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面顱整體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骨及骨連接 >> 顱骨及其連接 >> 面顱整體觀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15塊面顱骨結合構成面部的骨骼,主要形成眶orbit, 鼻腔nasal cavity,口腔oral cavity, 以及血管神經通過的顳下窩infratemporal fossa和翼齶窩pterygo-palatine fossa。

1.眶:

為四邊錐體形,尖向後(圖3-59),有視神經管顱腔;底向前,形成四邊形眶緣,開口對向面部,在眶上緣可見眶上切跡眶上孔眶下緣下方有眶下孔。眶的四壁厚薄不等,上壁與顱前窩相鄰,在上壁的前外側部有淚腺窩,前內側有滑車窩(或棘);內側壁最薄,上篩骨迷路相鄰,壁的前方有淚囊窩向下經鼻淚管通鼻腔,內側壁的上緣有篩前孔和篩後孔;下壁下方為上頜竇,下壁上面可見眶下溝,向後延續達眶下裂,向前經眶下管出眶下孔;外側壁最厚,其後部和眶下壁之間有眶下裂通顳下窩和翼齶窩,和眶上壁之間有眶上裂顱中窩

Glxoh8ku.jpg

圖3-59 顱的前面觀

歸納起來,眶與周圍的交通渠道及通過結構主要有:視神經通過視神經管入顱腔;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展神經三叉神經第一支(眼神經)自顱腔經眶上裂眶;眶上神經經眶上孔(切跡)至額部,三叉神經第二支(上頜神經)經眶下裂、眶下溝、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眼動脈經視神經管入眶;眼靜脈經眶上裂後行,眶下動脈由眶下裂至眶下孔。此外,淚腺位於淚腺窩內,分泌的淚水經結合膜囊、淚小管淚囊,經鼻淚管下泄入鼻腔。

2.骨性鼻腔

骨性鼻腔位於顱腔之下(圖3-60,3-62),口腔之上,兩側為篩竇上頜竇和眶,前方的開口為梨形,叫梨狀孔,後方的一對開口叫鼻後孔,篩骨垂直板犁骨組成鼻中隔將鼻腔分成兩半。鼻腔的頂主要為篩骨的的篩板篩孔中有嗅神經通過;底是由上頜骨齶突齶骨水平板組成的骨性硬齶,硬齶前方正中有切牙孔鼻腔外側壁上有上、中、下三個鼻甲(圖3-61),為薄而捲曲的骨片,上、中鼻甲較小,是篩骨迷路的一部分,下鼻甲較大,是獨立的面顱骨。三個鼻甲下方前後方向的通道分別叫上、中、下鼻道,在鼻中隔兩側未被鼻甲分隔的部分叫總鼻道。在上鼻甲後上方有一小空間,叫蝶篩隱窩,其側壁上的蝶齶孔,是神經和血管通過處。此外,在下鼻道有鼻淚管下口。

Glxohcws.jpg

圖3-60 鼻腔外側壁

鼻旁竇paranasal sinuses是位於鼻腔周圍的含氣空腔,共有四對,依所在骨命名。上頜竇在上頜骨體內,開口在中鼻道(圖3-61),竇的最低處比開口低,化膿時不易流出。額竇額骨鱗部內,有時也可擴大到眶部中,有骨性隔將額竇分成左右份,分別開口於左右側鼻腔的中鼻道前方。篩竇即篩骨迷路中多數空泡,分群通鼻腔,前、中群開口中鼻道上部,後群開口在上鼻道。蝶竇位於蝶骨體內,也有隔分開,有兩個開口分別通向左右側蝶篩隱窩。

Glxohad5.jpg

圖3-61 鼻旁竇及其開口

Glxohbqj.jpg

圖3-62 顱的冠狀斷面(通過第三磨牙

3.骨性口腔

骨性口腔位於骨性鼻腔下方,前面和兩側為上頜骨牙槽突和上牙,下頜骨體、牙槽突和下牙。下面和後面敞開,活體上附有軟組織。上面為骨性硬齶,其前方正中有切牙孔,後方兩側有齶大孔齶小孔,都是血管和神經的通道。

4.顳下窩

顳下窩位於顴弓下方,下頜支的內側,前方為上頜骨體,後下方敞開。窩中有咀嚼肌填充,還有重要神經血管穿行其間。有三叉神經第三支(下頜神經)經卵圓孔進入窩內,然後向不同方向發出分支,其中下牙槽神經下頜孔下頜管至下牙及頦孔。另外,頜內動脈經顳下窩至翼齶窩,其分支中有腦膜中動脈穿棘孔入顱腔。

5.翼齶窩

翼齶窩位於顳下窩前內側(圖3-63),是一個更小的空間,前方有上頜骨,後方有蝶骨翼突,內側以齶骨垂直板與鼻腔分隔。翼齶窩後方經圓孔通顱腔,經翼管破裂孔,前方經眶下裂通眶,內側經蝶齶孔通鼻腔,外側與顳下窩相通,向下經翼齶管出齶大孔和齶小孔通口腔。窩內主要有三叉神經第二支(上頜神經)及其分支和血管通過。

Glxohfht.jpg

圖3-63 翼、齶、窩

32 面顱各骨 | 顱骨的連接 32
關於「人體解剖學/面顱整體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