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黃楊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大葉黃楊
Dà Yè Huánɡ Yánɡ
大葉黃楊
別名  
功效作用 祛風溫;強筋骨;活血止血。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跌打傷腫;骨折吐血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大葉黃楊拉丁學名: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目錄

科屬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衛矛目(Celastrales)

科:衛矛科 Celastraceae

屬:衛矛屬 Euonymus L.

根據以前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衛矛目是一個大目,包括12個科:衛矛科、冬青科等,所以上面基本

信息欄裡面的大戟目是不對的。  

同名異種

冬青衛矛

Bkcjw.jpg

學名: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英文名:Japan Euonymus

別名:冬青、正木、扶芳樹、四季青七里香、日本衛矛。

科名:衛矛科 Celastraceae 屬名:衛矛屬。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5米;小枝近四棱形。葉片革質,表面有光澤,倒卵形或狹橢圓形,長3-6厘米,寬2-3厘米,頂端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約6-12毫米。花綠白色,4數,5-12朵排列成密集的聚傘花序,腋生。蒴果近球形,有4淺溝,直徑約1厘米;種子棕色,假種皮桔紅色。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各省普遍栽培,供觀賞;本種極耐修剪,是良好的綠籬材料。

江蘇植物研究所試驗表明本種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用插條或扦插繁殖。栽培的變種很多,常見的有銀邊冬青衛矛,葉邊緣白色。金邊冬青衛矛,葉邊緣黃色。金心冬青衛矛,葉面有黃色斑點,有的枝端也為黃色。斑葉冬青衛矛,葉形大,亮綠色,葉面有黃色。  

形態特徵

大葉黃楊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略為四棱形,枝葉密生,樹冠球形。單葉對生,倒卵形或橢圓形,邊緣具鈍齒,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聚傘花序腋生,具長梗,花綠白色。蒴果球形,淡紅色,假種皮桔紅色。

常見變種有:金邊大葉黃楊,葉緣金黃色;銀邊大葉黃楊葉心具金黃色斑點,均為重要觀葉樹種。  

習性

大葉黃楊為溫帶及亞熱帶樹種,產我國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日本亦有分布。喜光,亦較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亦較耐寒。要求肥沃疏鬆的土壤,極耐修剪整形。  

栽培技術

繁殖:常用扦插繁殖,以梅雨季節扦插生根快。選擇半木質化成熟枝條,12-15厘米長,插入沙、土各半的苗床,插後20-25天生根。

扦插於春、夏進行均可,以6月梅雨季節扦插半成熟嫩枝髮根較快,生長亦較好。插後初期要搭棚遮蔭,保持苗床濕潤。扦插苗生長速度遠遠大於播種苗。大葉黃楊通常培育成球形樹冠再栽植。

管理:苗木移植多在春季3--4月進行,大苗需帶土移栽。主要管理工作是修剪整形。經修剪者,其枝條抽生極易,故一年需多次修剪,以維持一定樹形。

大葉黃楊蟲害有長介殼蟲、扁刺蛾及黃楊斑蛾危害葉部,應注意防治。介殼蟲,可用松脂合劑20倍液防治;扁刺蛾及黃楊斑蛾在幼蟲期用40%氧化樂果或水胺硫磷1000倍液防治。  

觀賞特性及園林用途

本種枝葉茂密,四季常青,葉色亮綠,且有許多花枝.斑葉變種,是美麗的觀葉樹種。園林中常用作綠籬及背景種植材料,亦可叢植草地邊緣或列植於園路兩旁;若加以修飾成型,更適合用於規劃式對稱配植。在上海,杭州一帶常將其修剪成圓球形或半球形,用於花壇中心或對植於門旁。同時,亦是基礎種植.街道綠化和工廠綠化的好材料。其花葉.斑葉變種更宜盆栽,用於室內綠化及會場裝飾等。  

