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枇杷核
Pí Pá Hé
枇杷核
別名  
功效作用 化痰止咳,疏肝理氣。治咳嗽疝氣水腫瘰癧
英文名 Loquat Seed
始載於 本經逢原
毒性 無毒
歸經 腎經
藥性
藥味

枇杷核(《本經逢原》)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種子。

性味】苦,平。

①《本經逢原》:"大寒。"

②《現代實用中藥》:"苦,平。"

③《四川中藥志》:"性微寒,味苦,無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腎經。"  

目錄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種子。植物形態詳"枇杷"條。  

化學成分

種子含苦杏仁甙,蠟醇胺基酸:4-亞甲基-DL-脯氨酸、反-4-羥甲基-D-脯氨酸、順-4-羥甲基脯氨酸,脂肪酸,甾醇。又含澱粉和游離的氫氰酸。  

性味

苦,平。

①《本經逢原》:"大寒。"

②《現代實用中藥》:"苦,平。"

③《四川中藥志》:"性微寒,味苦,無毒。"  

功用主治

化痰止咳疏肝理氣。治咳嗽疝氣水腫,瘰癧。

①《綱目拾遺》:"治肝有餘諸症,氣實者可用。"

②《本草再新》:"治疝氣,消水腫,利關節,治瘰癧。"

③《現代實用中藥》:"鎮咳祛痰。"

④《四川中藥志》:"疏肝理氣。"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研末調敷。  

選方

①治咳嗽:枇杷核,硒干、搗碎,約六錢,煎湯,煮沸十多分鐘,臨服時加少量白糖或冰糖,一日兩次服用。(《浙江中醫雜誌》(10):32,1958)

②治瘰癧:枇杷干種子為末,調熱酒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藥用部位

枇杷的種子。  

性味歸經

苦,平。①《本經逢原》:「大寒。」②《現代實用中藥》:「苦,平。」③《四川中藥志》: 「性微寒,味苦,無毒。」《本草再新》:「入腎經。」  

古籍考證

出自《神農本草經》逢原。  

化學成分

種子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蠟醇(Cerylalcohol),胺基酸:4一亞甲基一DL一脯氨酸(4一Methylene-DL一proline)、反一4一羥甲基一D一脯氨酸(Trans一4一 Hydroxymethyl一D一proline)、順一4一個羥甲基脯氨酸(Cis一4一 Hydroxymethylproline),脂肪酸(有飽和的 C12一20 和不飽和的C14一20脂肪酸),甾醇。又含澱粉和游離的氫氰酸。  

相關選方

①治咳嗽:枇杷核,硒干、搗碎,約六錢,煎湯,煮沸十多分鐘,臨服時加少量白糖或冰糖,一日兩次服用。(《浙江中醫雜誌》(10):32,1958) ②治瘰癧:枇杷干種子為末,調熱酒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相關藥材

小葉枇杷 野枇杷 山枇杷根 山枇杷葉 山枇杷 金背枇杷花 金背枇杷葉 金背枇杷 枇杷木白皮 枇杷葉露

關於「枇杷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