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學/震顫麻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神經病學》 >> 錐體外系疾病 >> 震顫麻痹
神經病學

神經病學目錄

震顫麻痹又稱Parkinson病,是中年以後發病,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徐緩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病因】

通常所稱的震顫麻痹或Parkinson病是指原發性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腦變性病,至今病因尚不明,有認為與年齡老化,環境因素或家族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者又稱震顫麻痹症候群或Parkinson症候群,可因腦血管病(如腔隙梗塞)、藥源性(如服用酚塞嗪類或丁醯苯類抗精神病藥等)、中毒一氧化碳、錳、汞等)、腦炎腦外傷腦腫瘤基底節鈣化等引起,還有少數震顫麻痹症状則為某些神經系統變性病的部分表現,如可見於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等。

病理

原發性震顫麻痹的病理改變主要在黑質和蘭斑,該處神經細胞嚴重缺失和變性,色素明顯減少,胞漿內可見嗜酸性同心圓形玻璃樣的包涵體神經膠質細胞呈反應性增生腦幹網狀結構迷走神經背運動核等也可有類似變化,蒼白球、殼核、大腦皮層等處神經細胞亦顯減少,並可有老年性斑及Alzheimer神經纏結。

目前認為黑質神經細胞變性導致的多巴胺缺乏,是引起本病的病理化學改變的關鍵。多巴胺在黑質合成後,沿黑質紋狀神經通路運送至新紋狀體,對新紋狀體具有抑制功能,因多巴胺的缺乏可致新紋狀體運動功能釋放,與此同時,對新紋狀體具有興奮功能的乙醯膽鹼處於相對的優勢。另外,多種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五羥色胺、P物質,γ-氨基丁酸等的變化與失調對本病的症状也可產生複雜的影響。

臨床表現

本病多發生在50歲以後,約3/4患者起病於50~60歲間,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本病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

一、震顫: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關節最為明顯,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4~6次/s,乃由協調肌和拮抗肌有節律的交替收縮所引起。隨病情的進展,震顫漸波及同側下肢和對側上下肢,通常有肢重於下肢,下頜、口唇、舌和頭部的震顫多在病程後期出現。震顫大多數在靜止狀態時出現,隨意活動時減輕,情緒緊張時加劇,入睡後則消失。

二、肌強直:全身肌肉緊張度均增高。四肢因伸屈肌張力增高,致被動伸屈其關節時呈均勻一致的阻抗而稱為鉛管樣強直,如伴有震顫則其阻抗有斷續的停頓感,稱齒輪樣強直。面肌張力增高顯得表情呆板呈面具狀臉。眼肌強直可有眼還需轉動緩慢,注視運動時可出現粘滯現象。吞咽肌及構音肌的強直則致吞咽不利、流涎以及語音低沉單調。患者站立進呈低頭屈背、上臂內收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手指內收、拇指對掌指間關節伸直,髖及膝關節略為彎曲的特有姿勢。

三、運動徐慢:表現為隨意運動始動困難、動作緩慢和活動減少。患者翻身、起立、行走、轉彎都顯得笨拙緩慢,穿衣、梳頭、刷牙等動作難以完成,寫字時筆跡顫動或越寫越小,稱書寫過小征。走路緩慢,步伐碎小,腳幾乎不能離地,行走失去重心,往往越走越快呈前沖狀,不能即時停步,稱慌張步態。行走時因姿勢反射障礙,缺乏上肢應有的協同運動。

四、其它症状:(一)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患者汗液、唾液皮脂分泌過多,常有頑固性便泌。

(二)精神症状和智能障礙:以情緒不穩、抑鬱多見,約15~30%患者有智能缺陷,以記憶力尤以近記憶力減退為明顯,嚴重時可表現為痴呆

【輔助檢查】

部分患者腦電圖見有異常,多呈瀰漫性波活動的廣泛性輕至中度異常。顱腦CT除腦溝增寬、腦室擴大外,無其它特徵性改變。腦脊液檢查在少數患者中可有輕微蛋白升高,倘有多巴胺代謝產物高香草酸和5-羥色胺代謝產物5羥吲哚醋的含量降低,對臨床症状尚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提供診斷線索。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發病年齡及典型臨床表現,診斷不難,但對臨床症状不典型的早期患者,可被忽略。

