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菊花葉
Jú Huā Yè
菊花葉
別名 容成
功效作用 清肝明目;解毒消腫。主頭風目眩疔瘡癰腫
英文名 Chrysanthemum leaf
始載於 名醫別錄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名稱: 菊花葉

別名:菊花葉(潮汕)、四季菊(揭陽)、野菊花葉(汕頭)。

形態:本品為菊科菊屬的白花者。人工栽培。多年生宿根草本。莖直立,帶木質,多分枝。葉大小不一,互生,葉片卵形網狀分裂,裂片有缺刻和鋸齒。秋冬開花,頭狀花序,有大有小,外周為雌性舌狀花,中央為兩性筒狀花。因栽焙歷史悠久,花序大小顏色形狀變態極多,在末開花時很難借莖葉察知花色,故自菊花葉在未開花前多憑栽培識別。

性味:昧甘苦,性寒,無毒。

效能:內服疏風清熱涼血解毒;外用拔毒退腫。入肝肺經

主治:感冒頭痛風熱赤眼,眼目昏花,腮腺炎跌傷不省人事;外治療瘡,皮膚瘡疸腫毒。

臨床運用:

1.治疔腫:菊葉一握(冬用其根),搗汁服一升。(《綱目拾遺》)

2.治疔毒,及一切無名腫毒:白菊花葉連板,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滾酒調服;用酒煮服亦可,主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處,留頭不敷,蓋被睡臥出汗。(《壽世良方》菊花飲)

3.洽紅絲疔:白菊花葉(無白者,別菊亦可,冬月無葉,取根),加雄黃錢許,蜒蚰二條,共搗極爛,從頭敷至絲盡處為止,用絹條裹緊。(《綱目拾遺》)

關於「菊花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