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小三陽』攜帶,性質很不相同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兩種「小三陽」慢性攜帶性質不同。為什麼說會有兩種小三陽呢?首先定義「小三陽」的概念:所謂「小三陽」是指慢性B型肝炎患者或B肝病毒攜帶者(注意,前者是肝炎,後者是攜帶者)體內B肝病毒的免疫學指標:即B肝表面抗原(HBsAg)、B肝e抗體(HBeAb)、B肝核心抗體(抗HBC)三項陽性,其中與「大三陽」的區別在於大三陽是e抗原陽性、e抗體陰性,而「小三陽」是e抗原陰性、e抗體陽性。

切記:「小三陽」患者分兩種情況,其一是病毒陰性的小三陽(肝功能正常),其二是病毒陽性的小三陽(肝功能異常 ),某些人常認為大三陽嚴重而小三陽就沒事,其實是一個認識誤區,病毒陽性小三陽的危害越來越受到肝病專業醫務者的重視。總體來說,小三陽應該有3種情況,兩種攜帶(自然攜帶、非活動性攜帶),一種肝炎。所謂自然攜帶,就是出生後在嬰幼兒期感染了一直都是攜帶狀態。所謂非活動性攜帶,則指剛開始是肝炎後來經過抗病毒治療使病毒水平降低、肝功能恢復正常。

本詞條主要討論的是兩種不同的攜帶狀態。不討論小三陽肝炎。

目錄

「小三陽」慢性無症状B肝病毒攜帶

這種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好,因為只是攜帶狀態,病毒含量很低,肝功能正常,一般沒有症状,除了不要喝酒,其他的與常人無異,不會影響生活,不會影響工作。

嬰幼兒時期感染B肝病毒,慢性化而成為「大三陽」的慢性攜帶者,病毒水平很高,經過幾十年,E抗原消失,「大三陽」轉為「小三陽」,HBV DNA再也檢不出之後的相當長的時期內,肝內仍可有微量病毒潛在,慢性B肝病毒攜帶自然恢復後的狀態是比較穩定的。

經過漫長的歲月,「小三陽」攜帶者肝細胞內只剩下少數B肝病毒,複製活性已經很低。新生的肝細胞很少再被傳染,已經感染的肝細胞終將衰老死亡,病毒感染的細胞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清除了病毒,B肝病毒感染不會是終生的

一般而言,這種經過漫長歲月、免疫活性逐漸發展,而病毒水平逐漸降低的「小三陽」攜帶狀態,都會穩定好轉,沒有意外情況發生「小三陽」肝炎是少見的。注意,這裡指的是發生小三陽肝炎(是肝炎,不再是攜帶了,說明肝功能有異常)。一般來說,區分是攜帶者還是肝炎患者,只要看其血清轉氨酶便可。轉氨酶正常的就是攜帶(自然攜帶或非活動性攜帶),轉氨酶升高的就是肝炎。

慢性非活動性B肝病毒攜帶

另一種「小三陽」攜帶來自抗病毒治療有效的患者,「大三陽」的E抗原轉陰,HBV DNA降低到檢測限以下,肝功正常,這就是干擾素療效的三終點;如果原來E抗原就是陰性,就只有後面的兩條。經過抗病毒治療恢復的「小三陽」或「小二陽」攜帶,現在叫做「非活動性B肝病毒攜帶」。

這種攜帶狀態不是很穩定,如果原來是「大三陽肝炎干擾素治療轉為非活動性攜帶,在100位非活動性攜帶者之中1年內大約有15%會複發,以後複發的就很少了。

「大三陽」肝炎經核苷類藥治療,需要幾年後E抗原才能轉陰而成為非活動性攜帶,但仍需延長治療,過早停藥大都要複發。

如果原來是「小三陽」肝炎,是變異病毒。經干擾素治療轉為非活動性攜帶,以後仍有不少會複發,最終能穩定攜帶的較少。經核苷類藥治療轉為非活動性攜帶,仍不能停藥,很長時間內仍需要繼續藥物維持治療。

總結:大體來說,大三陽肝炎的治療效果比小三陽肝炎要好。大三陽攜帶與小三陽攜帶均無需治療。再次強調:肝炎需要治療,攜帶者無需治療,但應定期複查,均不要喝酒。

忠告

某些慢性B型肝炎患者甚至非肝病專科醫務人員,都普遍存在一種認識,那就是認為「大三陽」好而「小三陽」不好,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想法。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都存在慢性B肝攜帶者慢B肝患者,如果是攜帶者,意味著病情相對穩定,基本沒有明顯的肝功損害,可以承受正常的工作、學習任務;如果是慢性活動性或肝硬化患者,就必須進行治療。所謂大、小三陽指的是B肝免疫指標中e抗原陽性還是e抗原陰性,陽性者為大三陽,陰性者為小三陽,它只反映機體的B肝免疫標誌物狀態,並不代表病情輕重或傳染性大小。病情輕重要看肝臟功能各項指標及肝臟影像、病理等指標,傳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載量。因此,大三陽患者中有許多攜帶者暫時不需要治療,但應定期複查,而小三陽患者也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首先明確病毒是否陽性(即HBV-DNA是否陽性),肝功是否正常,肝臟影像檢查是否有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征像。如果肝功異常,DNA陽性的「小三陽」是需要積極治療的,千萬不能用自己是「小三陽」而耽誤治療。

參看

站外連結

B肝科普知識

關於「兩種『小三陽』攜帶,性質很不相同」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