需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與繼發性震顫麻痹症候群相鑒別:(一)腦血管性震顫麻痹症候群:多發生在腔隙梗塞或急性腦卒中之後,有高血壓動脈硬化表現以及錐體束征、假性球麻痹等,顱腦CT檢查有助診斷。(二)腦炎後震顫麻痹症候群:病前有腦炎歷史,見於任何年齡,常見動眼危象(發作性雙眼向上的不自主眼肌痙攣),皮脂溢出,流涎增多。(三)藥源性震顫麻痹症候群:有服用吩噻嗪類等抗精神病藥或蘿芙木類降壓藥等病史,在不同環節干擾了兒茶酚胺的代謝而引起的,停藥後症状消失。(四)中毒性震顫麻痹症候群:主要依據中毒病診斷,如病前有一氧化碳中毒等病史。

二、與各種原因引起的震顫相鑒別:(一)特發性震顫:震顫雖與本病相似,但無肌強直與運動徐緩症状,可有家族遺傳史,病程良性,少數或可演變成震顫麻痹。(二)老年性震顫:見於老年人,震顫細而快,於隨意運動時出現,無肌強直。(三)癔症性震顫:病前有精神因素,震顫的形式、幅度及速度多變,注意力集中時加重,並有癔症的其它表現。

三、與伴有震顫麻痹症状的某些中樞神經多系統變性病相鑒別:如肝豆狀核變性,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小腦橋腦橄欖萎縮症等。這些疾病除有震顫麻痹症状外,還具有各病相應的其它神經症狀,如小腦症状、錐體束征、眼肌麻痹等。

【病程和預防】

病情呈持續性進行性加重,但發展快慢不一。良性型進展緩慢,平均病程可達10餘年;惡性型經曆數年即喪失活能力,終日僵臥於床,多因全身呈惡液質狀態和併發症而致死。

【治療】

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在提高腦內多巴胺的含量及其作用以及降低乙醯膽鹼的活力,多數患者的症状可因而得到緩解,但不能阻止病變的自然進展。現多主張當患者的症状已顯著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表示腦內多巴胺活力已處於失代償期時,才開始投藥,早期盡量採取理療體療等方法治療為宜。

(一)抗膽鹼能藥:此類藥物有抑制乙醯膽鹼的活力,相應提高腦內多巴胺的效應和調整紋體內的遞質平衡。適用於早期輕症患者的治療和作為左旋多巴的輔助藥物。常用藥物有:安坦2~4mg,2~3次/d;苯甲托品(Benzatropine)1~3mg,2~3次/d;開馬君2.5~5mg,3/d,有口乾、眼花噁心等付作用,有青光眼忌用。

(二)多巴胺能藥:藉此類藥物以補充腦內多巴胺的不足。外源性多巴胺不能進入腦內,但左旋多巴則可通過腦屏障,入腦後經多巴脫羧酶的脫羧轉變成多巴胺,以補充紋狀體內多巴胺的嚴重不足而發揮效用。復方左旋多巴則系左旋多巴與本身不能透過血腦屏障的腦外脫羧酶抑制劑的混合製劑,可減少左旋多巴的腦外脫羧,從而增加左旋多巴進入腦內的含量以減少左旋多巴的日劑量,減輕左旋多巴的周圍性付作用。

1.左旋多巴:開始劑量125~250mg,3次/日,每隔3~5天增加250mg,通常日劑量為3g,一般不超過5g,分~6次於飯後服,日用劑量大小以療效較明顯而付作用較小為度。有效率約80%,對肌強直和運動徐緩較震顫效果為好。一般在用藥後的前3~5年內療效較滿意,以後越來越差以致失效。

