁殖,稱之為陰道的自潔作用。排卵後陰道的上皮細胞在孕激素作用下,加速脫落,脫落的細胞多為中層細胞或角化前細胞。臨床上常根據陰道脫落細胞的變化了解卵巢功能。

五、性周期的調節

性成熟以後,由於卵巢周期性變化,使其生殖器官也產生相應的周期性變化,這種周期性變化稱性周期。卵巢分泌性激素並能作用於它的靶器官,主要是由丘腦下部和腦垂體調節的,稱為下丘腦-腦垂體-卵巢軸,此軸又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月經只是性周期的重要標誌,它正常與否可以反映整個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功能。

(一)丘腦下部對腦垂體的調節

已經證實,丘腦下部某些神經細胞具有內分泌功能,產生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CnRH)。GnRH為十肽類激素,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通過門脈循環到達並作用於垂體前葉,調節垂體兩種激素即促卵泡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的合成與釋放,使垂體的兩種促性腺激素離開細胞,進入血循環。丘腦下部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呈脈衝式分泌,平均每60-120分鐘分泌一次。在卵泡期脈衝的幅度和頻率均較高,在黃體期其幅度降低,頻率減慢。在下丘腦神經元細胞中存在著性激素的受體。

(二)腦垂體對卵巢的調節

腦垂體在GnRH作用下產生的兩種促性腺激素(FSH、LH)都是糖蛋白激素,能直接影響卵巢的周期活動。在卵巢的顆粒細胞和間質細胞膜上有FSH的受體,在FSH作用下,顆粒細胞的芳香化酶被活化,靠近卵泡的間質細胞分化成內外兩層卵泡膜細胞。同時FSH與雌激素的協同作用使顆粒細胞和卵泡膜細胞膜上合成LH受體。

因此,卵泡期,FSH可使卵母細胞增大,卵泡發育、成熟,並使卵泡內膜細胞及顆粒細胞產生雌激素。在排卵前24小時雌激素水平出現第一個高峰。

排卵期,FSH和LH協同作用,特別是LH的峰式釋放,導致成熟卵泡的破裂與排卵。

黃體期,LH主要作用於黃體細胞(顆粒細胞黃素化)產生孕激素,在排卯後7—8天達峰值。同時FSH作用於卵泡內膜細胞繼續產生雌激素,與孕激素同時出現第二個雌激素高峰。

腦垂體的FSH和LH也呈脈衝式分泌。腦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細胞具有GnRH和雌二醇的受體。

(三)卵巢激素的反饋作用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逆向地影響下丘腦和腦垂體產生和釋放其內分泌激素,這種作用稱為卵巢激素的反饋作用。如果產生促進作用則稱為正反饋,如果產生抑制作用則稱為負反饋。性激素所以有反饋作用是因為丘腦下部、腦垂體的功能細胞上有相應的受體。

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E2),有正、負兩方面的反饋作用,但其正反饋是有條件的。雌激素增加下丘腦GnP,H的釋放脈衝,壓低垂體FSH的釋放脈衝。因此卵泡期末,雌激素水平較高,LH頻率增加,雌激素在排卵前24小時第一個高峰時,不僅使下丘腦GnRH釋放脈衝增加,並且當E2分泌量達到734nmoVml時,又使丘腦下部的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也產生興奮性的正反饋作用,導致了LH血內水平的峰式變化,誘發排卵。必須明確,下丘腦分泌的GnRH主要調節垂體LH的合成與釋放。當GnRH脈

沖分泌的幅度和頻率增高時,則LH分泌增加;GnRH脈衝分泌的幅度和頻率降低時,對FSH的分泌有利。

孕激素(P)減少下丘腦GnRH釋放脈衝,對垂體不產生顯著的反饋。孕激素有抑制雌激素正反饋的作用,同時,孕激素和雌激素協同作用則產生較強的負反饋。因此,雌激素在黃體期出現第二個高峰時,由於同時有孕激素存在,不能出現LH的峰式變化。

綜上所述,丘腦下部』茵垂體-卵巢軸在大腦皮層控制下,通過調節與反饋,保持著內分泌的動態平衡,從而使卵巢發生周期性變化,並使育齡婦女的生殖器官發生周而復始的周期性變化。

32 婦產科基礎 | 婦科檢查 32
關於「中醫婦科/女性生殖系統解剖與生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