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混合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涎腺混合瘤  

目錄

疾病概述

涎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涎腺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好發部位是腮腺頜下腺、腮部小涎腺,任伺年齡均可發生,以30-50歲為多見。男女發病無明顯差異。混合痼鏡下組織像複雜,可見腫瘤性上皮組織與黏液樣組織或軟骨樣組織。有人認為瘤變的上皮細胞有多向分化的潛能,因而形成了多形性腺瘤的複雜形態。 臨床表現: 混合瘤早期為無痛腫塊,生長緩慢。瘤體呈球狀,分葉狀或不規則,有結締組織被膜,但有時不完整。周圍邊界清楚、活動、質地中等硬度,有囊性變時,可能捫及波動。  

疾病別名

多形性腺瘤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疾病描述

多見於腮腺。表現為耳垂下出現腫塊,生長緩慢,無明顯症状,常偶爾發現。腫塊位置多較深,表面光滑,質中等,推之可動。腫塊向內發展,侵及咽旁間隙時,可使鼻咽口咽側壁內移,或軟齶膨隆。如腫塊固定,質硬,局部疼痛,或累及面神經,有混合瘤惡變可能。  

症状體征

多見於腮腺。表現為耳垂下出現腫塊,生長緩慢,無明顯症状,常偶爾發現。腫塊位置多較深,表面光滑,質中等,推之可動。腫塊向內發展,侵及咽旁間隙時,可使鼻咽、口咽側壁內移,或軟齶膨隆。如腫塊固定,質硬,局部疼痛,或累及面神經,有混合瘤惡變可能。  

疾病病因

1、好發於腮腺,其次為頜下腺及齶腺。 2、生長緩慢,周界清楚,質地中等硬度,表現呈結節狀,活動,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但腮腺深葉及齶部者由於周圍組織

的夾持固定作用而不活動。

3、涎腺造影顯示為良性佔位性病變。

4、生長加快、硬度增加、活動度下降甚至固定、面神經麻痹皮膚潰瘍等惡變徵象。  

診斷檢查

為明確頸部腫塊的原因及其性質,診斷時應注意以下各點:

1、詳細詢問病史 包括年齡、性別、病程長短、症状輕重、治療效果,以及有無鼻、咽、喉、口腔等器官受累的臨床表現,或發熱消瘦等全身症状。

2、臨床檢查 首先注意觀察兩側頸部是否對稱,有無局部腫脹,瘺管形成等現象。然後進行頸部捫診。檢查時受檢者頭略低,並傾向病側,使頸部肌肉鬆弛,便於腫塊之捫摸。檢查時注意腫塊之部位、大小、質地、活動度、有無壓痛或搏動,並應兩側對照比較。如前所述,成人頸部腫塊應考慮轉移性惡性腫瘤可能,因此,應常規檢查耳鼻咽喉、口腔等處,以便了解鼻咽、喉等處有無原發病灶。必要時可作鼻內窺鏡纖維鼻咽喉鏡檢查。

3、影像學檢查 頸部CT掃描除可了解腫瘤部位、範圍外,並有助於明確腫塊與頸動脈、頸內靜脈等重要結構的關係,為手術治療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但較小之腫塊,常不能顯影。為查找原發病灶,可酌情作鼻竇、鼻咽和喉側位等X線拍片檢查。對於頸部鰓裂瘺管甲狀舌管瘺管,可行碘油造影X線拍片檢查,以了解瘺管走向和範圍。

4、病理學檢查(1)穿刺活檢法:以細針刺入腫塊,將用力抽吸後取得的組織,進行細胞病理學檢查。適用於多數頸部腫塊者,惟其取得之組織較少,檢查陰性時,應結合臨床作進一步檢查。(2)切開活檢法:應慎用。一般僅限於經多次檢查仍未能明確診斷時。手術時應將單個淋巴結完整取出,以防病變擴散。疑為結核性頸淋巴結炎時,切開活檢後有導致傷口經久不俞愈可能,應注意預防。對於臨床診斷為涎腺來源或神經源性良性腫瘤者,由於腫瘤位置較深,術前切開活檢有時不易取得陽性結果,卻有使腫瘤與周圍組織粘連,增加手術困難之弊端,故一般於手術摘除腫瘤後再送病理檢查。  

治療方案

經頸側途徑摘除腫瘤,以便明確頸動脈、頸內靜脈、迷走神經舌下神經之位置,避免剝離腫瘤時誤傷。  

疾病預防

1、治癒:腫瘤全部切除,切口基本癒合。

2、好轉:手術切除不徹底,深部腫瘤有殘留。

3、未愈:未行手術治療,症状及體征無改善。  

用藥安全

1.在涎腺混合瘤中以腮腺混合瘤最為多見,並以良性占多數。任何年齡都可發生,男女無差別。

2.涎腺混合瘤必需手術治療,其對放射線不敏感,一般不能放療,由於此瘤為臨界瘤,帶瘤生存時間過長或不適當的處理刺激後可致惡變,因此一旦發現涎腺部位的腫塊應及時手術切除,切忌使用一些不明成分的藥物外敷治療。

3.本瘤一般生長緩慢,可較長時間無症状,但如發現生長加速,硬度增加等即提示惡變,應立即手術,但惡變後手術的預後遠不及良性期手術的預後好。

健康問答網關於涎腺混合瘤的相關提問

關於「涎腺混合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