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陳倉米
Chén Cānɡ Mǐ
別名 老米、陳廩米、陳米、火米、紅粟、陳稟米
功效作用 理脾助氣,調胃止瀉。主治脾虛胃弱,精神不振,煩渴久泄
英文名 store rice for a long time, old rice
始載於 食性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脾經大腸經
藥性
藥味

陳倉米的功效介紹】:

陳倉米 (《食性本草》)

異名】陳廩米(《別錄》),陳米(《百選方》),火米、老米、紅粟(《綱目》)。

【來源】為儲存年久的粳米.

性味】甘淡,平. ①《別錄》:咸酸,溫,無毒。

②《千金.食治》:味咸酸,微寒,無毒。

③《千金翼.本草》:味咸酸,溫,無毒。

④《日用本草》:酸,平涼。

⑤《本草從新》:甘淡,乎。

⑥《本草述鉤元》:味淡咸酸,其性多涼,炒食則溫。

【歸經】①《本草求真》:入胃,兼入心、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陽明經。

【功用主治-陳倉米的功效】養胃,滲濕,除煩。

治病後脾胃虛弱,煩渴,泄瀉反胃,噤口痢。

①《別錄》:主下氣,除煩渴,調胃,止泄。

②《食療本草》:炊作乾飯食之,止痢補中益氣,堅筋骨,通血脈,起陽道。

又毒腫惡瘡,久陳者蒸作飯,和酢封腫上。

心痛,研取汁服之。

北人炊之於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臟六腑之氣。

③《日華子本草》:補五臟,澀腸胃

④《綱目》:調腸胃,利小便,止渴除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或入丸、散。

【選方】①治吐痢後大渴,飲水不止:陳廩米(水淘淨)二合,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晚食前再煎服。

(《聖濟總錄》陳米湯) ②治暑月吐瀉:陳倉米二升,麥芽四兩,黃連四兩(切)。

同蒸熟,焙,研為末,水丸,梧子大。

每服百丸,白湯送下。

(《綱目》) ③治噤口痢,不拘赤白:陳倉米,赤痢用三錢,白痢用七錢,赤白相兼用五錢;黃連,赤痢用七錢,白痢用三錢,赤白相兼用五錢。

上銼,水一鍾半,煎至七分,露一宵,空心溫服。

(《古今醫鑒》倉連煎) ④治胃反及膈氣不下食:陳倉米(焙乾,為末)五兩,沉香末五錢。

令勻,米飲調下。

(《普濟方》)

【名家論述】①《本草述》:五穀為養,而更取其陳者,謂其氣味俱盡,還歸於淡。

淡乃五味之主,可以養胃氣,且淡能滲濕,即化滯熱,是又可以裕脾陰。

故方書中療滯下噤口有倉廩湯,因胃氣虛而熱乘之,故用參、苓,乃以羌、獨、柴胡升達其胃氣,並散其毒氣,必入陳米養脾陰,使不為熱毒所並。

又吐利後大渴不止,獨以陳倉米湯療之。

是二者足征其於脾胃之陰氣大有裨也。

止言其養胃者,殊未親切,試思下多則亡陰,而茲味之主治,在瀉利居多,猶得泛然以養胃為其功乎哉? ②《本草求真》:陳倉米,即米多年陳積於倉而未用者也。

凡米存積未久,則性仍舊未革,煮汁則膠粘不爽,食亦壅滯不消。

至於熱病將愈,胃氣未復,猶忌食物戀膈,熱與食郁,而煩以生,必得沖淡甘平,以為調劑,則胃乃適。

陳米汁液既枯,氣味亦變,服此正能養胃,除熱去煩,是以古人載此,既有煮汁養胃之功,復有祛濕除煩之力。

一切惡瘡,百藥不效者,用此作飯成團,火煅存性,麻油、膩粉調敷,可知沖淡和平,力雖稍遜,而功則大,未可忽也。

關於「陳倉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