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與健康/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免疫與健康》 >> 感染與免疫 >> 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理
免疫與健康

免疫與健康目錄

(1)急性黃疸型肝炎多見於甲、戊型肝炎,病程2-4個月,病程的階段性較為明顯,可分為3期。

黃疸前期:多數起病較急,有畏寒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厭油膩尢為突出。腹痛腹瀉、肝區痛,尿色日漸加深,至本期末呈濃茶樣。有些病例有發熱,頭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類似感冒。本期體征多不明顯,少數病例有淺表淋巴結腫大。本期持續1-21天,平均5-7天。

黃疸期:自覺症状可開始好轉,發熱可減退或消失。但尿色持續加深,鞏膜皮膚出現黃染,約一周左右達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內可出現肝內硬阻性黃疸表現,黃疸迅速加深,皮膚瘙癢,大使顏色淺,心動過緩等。肝多有腫大,可達肋下1-3厘米,質地充實,有壓痛叩擊痛、部分病人可有輕度腫大,肝功檢查有明顯異常,本期持續2-6周。

恢復期:此期黃疸和其他症状逐漸消退,精神、食慾明顯好轉,肝脾開始回縮,肝功能亦逐漸恢復正常,有些病人有口苦、肝區鈍痛、腰酸、腹脹等症状遷延較久。本期持續2-16周,平均1月左右。

(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是一種輕型肝炎,可發生任一型病毒性肝炎中,由於無黃疸不易被發現,而成為重要的傳染源,實際上本型較黃疸型為多,大多緩慢起病,臨床表現除無黃疸外,其他均與黃疸型相似而較輕,部分病人可無明顯表現,肝功能損害亦甚輕微。本型病程長短不一,大多見於3-6個月內康復,部分病例可遷延或轉為慢性,多見於B肝C肝

(3)慢性肝炎見於乙、丙、丁型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而仍有臨床及實驗室肝炎表現者。為反映肝功能損害程度將臨床分3度。

輕度:病情較輕,症状多不明顯,多數屬於無黃疸型,一般為急性肝炎病程超過6個月,臨床上仍表現有輕度乏力,疲倦、納差上腹不適和腹脹等一般症状,肝臟有腫大及叩擊痛、壓觸痛。生化指標僅1或2項輕度異常。

中度:病情稍重,病程多超過一年,症状亦較顯著,如明顯乏力、納差、腹脹和不適亦較明顯,肝臟腫大,叩觸痛明顯,常有自發性疼痛不適,生化指標居於輕度和重度之間。

重度:病情重,病程多在一年以上,帶有持續的明顯肝炎症状,反覆波動不愈,如顯著乏力、倦怠、納差、便溏等。可有肝病面容、痤瘡肝掌蜘蛛痣、肝臟腫大,質較硬,有叩觸痛。脾臟進行性腫大,還可有肝外多臟器損害的表現。ALT反覆或持續升高,白蛋白減低,A、G比例異常,丙種蛋白升高。凡白蛋白、膽紅素凝血酶原活動度三項中有一項達重度者,即有助診斷。

32 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 |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相關疾病 32
關於「免疫與健康/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