常見病蟲害

1.黃楊絹葉螟 幼蟲吐絲連結周圍葉片、嫩枝作臨時巢穴,然後在其中取食,嚴重時將葉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 形態特徵:成蟲體翅灰白色,前翅前緣、外緣、後緣有紫褐色寬頻,前緣紫褐色帶上有兩個白斑,鱗毛有光澤,紫紅色閃光。幼蟲頭部黑色,胴部黃綠色,背線、亞背線及氣門上線深綠至墨綠色,氣門線橙黃色。 發生規律:北方地區一年至3代,以幼蟲在苞中結薄繭越冬,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 防治方法:(1)人工捕殺:在成蟲產卵期,結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塊、蟲苞,集中燒毀。(2)在成蟲期利用黑光燈進行燈光誘殺。(3)幼蟲危害嚴重時,可噴施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Bt乳劑500倍液噴霧(注意:Bt乳劑嚴禁與殺菌劑同時使用,噴施時於陰天的下午4點後效果較好)。 2.黃楊尺蠖 幼蟲群集葉片取食,將吃光後則啃食嫩枝皮層,導致整株死亡。以蛹越冬,成蟲飛翔能力不強,具較強的趨光性。 形態特徵:成蟲,雌成蟲翅底銀白色,具淡灰色紋,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前翅外緣有連續的淡灰色紋,中線不成行,在中室端部有一斑,翅基有一深黃、褐、灰色花斑,腹部金黃色,由黑斑點組成條紋9行。雄蛾腹部條紋7行。幼蟲全體黑色,前胸背板黃色,有5個近方形黑斑,氣門線及腹線較寬,為黃色。 防治方法:(1)利用成蟲趨光性,在成蟲期進行燈光誘殺。(2)幼蟲危害期噴施50%殺螟松乳油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3)於產卵期剷除卵塊。冬季翻根部土壤,殺死越冬蟲蛹。 3. 日本龜蠟介 一年發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梢上越冬。 形態特徵:雌成蟲,臘殼灰白或略呈肉紅色,橢圓形。雄成蟲,體深褐色或棕色,頭和胸部背板較深。若蟲,蠟殼卵圓至橢圓,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1)檢疫措施防治:異地購苗時,一定要嚴格執行植物檢疫手續,防止害蟲人為傳播。(2)加強園林養護管理:通過養護管理,創造不適於介殼蟲生存的環境條件。實行輪栽,及時清園,將落葉、雜草、病蟲枝等集中燒毀,減少越冬害蟲蟲口基數,合理施肥,增強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風透光,改變介類生存環境,削弱其繁殖力,減少危害。(3)藥劑防治:蟲口密度不高時,可用軟刷蘸少量敵敵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殺。若蟲盛發期,噴施洗衣粉柴油乳劑;150至200倍苦油乳劑;1%苦參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殺,每隔10天左右噴藥一次,連噴3次。(4)保護寄生蜂等天敵。 4.桃粉蚜 無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於枝梢和嫩葉背吸汁危害,被害上常有白色蠟狀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發生,嚴重時枝葉變黑,影響植物生長和觀賞價值。唐山地區一年發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1)保護瓢蟲、草蛉等天敵。(2)藥劑防治:可選用20%菊殺乳油2000倍液或2000至3000倍吡蟲啉粉劑噴施。 5. 白粉病 危害黃楊葉片,被害植株葉片表現皺縮畸形,影響生長。白粉病多分布於黃楊正面,少有生長在背面的,單個病斑圓形,白色病斑擴大相互癒合之後不規則。 防治方法:(1)適當修剪,增強通透性。(2)於發病初期,交替噴施25%的粉銹寧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若病發嚴重時,必須進行修剪,將病剪除集中燒毀,然後再噴施藥劑防治。 6.黃楊葉斑病 危害嚴重時,造成黃楊提前落葉,形成禿枝,影響觀賞,甚至造成死亡。 病害發生在新上,產生黃色小斑點後擴展成不規則的斑,病斑邊緣隆起,褐色邊緣較寬。隆起的邊緣外有延伸的黃色暈圈,中心黃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點。 防治方法:(1)選取健壯無病苗木栽植。(2)於6月上旬至7月,噴施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進行預防,降低發病率,每10至15天噴一次,連噴3次。(3)冬季將落葉清除集中燒毀。 7.黃楊莖腐病 莖腐病是黃楊易感染的一種主要病害,嚴重時可造成全株枯死。一二年生枝條受害最嚴重,初期莖部變為褐色,葉片失綠,嫩梢下垂,葉片不脫落,後期莖部受害部位變黑,皮層皺縮,內皮組織腐爛,生有許多細小的黑色小菌核,隨著氣溫的升高,受害部位迅速發展,病菌侵入木質部,導致全株死亡。 發病原因:引起黃場莖腐病的病原為半知菌真菌,該病菌平時在土壤中營腐生生活。隨著氣溫的升高,土壤溫度也隨之升高,病菌侵入苗木莖部為害。尤其在高溫低洼地區,發病較為普遍。 防治方法:(1)加強苗木的養護管理,提高其自身抗病能力。(2)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可降低苗木發病率。(3)夏季幼苗採取搭蔭棚等降溫措施,苗可採用栽植地被植物或地面覆草等辦法,來破壞病菌發生的環境條件。(4)及時剪除發病枝條,集中燒毀。(5)發病苗小量少時,可用毛刷塗50倍50%的多菌靈溶液或50倍25%的敵力脫乳油(丙唑靈)於發病初期的莖幹處。病苗量或發病盛期時,在苗木上普噴800至1000倍25%的敵力脫乳油或500至600倍50%的退菌特粉劑。兩種方法均是7天一次,連續進行3至4次,就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中藥材

Bkcjx.jpg

【藥名】大葉黃楊

【漢語拼音】da ye huang yang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japonzcus Thunb.

【功效】祛風溫;強筋骨;活血止血

【科屬分類】衛矛科

【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跌打傷腫;骨折吐血

【生態環境】生於土壤濕潤的向陽地或庭園栽培。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或樹皮晒乾。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多栽培作綠籬。

Bkcjy.jpg

【植物形態】大葉黃楊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株高3-8m。小枝近四棱形。單葉對生;葉柄長約1m;葉片厚革質,倒卵形,長圓形至長橢圓形,長3-6cm,寬2-3cm,先端鈍尖,邊緣具細鋸齒,基部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長2.5-3.5cm,一至二回歧分枝,每分歧有花5-12朵,花白綠色,4數;花盤肥大。蒴果扁球形,徑約1cm,淡紅色,具4淺溝;果梗四棱形。種子棕色,有橙紅色假種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苦;辛;微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出處】《中華本草》

關於「大葉黃楊」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