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韋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瓦韋
Wǎ Wéi
瓦韋
別名 劍丹、七星草[北京]、骨牌草、小葉骨牌草、金星草、七星草、落星草、七星劍、小舌頭草、細骨牌草、大金刀、千隻眼、泡泡草、小肺筋
功效作用 利尿止血。治淋病痢疾咳嗽吐血牙疳
英文名 Herb of Thunberg's Lepisorus, Thunberg's Lepisorus
始載於 唐本草
毒性  
歸經 肺經小腸經
藥性
藥味

瓦韋

簡介

【別名】劍丹、七星草[北京]、骨牌草、小葉骨牌草、金星草

【來源】蕨類水龍骨科瓦韋屬植物瓦韋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lf.) Ching,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除去泥沙,晒乾。

性味歸經】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止咳。用於尿路感染腎炎痢疾肝炎眼結膜炎,口腔炎咽炎,肺熱咳嗽百日咳咯血血尿,發背癰瘡。

【用法用量】 3~5錢。

【備註】(1)如下同屬植物與前種同等入藥:1、小瓦韋(黃瓦韋)Lepisorus macrosphaerus (Bak.) Ching var. asterolepis (Bak.) Ching;2、粵瓦韋(劍丹)Lepisorus obscure-venulosus (Hayata) Ching;3、烏蘇里瓦韋(金星草)Lepisoru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 Ching。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目錄

藥理作用

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所含成分蛻皮甾酮對動物有降低血糖膽固醇的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含脫皮甾酮(ecdysterone)。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止血

考證

出自《唐本草》

科屬分類

水龍骨科  

主治

小兒高熱;驚風;咽喉腫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小便淋瀝澀痛;尿血;咳嗽咳血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250-1400m的林中樹榦、石上或瓦縫中。  

各家論述

1.《唐本草》:療淋。

2.《植物名實圖考》:治跌打損傷,酒煎服。

3.《江蘇藥植志》:有止血作用。

4.《浙江民間草藥》:止咳嗽吐血

5.《中國藥植圖鑑》:治痢

6.《廣西藥植名錄》:利尿。治蛇傷。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帶根莖全草,洗淨,晒乾或鮮用。

資源分布

分布於華東、西南及陝西、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用藥禁忌

凡中寒泄瀉者忌用。  

動植物形態

植株高6-20cm。根莖粗而橫生,密被黑色鱗片,下部卵形,向頂部長鑽形,邊緣有齒。葉遠生,有短柄或幾無柄;葉片革質,條狀披針cm,寬6-13mm,短漸尖或銳尖頭,基部漸變狹,楔形,通常無毛或下面偶有1-2鱗片;葉脈不明顯,孢子囊群直徑約3mm,位於中脈與葉邊之間,稍近葉邊,彼此接近;幼時有盾狀隔絲覆蓋。  

功效分類

清熱燥濕藥  

生藥材鑒定

乾燥全草,常多株卷集成團。根莖橫生,柱狀,外被鬚根及鱗片;葉線狀披針形,土黃色至綠色,皺縮捲曲,沿兩邊向背面反卷;孢子囊群10-20餘個,排列於葉背成2行。味淡弱,根莖味苦。以乾燥、綠色、背有棕色孢子囊群者為佳。

性味

寒;苦

藥材基源

為水龍骨科植物瓦韋的全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煅存性研末撒。

關於「瓦韋」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