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案板
|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水案板 | 中藥圖典 |
| 水案板 Shuǐ àn Bǎn |
|
|---|---|
| 別名 | 掃爾得木 |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除濕利水。主目赤腫痛;瘡癰腫毒;黃疸;水腫;痔瘡出血;蛔蟲病 |
| 英文名 | Herb of Floatingleaf Pondweed |
| 始載於 | 《西藏常用中草藥》 |
| 毒性 | |
| 歸經 | 胃經、脾經、大腸經 |
| 藥性 | 涼 |
| 藥味 | 甘、苦 |
水案板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掃爾得木(藏名)。
【來源】為眼子菜科植物浮葉眼子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浮葉眼子菜 。
【採集】8~10月採收。
【性味】甘微苦,涼。
【功用主治】解熱,利水,止血,補虛,健脾,治結膜炎。牙痛,水腫,黃疸,痔瘡,蛔蟲病,干血癆,小兒疳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5錢。
|
||||||||||||||||||||||||||||
出自A+醫學百科 「水案板」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B0%B4%E6%A1%88%E6%9D%BF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水案板」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