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一枝蒿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九味一枝蒿
Jiǔ Wèi Yì Zhī Hāo
九味一枝蒿
別名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感冒支氣管炎扁桃體炎;肋腺炎;赤白痢疾;外傷出血
英文名 all-grass of Manybractelole Bugle
始載於 中國植物志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A-jaga bracteosa Wall

別名:地膽草(大理)、痢止蒿(麗江)、「賽西林」(嵩明、楊林)。

科屬:唇形科Labiat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矮小,具匍匐莖,從基部分枝,長10-30厘米,被灰白色長柔毛或綿狀長柔毛,以幼嫩部分為密,有花的莖直立,高約10厘米。葉片堅紙質,基生葉匙形或倒披針形,長2-4厘米,寬0.7—1.2厘米,柄長1—1.5厘米;莖生葉倒卵形或幾圓形,長1—1.5厘米,寬0.6—1厘米,頂端鈍或幾圓形,基部楔形,下延,邊緣具不顯著或不整齊的波狀圓齒,兩面被疏柔毛或糙伏毛。穗狀輪傘花序頂生,從莖中部向上漸密集;苞片大,下部者葉狀,均被綿狀長柔毛,邊緣具缺刻。萼鐘形,具10脈,長4.5-6毫米,裡面無毛,具5齒,齒鑽狀三角形,長為萼的1/2或略長,頂端銳尖,具長柔毛狀緣毛;花冠管狀,紫色或淡紫色,有深紫色斑點,內藏,裡面被微柔毛及疏柔毛,近基部具毛環;檐部二唇形,上唇短,頂端微凹,下唇寬大,中裂片倒心形,側裂片長圓形;雄蕊花絲粗壯,具長柔毛,花絲與花藥相接處,有時具白色小突起;子房無毛;花盤裂片不明顯,前方具1密腺。小堅果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狀三棱形,背部具網狀皺紋,合生面占腹面2/3或更多。花期4-6月,果期5-6月或稍晚。  

分布及生境

產滇中及滇東南(昆明、羅次以南,大理、蒙化以東,文山、綠春以北),海拔1500-1900米的開闊山坡的稀疏矮草叢中,土質略肥沃的地方。我國四川(會理)亦產。此外,阿富汗,印度,尼泊爾,緬甸以及克什米爾地區亦有。  

藥用價值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用於止血消炎,據嵩明、楊林報導,每用8分,相當於40萬單位的青黴素

【藥 名】:九味一枝蒿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唇形科植物九味一枝蒿的根。

【功 效】:收斂止血、解毒消腫

【主 治】:治吐血便血衄血或金創刀傷所致出血

性味歸經】:苦、澀,平。入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克。外用,搗敷。

【別 名】:地膽草、痢止蒿(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生長於四川西南部,雲南中部、中南部及西部。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含蠟酸(cerotic),棕櫚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s ),亞油酸(linoleicacids),葡萄糖,阿糖,酚酸(phendic acids),B-谷甾醇(B-sitosterol), r-谷甾醇(r-sitosterol)及一種未鑒定的無色板狀結晶 C40 H82 O,溶點 94℃。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 全草灰綠色。莖細方柱形,紫紅色,密被白色柔毛;匍匐莖節上有根。基生葉匙形或倒披針形,具長柄;莖生葉對生,柄漸短,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倒闊卵形或近圓形,長1-1.5cm,寬0.6-1cm,先端鈍,基部楔形,下延,邊緣具波狀鈍齒,上部葉先端3淺裂,具緣毛,兩面有白色柔毛;葉柄疏被白色柔毛。輪傘花序腋生,苞葉密被綿狀長預知毛,邊緣有具缺刻及緣毛;花梗短,有柔毛,花萼鐘形,外被柔毛,花冠唇形,紫色或淡紫色,有深紫色斑,外被微柔毛及淡色腺點,內面近基部具毛環。小堅果橢圓狀三棱形,背面有網狀皺紋,果臍占腹面2/3以上。氣微,味苦。以葉多、色綠、味苦者為佳。

關於「九味一枝蒿」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