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粑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茶油粑 | 中藥圖典 |
茶油粑 Chá Yóu Bā |
|
---|---|
別名 | 枯餅、茶枯、茶麩、茶子餅、茶子麩、茶油麩 |
功效作用 | 燥濕解毒;殺蟲去積;消腫止痛。主濕疹痛癢;蟲積腹痛;跌打傷腫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小毒 |
歸經 | 胃經、脾經、大腸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辛、苦、澀 |
茶油粑
【漢語拼音】cha you ba
【拉丁名】Camellia olelfera Abel[C. oleosa (Lour.)Rehd.]
【科屬分類】山茶科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種子榨去脂肪油後的渣滓。
【資源分布】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廣泛栽培,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
【藥理作用】油茶餅中所含油茶粗皂甙,在體外對玫瑰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和鐵鏽色小孢子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濃度(MIC)分別為0.375%、5%和5%。茶子餅的提取物結晶I在試管內1mg/ml時,對石膏樣小孢子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癬菌和堇色毛癬菌有殺菌作用。在含有血吸蟲卵的狗糞中加入1%、5%和10%茶子餅粉,置30℃作用24h,糞便孵化轉為陰性,或僅有極少數毛蚴,表明茶子餅有殺滅血吸蟲卵的作用。其他作用參見"油茶子"條。
【中藥化學成分】從茶油餅中分得山柰酚-3-O-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6→1)-O-α-L-rha-mnopyranoside],山柰酚-3-O-葡萄糖基[(2→1)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grancosyl-[(2→1)-O-β-D-glucopy-ranosy](6→1)-O-α-L-rhamnopyranoside]及蔗糖(sucmie)。
【性味】辛;苦;澀;平;有小毒。
【歸經】脾;胃;大腸經。
【功效】燥濕解毒;殺蟲去積;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塗。內服:煅存性,研末,3-6g。
【用藥禁忌】生品慎服,能催吐。《嶺南草藥志》:"內服必須煅存性,否則有劇烈催吐作用。"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就診醫生的指導。
|
關於「茶油粑」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