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丙胺
A+醫學百科 >> 甲基苯丙胺 |
甲基苯丙胺,即冰毒,由鹽酸麻黃素合成,又稱去氧麻黃素。甲基苯丙胺興奮中樞神經,具有欣快、警覺及抑制食慾之作用,重複使用會成癮。中國不生產苯丙胺類藥物,也嚴禁在臨床上使用。
性 狀:
微帶苦味,呈白色,為結晶體或粉末狀易溶於水,純度高達95%以上。
濫用方式:
甲基苯丙胺藥用為片劑,作為毒品用時多為粉末,也有液體與丸劑。採用靜脈注射方式吸食的比較多
說 明:「冰」的濫用者,採用靜脈注射的目的是為了捕捉和感受一種短暫即逝的強烈快感或興奮,這種體驗對濫用者的求藥行為起著正性強化作用。快感過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嚴重抑鬱、疲勞和激怒,這是一種痛苦的體驗,這種痛苦與再次尋味「快感」的強烈慾望相交織,導致強迫性用藥行為。這種使用毒品方式,極易導致精神病狀態,表現出活動過度,情感衝動,野蠻,妄想,偏執狂,幻覺甚至有殺人傾向。此種狀態過後,出現一種極度衰竭和抑鬱狀態,也有因嚴重抑鬱而自殺者。
毒 害:
興奮中樞神經,具有欣快、警覺及抑制食慾之作用,重複使用會成癮;中毒症状包括多話、頭痛、錯亂、高燒、血壓上升、盜汗、瞳孔放大、食慾喪失。大劑量使用引起精神錯亂,思想障礙,類似妄想性精神分裂症,多疑、幻聽、被害妄想等;長期使用導致器官性腦症候群。有高血壓及腦中風之危險。停用之脫癮症状包括精神獃滯 、昏睡、易怒、煩躁不安、憂慮,有自殺的傾向。
丙胺類興奮劑具有強烈的中樞興奮作用。濫用者會處於強烈興奮狀態,表現為:不吃不睡、活動過度、情感衝動、不講道理、偏執狂、妄想、幻覺和暴力傾向。苯丙胺使用過量會產生急性中毒,通常表現為不安、頭昏、震顫、腱反射亢進、話多、易激惹、煩躁、偏執性幻覺或驚恐狀態,有的會產生自殺或殺人傾向。可出現心血管病症狀如頭痛、寒戰、面色蒼白或發赤、心悸、心律不齊、心絞痛、血壓升高、血壓降低或循環性脫虛;還可出現腸胃功能障礙如口乾、口中有金屬味道、厭食、噁心、嘔吐、腹瀉、腹部絞痛;嚴重的可產生驚厥、腦出血、昏迷致死。慢性中毒可造成體重減輕和精神異常(即苯丙胺精神病,或稱妄想障礙,出現幻覺、妄想狀態,酷似偏執性精神分裂症)。同時,也會發生其他濫用感染合併症,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症和性病、愛滋病等。
過量的使用冰毒可導致急性中毒。嚴重者出現精神混亂、性慾亢進、焦慮、煩躁、幻覺狀態。長期濫用可造成慢性中毒、體重下降、消瘦、潰瘍、膿腫、指甲脆化和夜間磨牙。靜脈注射方式濫用者可引起各種感染合併症;包括肝炎、細菌性心內膜炎、敗血症和愛滋病等。高劑量或重複使用「冰」可產生中毒性精神病,表現有被害妄想、幻覺,多為幻視,也可能出現聽幻覺和觸幻覺。現代醫學稱之為苯丙胺精神病。毒品的耐受性隨長期使用而增加,對於未產生耐受的人,使用苯丙胺30毫克便會引起中毒。而有報導,長期濫用者,為了達到初期使用時的欣快效應,竟將劑量增至2000毫克,這極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驚闕、昏迷甚至死亡。
簡 介:
冰毒,即興奮劑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故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Ice)。由於它的毒性劇烈,人們便稱之為「冰毒」。冰毒最早由日本人發明。二次大戰時,日本侵略者給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戰鬥力。50年代在我國叫「抗疲勞素片」,1957年在重慶曾出現過吸食冰毒的成癮人群。1962年,在山西、內蒙古等地也發生過濫用的問題。後來國家禁止了去氧麻黃素的生產、銷售與使用。該藥小劑量時有短暫的興奮抗疲勞作用,故其丸劑又有「大力丸」之稱。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譯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稱,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稱。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黃素化學結構基礎上改造而來,故又有去氧麻黃素之稱。
麻黃草 冰毒屬於苯丙胺類中樞神經興奮劑,是我國規定管制的精神藥品。苯丙胺藥物強烈的興奮作用使它們剛應用於臨床不久就開始被濫用。從1932年起就有人為尋求感官刺激而吸食安非他明。冰毒(甲基安非他明)雖然問世較晚,但是它見效快、藥效維持時間長的特點使它蔓延速度極快。1996年11月25日聯合國禁毒署在上海召開的國際興奮劑專家會議上,一致認為苯丙胺類興奮劑將逐步取代本世紀流行的鴉片、海洛因、大麻、古柯鹼等常用毒品,成為21世紀全球範圍濫用最為廣泛的毒品。
中國所有涉及苯丙胺類毒品的案件無一不與境外的販毒集團有關。近幾年來中國廣東、福建等地的公安機關破獲了多起港、台毒品犯罪集團在大陸非法生產、走私和銷售冰毒的案件,繳獲了大量毒品、半成品及化學配劑,搗毀了設在我東南沿海省市的多個地下冰毒加工廠(點),給國際制、販冰毒的犯罪活動以有力的打擊。吸食冰毒可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在人體內的作用快而強,一旦斷藥,會出現戒斷症状。用藥後精神興奮、性慾亢進,對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導致激動不安和暴力行為。
|
|
關於「甲基苯丙胺」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