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學總論/全身麻醉的併發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外科學總論》 >> 麻醉與復甦術 >> 全身麻醉的併發症
外科學總論

外科學總論目錄

一、呼吸系統併發症

(一)嘔吐反流窒息 嘔吐是通過一反射性動作迫使胃內容物排出。反流為胃內容物受重力作用或因腹內壓力的影響而逆流入咽喉腔。嘔吐或反流物易造成誤吸,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等,為全麻主要危險之一。

嘔吐及反流常發生於飽食後、腹內壓增高(如腸梗阻、產婦)、創傷失血休克、高顱壓及昏迷病人。某些藥物如乙醚硫噴妥鈉的作用,腹腔內臟及咽喉部操作的機械刺激,缺氧二氧化碳蓄積等都有影響。

為預防嘔吐和反流引起誤吸的意外,全麻前應嚴禁飲食,使用鎮靜、鎮吐或抗胃酸類藥,必要時作胃腸減壓。對飽胃患者的全麻應先行清醒氣管插管或快速插管,亦可用食管阻塞器,麻醉誘導力求平穩。

全麻下發生嘔吐和反流時,應立即取頭低位,使聲門高於食管入口,頭偏向一側,便於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因誤吸酸性胃液,尤其是出現胃酸誤吸症候群時,除氣管內吸引外,應使用氟美松氨茶鹼抗生素等藥物治療,為稀釋並中和胃酸可用生理鹽水10毫升進行氣管內沖洗和清吸,同時進行人工呼吸

(二)呼吸道梗阻 按部位分成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或兩者兼而有之。按性質分成機械性梗阻如舌後墜、分泌物或異物阻塞及機能性梗阻如喉或支氣管痙攣

1.舌後墜 全身麻醉下下頜松馳,使舌根後墜而堵塞咽喉通道,造成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梗阻,可聽到鼾音(打呼),正常睡眠時亦可出現。處理方法有:①托起下頜;②放入口咽鼻咽通氣道;③頭偏一側或肩背墊高頭後仰位(圖1-22)。麻醉病人未醒前頭底下不宜墊枕,以免發生舌後墜。

(1)舌根後墜而堵塞呼吸道

(2)當頭向後仰可使呼吸道通暢

(3)口咽導氣管法

(4)鼻咽導氣管法

Gmhgksdt.jpg
圖1-22 全身麻醉時上呼吸道梗阻及保持上呼吸道通暢的方法

2.喉痙攣 是一種防禦反射。硫噴妥鈉麻醉、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積可使咽喉部應激性增高;淺麻醉下對咽喉部的直接刺激如乙醚濃度突然增高、分泌物和手術操作刺激或是遠隔部位的刺激性反射,均可誘發喉痙攣。由於真聲帶或連同假聲帶關閉,造成呼吸困難,吸氣時雞鳴聲,發紺,重者窒息。處理原則是消除誘發原因,解除呼吸困難,包括吸除咽喉部異物、加壓吸氧或藥物治療。

3.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 常因膿性痰血液唾液或誤吸物等阻塞下呼吸道,表現為呼吸困難,三凹征,紫紺,肺部能聽到羅音,手壓呼吸囊感覺阻力增加。如不及時解除氣道阻塞,則因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而導致死亡。處理方法是及時用吸引器將氣道內分泌物吸出,應減淺麻醉以恢復病人咳嗽反射,或結合體位引流以排除痰液,同時要吸氧,堅持有效的人工通氣以維持較好的氧合。

4.支氣管痙攣 多發生在有哮喘史或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硫噴妥鈉、氣管插管、胃液刺激等都能誘發支氣管痙攣。常表現以呼氣為主的呼吸困難,肺部有哮嗚者。應予吸氧及用氨茶鹼、異丙嗪激素等藥物治療。

(三)呼吸抑制或停止 由於使用大量或快速靜脈注射對呼吸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藥肌松藥、全麻過深、體位不當、體濕下降等所引起。疾病和手術亦有影響。治療應針對病因、同時給氧吸入並維持有效的人工通氣。

二、循環系統併發症

(一)低血壓 發生低血壓常見原因:①藥物抑制或麻醉過深;②術中失血;③神經反射;④嚴重缺氧和酸血症;⑤手術操作的影響,收縮壓下降超過原來血壓水平的30%,就要影響到組織血流灌注,嚴重低血壓可導致循環功能衰竭而致死。治療應針對病因。如控制麻醉藥用量或麻醉深度,補充血容量,封閉神經反射區,糾正缺氧、水和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手術操作中應避免對心臟或大血管的壓迫,必要時使用升壓藥。

(二)心律失常 常見原因有:①二氧化碳蓄積和缺氧;②某些藥物(如氟烷)作用;③手術操作刺激;④神經反射;⑤電解質紊亂;⑥低溫等。需要緊急處理的心律失常有兩類:一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另一為頻發性早搏和室性心動過速。前者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或安裝起搏器治療。後者用利多卡因電擊轉復治療。至於常見的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則應針對病因而不難處理。

(三)心搏驟停 是麻醉和手術中最嚴重的併發症,一般都有明顯的原因,如病情危重、低血容量冠心病、嚴重缺氧和高碳酸血症、電解質或酸鹼平衡紊亂、低溫、麻醉藥逾量或中毒、神經反射、手術刺激等。應針對各種原因積極預防,早期發現和及時搶救以減少死亡。

32 氣管內插管術和麻醉裝置 | 局部麻醉 32
關於「外科學總論/全身麻醉的併發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