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干症候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科干(Cogan)症候群也稱間質角膜炎-眩暈-神經性耳聾症候群。最早由Mogan和Baum Gartner(1934)報導,後由Cogan(1945)確定為一種獨立的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①非梅毒間質性角膜炎;②眩暈等前庭神經症状;③嚴重雙側性神經性耳聾;④系統性血管炎表現,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胃腸道出血等。

目錄

科干症候群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有人曾提出疫苗接種上呼吸道感染中毒結節病藥物過敏等說法。目前根據屍檢結果認為,本病為血管系統病變(多動脈炎、閉塞性脈管炎心血管系病變等),且合併腎臟病,屬於風濕病範疇。

(二)發病機制

本病的組織學改變與結節性多動脈炎相似,顯微鏡檢查可見血管炎性改變。血管炎不僅累及肌層動脈,尚可波及不同大小的靜脈。受累的血管壁有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浸潤,同時伴有局灶性變性壞死和不同程度的纖維化心臟受累者心內膜心肌維化,心內膜下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浸潤,心肌心瓣膜內有局灶性纖維蛋白黏液樣改變。

科干症候群的症状

起病多急驟。有些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為前驅症状,另有一些患者開始以多關節炎多關節痛為主要症状,還有一些患者以不明原因的發熱並伴有皮疹為首發症狀,部分患者以突發性耳聾伴眼部異常為早期表現。全身症状包括周身不適疲倦無力、食慾不佳和失眠等。

1.眼部症状 有眼痛、羞明視力減退眼內有異物感等。檢查可見睫狀體充血,有顆粒型結膜浸潤,灰黃色,呈斑點狀分布,以角膜後半部為多,浸潤斑之間境界清晰。病程後期,角膜可能出現新生血管,多為雙側性。眼底正常,在裂隙燈下可見角膜有如膽脂素樣結晶,呈閃光狀浸潤。

2.第8對腦神經症状 在眼部症状出現數周到數月之後,可出現耳蝸症状,有耳鳴聽力減退重聽等,均為雙側性。前庭神經症状可見有眩暈噁心嘔吐和不安定感,早期偶見有旋轉性眩暈

3.循環系統 約1/10的患者可出現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早期可無明顯症状,僅在體檢時於主動脈瓣區聽到有明顯的舒張期雜音。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出現心力衰竭症状,表現為心慌氣短下肢水腫等。

4.消化系統 部分患者可出現腹部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胃和結腸潰瘍消化道潰瘍是由於黏膜血管炎所造成的,有時可引起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出血,個別患者表現為原因不明的腹瀉

根據特異性眼異常出現之後,再發生第8對腦神經症状,診斷並不困難。

科干症候群的診斷

科干症候群的檢查化驗

1.血常規血沉 多數患者有輕度到中度白細胞增多,約1/3的患者有嗜酸粒細胞增多,幾乎所有患者血沉均增快,部分患者網織紅細胞血小板增多

2.免疫學檢查 少數患者類風濕因子狼瘡細胞陽性,免疫球蛋白細胞免疫試驗多正常。

X線胸片可見左心擴大,全心擴大,有時可出現心力衰竭改變。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左心肥厚、心肌炎心律失常。少數患者可有肌電圖異常胃鏡乙狀結腸鏡檢查可發現潰瘍性改變。

科干症候群的鑒別診斷

1.本病需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相鑒別,後者有特徵性皮損,血清抗核抗體試驗陽性,有Sm抗體,比較容易區分。

2.類風濕性關節炎出現眼部症状及第8對腦神經功能障礙時,也易與本病混淆,但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症状較重,且多有畸形改變,類風濕因子試驗陽性,抗核抗體也多為陰性,兩者鑒別也不困難。

科干症候群的併發症

約1/4的患者有關節肌肉受累,表現為肌肉痛關節炎關節痛。約1/l0的患者有高血壓,這可能是由於腎動脈受累所造成的。部分患者可出現全身淋巴結腫大脾大。個別患者可出現腦動脈閉塞,表現有不同程度的偏癱頭痛、語言運動障礙腦神經麻痹周圍神經損傷表現為非對稱性周圍神經炎

科干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1.防止可能的誘因,居室不宜過冷和潮濕,溫度要適宜。

2.預防感染,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生活規律。

科干症候群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口服或注射糖皮質激素,可控制眼部症状全身症状,但對第8對腦神經症状很難奏效。可用潑尼松每天1~2mg/kg。最近報導,頸交感神經切除術可緩解第8對腦神經症状。當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且無明顯心力衰竭時,行主動脈瓣置換術,可獲得較好療效,延緩心力衰竭的發生。一旦出現心力衰竭或消化道出血,則應分別給予對症治療。

(二)預後

本病病程因臨床症状表現方式不同而不同。有些患者在起病後數月內即死亡。而另有一些患者則可存活10年以上,平均存活時間5~7年。

參看

關於「科干症候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