2.美多巴:又稱苄絲肼多巴,是左旋多巴和腦外脫羧酶抑制劑甲基多巴肼的混合劑。美多巴「125」含左旋多巴100mg和苄絲肼25mg,相當於左旋多巴500mg。第一周日服一片,以後每隔一周每日增加一片,一般日劑量8片,分次服用。

3.信尼麥(Sinemet):是左旋多巴和腦外脫羧酶抑制劑甲基多巴肼即卡比多巴的混合劑。兩者分別以10:1或4:1的比例,有10/100,25/250,25/100三種片劑,分母為左旋多巴含量,分子為甲基多巴肼含量均以mg計。信尼麥以10/100半片,3次/d開始,以後每2-3天增加1片,一日劑量為6~8片。頑固難治病例可用25/100片劑,日劑量不超過4片。

左旋多巴和復方左旋多巴的副作用可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類。周圍性副作用多發生在服藥後近期,表現為中樞神經以外各系統的症状,如噁心、嘔吐厭食、膚痛、心悸心律不齊、位置性低血壓尿失禁尿瀦留血尿素氮增高等,因周圍各組織中多巴胺過多引起。復方左旋多巴對周圍性副作用相對較輕。中樞性副作用可有失眠、不安、抑鬱、幻覺、妄想等精神症状;各種不隨意運動,如舞蹈、手足徐動樣動作以及運動症状波動現象等。後者可有開關現象(on-off phenomenon)是指突然的不能活動和突然的行動自如,可在幾分鐘至幾十分鐘內交替出現。以上的神經症状多在長期治療中出現,有的患者嚴重副作用而不得不被迫停藥。

應用左旋多巴或復方左旋多巴期間不宜與維生素B6、A型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吩噻嗪類、蘿芙木類以及利眠寧安定等藥合用。凡有嚴重肝、腎、心臟功能障礙、精神病患者、青光眼、潰瘍病時忌用。

(三)多巴胺能受體激動劑:此類藥物直接作用於紋狀體上的多巴胺受體而起到治療作用,可與左旋多巴合用或在左旋多巴失效時應用。

1.溴隱亭:為一麥角多肽類藥物,能選擇地作用於D2受體,增強多巴胺的作用。從1.25mg 2次/d口服開始,3~7天後改為2.5mg 2次/d。主要副作用有噁心、嘔吐、厭食、便秘倦睡失眠、心慌、體位性低血壓等。

2.里舒麥角晶鹼:為半合成麥角膺鹼,能選擇性地激活D2受體,作用比溴隱亭強但時間短,可以0.1mg/d開始,逐漸增量至療效滿意或日劑量3mg為止。主要副作用有血小板減少、噁心、嘔吐、血壓改變、短暫血清轉氨酶增高等。

(四)其他:金剛烷胺,能加強突觸前合成和釋放多巴胺,減少多巴胺的重吸收,尚有抗膽鹼能作用。可與抗膽鹼能藥或左旋多巴合用。本藥服藥後1~10天即可見效,但失效也快,幾個月後70~80%患者療效減退。副作用有噁心、失眠、頭痛精神錯亂等,癲癇病人忌用,常用量為100~150mg 2次/日。

二、手術療法:適用於症状局限於一側或一側症状相對較重,經藥物治療無效或難於忍受藥物付作用,而年齡相對較輕的患者。可作腦立體定向手術破壞丘腦腹外側核或蒼白球,能緩解症状,但可複發,少數患者術後可引起輕偏癱等併發症。近來來採取自體腎上腺髓質胎兒黑質腦內移植術,以增加腦內多巴胺含量,其療效尚在探索中。

本病除以上治療外,應鼓勵患者量力活動,並可配合體療、理療。晚期患者應加強護理和生活照顧,加強營養,防止併發症,延緩全身衰竭的發生。

參看

32 錐體外系疾病 | 風濕性舞蹈病 32
關於「神經病學/震顫麻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