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斷/縱隔腫瘤
醫學電子書 >> 《放射診斷學》 >> 呼吸系統X線診斷 >> 縱隔病變 >> 縱隔腫瘤 |
放射診斷學 |
|
縱隔腫瘤分為原發性和轉移性兩種。轉移性腫瘤較為常見,並多數為縱隔淋巴結的轉移,血行性轉移非常少見。原發性縱隔腫瘤的種類很多,通常包括位於縱隔內各種組織和結構所產生的腫瘤和囊腫。它們常以腫塊性病變為其共同表現,不少腫瘤缺少特徵性表現,鑒別較困難。常見的原發性縱隔腫瘤,一般有其好發部位,根據腫塊所在部位、形狀進行分析,對診斷有一定意義,常可推測腫瘤的類別(圖3-33)。根據腫瘤的形態與密度可大致區分良、惡性表現。分葉狀及邊緣不規則常為惡性表現。邊緣銳利、光滑、密度均勻的圓形或橢圓形塊影多為良性。畸胎類腫瘤的密度可不均勻,內含骨骼或牙。沿腫塊邊緣的弧形或環形鈣化說明腫塊為囊腫性病變或實質性腫瘤已有瘤性退行性變。注意腫瘤與周圍器官的關係,對研究腫瘤的位置和來源有重要意義。起源於甲狀腺的腫瘤可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氣管旁的腫瘤常壓迫氣管使其變窄移位。腫瘤鄰近骨骼處,可出現邊界整齊的壓迫性骨質缺損,這是良性腫瘤的表現,侵蝕性骨質破壞是惡性腫瘤的徵象。
圖3-33 縱隔腫瘤發生部位
(一)前縱隔腫瘤(圖3-34)常見者有畸胎類腫瘤。可分囊性(皮樣囊腫)和實質性兩種。亦有胸腺瘤及胸內甲狀腺。X線表現多為縱隔向一側突出的半圓形緻密影,邊緣光滑,密度均勻,有時畸胎瘤中可見到骨質和牙齒影。側位胸片上見包塊於前縱隔。胸內甲狀腺腫塊位於前縱隔上部,多數連向頸部,為圓形或梭形。腫塊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如發生粘連也可不移動。腫塊內可有斑片及斑點狀鈣化。
圖3-34 皮樣囊腫側位示腫瘤位於前縱隔
(二)中縱隔腫瘤(圖3-35)大多為惡性淋巴瘤是發生在淋巴結的全身惡性腫瘤。病理上包括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及網狀細胞肉瘤。其次為轉移性腫瘤。X線表現多為縱隔向兩側增寬,邊緣為分葉狀,生長迅速。側位胸片上見包塊位於中縱隔。
圖3-35 縱隔淋巴肉瘤
後前位、兩側事淋巴結腫大,使縱隔影增寬,輪廓呈波浪狀。
(三)後縱隔腫瘤(圖3-36)神經源性腫瘤為最常見者。有良、惡性之分,多為良性。良性者包括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神經節細胞瘤:惡性者有神經纖維肉瘤及神經母細胞瘤。絕大多數神經源性腫瘤位於後縱隔脊柱旁溝內。有時發生於椎間孔,呈啞鈴狀,一端在椎管內,另一端在縱隔內,可以產生神經壓迫症状。
X線表現:為單側縱隔突出的圓形緻密影,邊緣整齊,密度均勻。側位胸片上見包塊位於後縱隔。腫瘤通過椎間孔,使之擴大,並可壓迫肋骨頭及脊椎,產生邊緣光滑的壓跡。惡性者可呈分葉狀,侵蝕鄰近骨骼而發生破壞。
圖3-36 縱隔神經鞘瘤
後前位腫瘤位於右側縱隔,側位於後縱隔重迭於胸椎上。
參看
縱隔增寬和移位 | 胸膜病變 |
|
關於「放射診斷/縱隔腫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