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腮腺咬肌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人體解剖學》 >> 頭部 >> 面部淺層與腮腺區 >> 腮腺咬肌區
人體解剖學

人體解剖學目錄

腮腺咬肌區的前界為咬肌前鋒;後界為乳突二腹肌後腹上緣及胸鎖乳突肌上份前緣;上界為顴弓外耳道;下界為下頜骨下緣;深部的莖突至咽、舌諸肌及血管神經;淺面覆以淺筋膜皮膚。本區內的結構有腮腺、咬肌、上頜動脈面神經、面後靜脈及頸外動脈等。

此區的層次不很分明,由淺入深大致為皮膚、淺筋膜、淺層的血管、神經分支和腮腺管、腮腺咬肌筋膜、腮腺淺部和穿行於腮腺內部及深面的血管、神經、咬肌、下頜支以及腮腺深部等。

1.腮腺parotid gland(圖10-3、8)

(一)位置和分部

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對,位於外耳道的前下方,上平顴弓,下至下頜角,後抵乳突前緣,前緣達咬肌表面。腮腺體積個體差異較大,重15-30克,其形態不規則,約呈楔形,楔形的底位於淺面,尖向前內適對咽側壁,由於腮腺包繞在咬肌、下頜支和翼內肌的後方,故可將腮腺分為淺部、深部及峽部。淺部覆蓋於下頜支和咬肌後份的淺面,呈三角形;深部位於下頜支深面,呈錐體狀突向咽側壁。當深部發生腫瘤時,因位置較深從表面不易察覺,從口腔內咽側壁上可見隆起。淺部和深部的連接處為峽部,位於下頜支的後緣。

(二)腮腺導管parotid duct

長約3.5-5厘米,由腮腺前緣發出,距顴弓下緣約1厘米處橫行向前,經咬肌淺面至該肌的前緣,繼而以直角轉向內方,穿過頰脂體頰肌、開口於頰粘膜上的腮腺管乳頭,此處適對上頜第二磨牙。由耳輪腳鼻翼和口角連線中點作一連線,該線的中1/3即腮腺管的表面投影。與腮腺管伴行的有面神經的頰支,面橫動、靜脈。副腮腺多位於於腮腺管起始部上方,導管匯入腮腺管,其出現率約為20%。

2.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咬肌筋膜來自頸深筋膜的淺層,在腮腺的後緣分成淺、深兩層,包繞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腮腺前緣淺、深兩層筋膜又合為一層,覆於咬肌的表面,叫做咬肌筋膜。腮腺鞘的淺層特别致 密,並發出許多小隔將腮腺分為許多小葉,因而腮腺發炎化膿時,表面不易摸出搏動;深層較為薄弱,因而膿液易向深部擴散。

3.腮腺與面神經關係(圖10-3、9、10)

由於面神經在顱外的行程中穿經腮腺,故以腮腺為準將之分為三段。

(一)腮腺前段 是以莖乳孔至進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長約1-1.5厘米。在乳突前緣中點,主幹距皮膚表面約2-3厘米,此處可顯露面神經干 。

(二)腮腺內段在腮腺內面神經通常分為上、下二干,上干較粗,下幹略細。由兩干發出若干分支,互相交織成網。此段面神經位於頸外動脈和面後靜脈的淺面,腮腺發生炎症或腫瘤時,可壓迫面神經,產生面癱

(三)腮腺後段 由腮腺內的面神經網發出的9-12個分支,分成顳、顴、頰、下頜緣和頸等5組從腮腺淺部的前緣、上緣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支配表情肌

4.腮腺的毗鄰及穿經腮腺的結構(圖10-3、9、10)

腮腺的上緣鄰接顴弓、外耳門道及顳下頜關節。由前向後有面神經顳支、灄淺動、靜脈、耳顳神經穿出腮腺上緣。腮腺的前緣緊貼咬肌表面,自上而下有面神經顴支、面橫動、靜脈、面神經的頰支的上主支、腮腺管及面神經頰支的下主支穿出。腮腺的下端有面神經的下頜緣支頸支與面後靜脈穿出。腮腺的後緣鄰接乳突前緣、二腹肌後腹及胸鎖乳突肌的上份。腮腺的淺面有位於耳屏前方皮下的耳前淋巴結、還有耳大神經的前支越過。腮腺的深面有許多主要血管神經,如頸內動、靜脈、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經,以及附著於莖突 上的肌肉。以上結構總稱「腮腺床」。

Gm7betkg.jpg

圖10-8 腮腺和面側區不平斷面(右側,上面觀)

Gm7bes6n.jpg

圖10-9 穿經腮腺的結構

Gm7beuo5.jpg

圖10-10 腮腺及穿經其中的血管、神經

縱行穿過腮腺的結構有頸外動脈、顳淺動靜脈、面後靜脈及耳顳神經;橫行穿過腮腺的結構有面神經的分支、上頜動、靜脈、面橫動、靜脈等。

參看

32 面部淺層結構 | 面部淺層和腮腺肌區的解剖步驟與方法 32
關於「人體解剖學/腮腺咬肌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