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吳茱萸根
Wú Zhū Yú Gēn
吳茱萸根
別名  
功效作用 行氣溫中,殺蟲。治腹冷痛泄瀉下痢風寒頭痛腰痛疝氣經閉腹痛蟯蟲病
英文名 Root of Medicinal Evodia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脾經腎經
藥性
藥味

吳茱萸根中藥名。為藥芸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吳茱萸的根或根皮。夏、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晒乾。具有行氣,暖中,溫腎燥濕等功效。《廣西民族藥簡編》:「根水煎服,治風濕骨痛。」但胃腸有熱者慎服。

  

目錄

基本信息

中藥名 吳茱萸根

漢語拼音 wu zhu yu gen

別名 吳萸根《集驗方》

原植物

1.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2.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var.officinalis (Dode)Huang

3.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var.bodinieri (Dode)Huang

科屬分類 芸香科

藥用部位 以植物的根或根皮入藥。

功效分類 行氣藥;溫里藥。

附註 植物描述,詳見詞條:吳茱萸、石虎、波氏吳萸。  

中藥藥性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熱。  

功效主治

溫中行氣;殺蟲。主治脘腹冷痛;泄瀉痢疾風寒頭痛;經閉腹痛;寒濕腰痛疝氣蟯蟲病。  

各家論述

①《本經》:「殺三蟲。」

②《別錄》:「根白皮:殺蟯蟲,治喉痹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小女子經產余血,療白癬。」

③《藥性淪》:「皮:能療漆瘡,主中惡,腹中刺痛,下痢不禁,治寸白蟲。」

④《食療本草》:「皮:止齒痛。」

⑤《重慶草藥》:「行氣,暖中,溫腎,燥濕。治心胃冷氣痛,寒濕腰腹脹痛,脾虛腹寒,泄瀉冷痢,經閉腹痛,疝氣,寒涼身痛,風寒頭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大量可用至30-60g;或浸酒;或入丸、散。  

藥材來源

來源考證

出自《神農本草經》。  

藥材基源

為藥芸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的根或根皮。  

產地溯源

主產於貴州、廣西、湖南、四川、雲南、陝西及浙江。  

藥方選錄

①治頭風痛:吳茱萸根30~60g。炖豬肉60g服。(《重慶草藥》)

②治寒氣經停,經閉腹痛:吳萸根60g,五穀根、柑子根各30g,水案板15g,橙子根30g。炖殺口肉服。(《重慶草藥》)

③治寸白蟲:吳茱萸根(干,去土,切)一升。以酒一升浸一宿,平旦分服。(《千金要方》)

④治脾勞熱,有白蟲脾中為病,令人好嘔:吳茱萸根大者一尺,大麻子八升,橘皮二兩(切)。上三味,銼茱萸根,搗麻子,並和以酒一斗,漬一宿,微火上薄暖之,三上三下,絞去滓。平旦空腹為一服取盡,蟲便下出,或死或半爛,或下黃汁。(《刪繁方》茱萸根下蟲酒方)

⑤治肝勞生長蟲,在肝為病,恐畏不安,眼中赤:雞子五枚(去黃),乾漆四兩,蠟、吳茱萸根皮各二兩,粳米粉半斤。上五味,搗茱萸皮為末,和藥銅器中煎,可丸如小豆大。宿勿食,旦飲服一百丸,小兒五十丸,蟲當爛出。《千金要方》)

關於「吳茱萸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