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根藤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穿根藤 | 中藥圖典 |
穿根藤 Chuān Gēn Ténɡ |
|
---|---|
別名 | 春根藤、木頭疳、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上木蛇、、白花風不動、山芡實、潭薏米、多泥紅、風不動藤、松筋藤 |
功效作用 | 祛風濕,壯筋骨,止痛,消腫。治風濕關節痛,咽喉腫痛,癰腫,疥瘡。 |
英文名 | Twig and leaf of Creeping Psychotria |
始載於 | 《福建中草藥》 |
毒性 | |
歸經 | 心經、肝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苦 |
【異名】春根藤(《廣東中藥》),木頭疳(《廣西藥植名錄》),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廣東中草藥》)。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節的枝、葉或全株。
目錄 |
植物形態
匍匐九節
多枝平臥灌木,常攀附於石上或樹上,莖上常生有不定根。葉小,紙質,對生;卵形、倒卵形或卵狀矩圓形,長1.5~6厘米,寬8~20毫米,先端短尖或鈍;托葉膜質,短鞘狀,早落。圓錐花序頂生,3歧,寬1.5~3.5厘米;萼管倒圓錐狀,裂片5,極短;花冠白色,外面稍呈秕糠狀,5裂,裂片略長於管;雄蕊5;子房2室,胚珠每室1顆。核果小,近球形,白色,長約5毫米。花期秋季。
生於山野間石上或樹上。分布我國南部。
採集
全年可采,割取枝葉,晒乾。
藥材
乾燥枝條粗者達6毫米,黑褐色,著生不定根,橫切面中心有髓。葉對生。枝端常帶有花序或果實,果實棕褐色,表面有稜線,頂端具宿萼,橫切面有2室。以葉多,無根頭、雜質者為好。
主產廣東,福建、廣西亦有。
少數地區將本品作絡石藤使用。參見"絡石藤"條。
化學成分
苦辛,平。
①《泉州本草》:"苦辛,平。"
②《廣東中草藥》:"澀微甘,微溫。"
功用主治
祛風濕,壯筋骨,止痛,消腫。治風濕關節痛,咽喉腫痛,癰腫,疥瘡。
①《廣州植物志》:"煎服或浸酒飲,壯筋骨,消風濕。"
②《廣東中藥》:"強壯劑,治腰痛;又為通經鎮痛藥,能消散瘡,去喉頭腫痛;又可治腰部骨節痛及關節疼痛。"
③《廣西藥植名錄》:"全株:治頭痛、氣痛、小兒疳積。莖、葉:消炎,解毒,去腐,接骨,祛風濕,治跌傷。"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搗汁或漫酒。外用:搗汁塗或研末調敷。
【選方】①治反胃噎膈:穿根藤鮮莖葉一兩,搗絞汁,酌加蔗漿調白酒送服。
②治小便渾濁:穿根藤干全草每次兩。水煎服或合豬小腸炖服。
③治腸風下血,每天大便五六次:一穿根藤莖連葉、槐花各一兩,一枝香五錢。水煎泡烏糖服。二穿根藤根一兩,水煎服。
⑤治痔腫:穿根藤鮮根搗絞汁,塗患處。
⑥治毒蛇咬傷:穿根藤全草四兩,浸白酒一斤,一星期後用,每服一小懷;另以棉花蘸此藥酒罨傷口。(選方出《泉州本草》)
|
關於「穿根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