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蘆子藤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細蘆子藤 | 中藥圖典 |
細蘆子藤 Xì Lú Zǐ Ténɡ |
|
---|---|
別名 | 鈕子跌打、蘆子、球穗胡椒、九節風、蘆子藤 |
功效作用 | 祛風散寒;散瘀止痛;消腫解毒。主風濕痹痛;四肢麻木;外感風寒;喘咳;脘腹冷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腹痛;牙痛;瘡癤腫痛;燙傷;蛇蟲咬傷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 |
【拼音名】 Xì Lú Zǐ Té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胡椒科植物短蒟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permullesuaD.Don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切碎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短蒟 攀援木質藤本。枝纖細,質硬,下部具疣狀凸起。葉互生;葉柄纖細,長7-20cm;葉片紙質至薄革質,橢圓形、狹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5-9cm,寬3-4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葉脈5-7條,下面明顯凸起,最上1對離基從中脈發出。花序短,近球形,在小枝頂部與葉對生,直徑2.5-3mm,於果期延長增大;花兩性;苞片圓形,直徑約1mm;雄蕊2,子房倒卵形,柱頭3-4,果序長圓狀球形;漿果倒卵形,基部嵌生於花序軸中,頂端具3-4角,直徑約2.5mm。花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林中、溪澗邊或山坡。
資源分布:分布於海南、四川南部、雲南、西藏南部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莖枝扭曲,纖細,下部具疣狀突起,質硬。葉片多皺縮,展平後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9cm,寬2-4cm,先端尾狀漸尖而常偏斜,葉脈於背面明顯突出,側脈5-7條,最上1對離基從中脈發出,網脈明顯;有葉柄並具鞘。常帶有近球形的花序,花序軸有毛。氣香,味辛辣。
【性味】 辛;溫
【功效與作用】 祛風散寒;散瘀止痛;消腫解毒。主風濕痹痛;四肢麻木;外感風寒;喘咳;脘腹冷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痛經;產後腹痛;牙痛;瘡癤腫痛;燙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出自A+醫學百科 「細蘆子藤」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BB%86%E8%8A%A6%E5%AD%90%E8%97%A4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細蘆子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